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策略研究

2015-10-21 17:23齐珂
创新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促进就业措施

齐珂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就业工作日益成为高等院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分析我省就业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推动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提出了学校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大就业指导的力度的方法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关键词] 促进;就业;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6-39-3

Study on the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of University and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Qi Ke

(Hebi labor and Employment Training Center, Hebi Henan)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employment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mployment in our province,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and effect of promoting graduates to achieve higher-quality employment,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tha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elp students plan their own career,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strengthen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the measures promoting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tudents' employment.

Keywords: promote; employment; measures

高校大學生人数连年增加,使得学校和社会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就显得很紧迫。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对就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巨大推动作用。高质量就业是大学教育的神圣使命,是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根本。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市场上对大学毕业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毕业生就业面日趋广阔。但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企业的发展规模大幅度萎缩,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也急骤下降。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1-2]。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对于保持就业形势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相关报道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2003年是212万,2004年是280万,2005年是333万,2006年是413万,2007年是495万,2008年是559万,2009年是610万,2010年是631万,2011年、2012年分别升至660万、680万,2013年毕业生为699万,2014年突破至727万,2015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749万。2015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9万,较2014年新增1.6万,加上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任务繁重。当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

1 推动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措施

人才供求的多元化,使得各级高校都进入了大势扩招期,从而圆了每年浩浩荡荡的学子梦。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变化性,导致高校所开设专业与社会的供求不完全匹配、教育质量下滑,进而引来了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渠道狭窄、获取信息不畅等方面。这种矛盾在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形势中,表现得尤为突出[3]。2014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好的成效。全年举办网上双选活动26场,分行业分区域双选会28场,大型校园双选活动122场,小型专场招聘活动4 000多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70多万条。全省高校共有毕业生48.3万人,截至2014年9月1日,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0.35%,较2013年同期提高0.1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5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11月底,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6.71%,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6.3%),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

1.1 把大学生就业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

做好网络创业建设工作,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刻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优化河南省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策略选择。就业服务本身来说,其核心仍然是信息,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信息交互及共享中具有多个站点,每个站点都有毕业生、用人单位资源和专属的服务器资源,通过多个站点之间能有效地实现数据资源和服务器共享,充分发挥各站点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合理有效共享。利用信息化建设解决信息的不对称就是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最大贡献[4]。

1.2 互联网创业是一种门槛低、信息覆盖面广、低成本、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创业模式

在就业难的环境下,互联网创业成为不少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首选,而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动机,是研究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本研究基于前人对于创业和创业动机的研究,找出影响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动机,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所找出来的动机因素是否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有影响,又有多大的影响。

1.3 高校应公开透明化学校支持创业的相关信息

大学生对于学校创业信息的获取与否,会影响大学生是否会更快、更好地进行互联网创业,学校相关创业支持的信息越公开、透明,学生越容易获得和进行适合自己的互联网创业。而目前,高校的相关就业信息透明性普遍不高,很多学校的创业资讯,只有密切关注学校创业动态和积极主动去学校相关部门咨询的学生才能获得,这样一来,不少创业意向还比较模糊的学生进行创业的可能性就被减少了,这使得学校创业支持的作用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来。因此,高校应公开透明化学校支持创业的相关信息。首先,应该建立和统一相关学生创业信息发布的公共平台,让有需要的学生在第一时间查找到相关信息,这里的信息,既包括创业政策、创业帮扶情况、创业办事指导等;也包括创业知识、讲座、活动信息等。其次,高校应该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创业竞争环境,保证符合规定的同学都能获得相应信息、资料和资源;最后,该信息发布平台除了信息的公开性,也应保持专业性和活跃性,开设相应的互动窗口,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大学生们更好地进行创业。

1.4 国家、政府需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的创业,因为资金、能力、资源等等问题,成功率往往会低于社会人士的创业成功率,稳定性不高。因此,国家需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大学生创业。首先,应降低大学生创业的准入门槛,在资金和资质要求上给予一定的减免;其次,应给予相应的帮扶,给予符合要求的大学生资源支持;最后,还应该出台相应的大学生创业保护法规政策,在大学生创业失败后,给予一定的帮助,支持大学生更快的走出困境。

1.5 高校应培养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的积极主动性

目前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学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在不断地完善和强大中,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创业教育的呼吁和学生们对创业知识的不断需求,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学生对于学习创业知识还是不够积极主动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学生自身对于是否选择创业和自己是否进行创业是迷茫的;另一方面,学校的创业指导课程更多是千篇一律的理论课程,既不具备实践意义,也打消了不少有意创业的学生积极性。

所以,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创业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高校对于创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划分等级,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针对不同创业方向的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方案的设计,提高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课程的积极性;其次,高校应在这一类创业课程中特别加入实践环节,让实践和理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培养学生对于学习创业指导课程的积极性;最后,高校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们进行各类创业比赛、团队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自己组织策划活动,亲自参与到创业活动中去,有利于学生们尽快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的主动性。

1.6 高校应建立多样化的大学生创业知识获得渠