费强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2-0032-02
鸡病的发生是养鸡的一大障碍,冬季环境难以控制,饲养管理上的问题多,极易导致疫病发生流行。控制肉鸡疫病,必须采用科学方法进行。
1 鸡病发生是养鸡的一大障碍
冬季,肉鸡常发鸡病中仍然以禽流感、新城疫、大肠杆菌病、败血型支原体、霉菌毒素中毒为主要威胁。
1.1 并发感染增多 临床上单一病原感染的病例少见,大多数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感染。如禽流感并发新城疫,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新城疫并发支原体病等。
1.2 流感病原毒株发生变异及新城疫毒力有差异,疫苗选择难,免疫效果差 禽流感病毒血清型众多,H5N1、H5N2(RE-1、R-E4、RE-5、RE-6、RE-7)、H9N1、H9N2给肉鸡养殖带来巨大灾难。新城疫病毒毒力存在差异(常见Ⅱ型、Ⅶ型),肉鸡经常遭受强毒侵袭。
1.3 大肠杆菌病普遍发生 大肠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在环境差的情况下更多,繁殖快的达到20min一代。大肠杆菌血清型多,耐药性越来越强,抗大肠杆菌药物久用无效。出口企业因药残控制,药物品种少,难以选择,很多有效的药(氨基糖甙类)难以吸收利用,效果自然差。
1.4 肉鸡“败血型支原体”难以防治 首先肉鸡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疫苗,进口疫苗价格不菲;其次败血型支原体病的主要病变在气囊,气囊里缺乏血管,口服药物难以进入,对支原体敏感的药物(大环类脂)品种又少,有的是出口违禁药(泰妙菌素、罗红霉素),能用的品种太少(红霉素),用药后效果不理想。
1.5 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广泛存在 霉菌毒素慢性中毒,导致发生腺胃炎、生长不良、免疫抑制、易感性增高。近几年,常见的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等,饲料中都有检出,有的有几种霉菌毒素超标。采食带霉菌毒素的饲料,因蓄积而发生慢性中毒,在鸡场普遍发生。因损害消化系统,发生腺胃炎,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破坏免疫器官发生免疫抑制,对病原易感性增高,继发病增多,很难解决。尤其市售饲料难以保证质量。
2 管理困难
2.1 冬季气温低,早晚温差大,满足不了鸡群对环境温度的要求,鸡舍升温的成本对养殖户是一笔大开支。
2.2 鸡舍温度太低,各种日龄的鸡都不适应,为抵御寒冷,肉鸡饲料消耗加大,增重受到限制。同时因寒冷,雏鸡易受寒感冒,引起肺炎,诱发呼吸道传染病。
2.3 冬季“鸡舍通风”难控制。冬季舍外冷,早晚温差大,常有寒流出现,气温变化大,只要通风就会使冷风进入,保温与通风的矛盾难以解决。
有好设备如使用不好也易出现问题。设备规格不一,很多鸡场在风机、风口、通风量的掌握上不规范,凭借经验,不计算,通风不是小就是大,或变换过快。有的鸡舍通风量小,鸡舍发闷,缺氧;有的通风大时引起冷应激,肉鸡发生感冒。
2.4 地面平养垫料温度低达不到育雏温度,垫料贵,供应紧缺,厚度小,更难保温,影响生长发育。
3 疫病防控要点
鸡病发生与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冬季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很差,鸡舍密闭,通风不好,鸡舍应激大、病原多,鸡病发生也多,难以控制。疫病防控主要在于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的产生,减少病原。不能只抓鸡病不抓饲养管理,要转变观念,把加强饲养管理放在第一位,饲养管理好了,环境好,应激少、病原少,鸡病发生也就少了。常言道:三分治七分养就是此理。
3.1 温度
3.1.1 鸡苗入舍前,鸡舍温度必须升高到35℃,湿度70%。按鸡不同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保证鸡舍最低温度。要以鸡背高度测定的温度为准。加热提温时要“看鸡施温”,温度显示作参考,以鸡舍内鸡群满天星分布为佳,而且要稳定,日差在3℃以内为好,晚上要尽量提温。
3.1.2 平养垫料应达8~10cm,温度应达28~30℃,能保雏鸡健康生长。为提高利用率,提高垫料温度,提倡用发酵垫料养鸡。
3.1.3 防贼风,防冷应激。晚上、大风、雨雪天气、雾霾天,要关闭门窗,堵好漏洞,少出入,防止贼风进入。要缩小风口,防风下降吹到鸡身上。有窗舍白天尽量晒太阳,以增加光照和温度。门口用双层帘布遮挡,进出要及时关好,防止冷空气进入突然降温,产生冷风效应。
3.1.4 注意饮用水温度,不可过低,过低的水温将吸收鸡舍热量,雏鸡饮水量减少,不利于正常生长发育。
3.2 通风
3.2.1 肉鸡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需要更多的氧气和空气流通。必须保证最低通风量(每公斤体重、每分钟为0.0155cm3)。实行机械通风的鸡舍,一定按不同日龄体重所要求的通风量进行计算,否则设备再先进还是养不好鸡。这需要饲养员具有丰富的经验。
3.2.2 为排出有害气体和灰尘,必须进行适当通风,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和灰尘,防止呼吸道病的发生,不通风或少通风都不好。
3.2.3 通风与温度发生矛盾时,首先应保证最低通风量,同时加温,不能因保温而减少通风量,为省煤而少加热,这样会发生缺氧,降低空气质量,得不偿失。
3.2.4 在上端山墙上安装两个风口可解决无风区缺氧的问题。必要时可安装两个小风机进行正向通风。
3.2.5 侧风口是保证新鲜空气进入的主要通道,一定按风口面积与风机通风面积以 3:1比例开启,风口进风面是风机排风面的三倍。这是通风中最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也是最易被忽视的地方。风口不可太大,以防风会吹到鸡身上,风口太小也会出现负压,进风少排风多,发闷缺氧。风口大小决定于活页开口的宽度。
3.2.6 要随时调正开启风机的台数和风口活页开启的宽度,风机和风口变换要逐步进行,不要一步到位,过快会发生应激。通风时白天可大些,晚上可小些,避免风冷效应。
3.2.7 冬季引进的鸡苗,1~2周龄可采用横向通风保温换气,3周龄后鸡大时,采用过渡式通风保温通风,供给足够新鲜空气。按需风量开风机,纵风机不能开得太多,应控制在2台以内,否则极易受寒感冒。
3.3 光照 光照可促进生长,对小鸡极其重要,鸡光照不足,生长缓慢,体重不达标。光照过长过强容易出现脱肛、掉毛、啄癖、猝死症、腿病等现象。合理应用光照程序,保证光照强度极其重要。1日龄:24h光照,30~40Lx;2~7日龄:22h光照,20Lx;8~21日:18h光照,10Lx;21日龄到出栏,每天增加1~23h稳定,光照10Lx,出栏前一周可达20Lx。按高2m、间隔4m交叉安装灯泡,一舍三线,最好有灯罩。要经常檫净表面灰尘保持洁净。有窗鸡舍除有寒流外,白天不用遮窗, 可接受阳光照射,晚上开灯并遮窗防寒。
3.4 饲料 冬季天气寒冷,肉鸡产生的很多热量用以维持体温,為保证增重,饲料消耗常增加10%~15%用于自身需要,采食量不变时,营养不能保证增重需要,因此应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每吨饲料添加3kg油脂(动物或植物油),但要注意质量,不可用地沟油、酸败的油,注意药残。提高蛋白质1%~2%,氨基酸1%~3%。晚上可增加饲喂次数1~2次,促进采食以保增重和抗寒的需要。喂粉料改颗粒料。用小麦料不要过早过多,会影响增重,发生拉稀。按0、10%、15%逐步加,用脱霉剂吸毒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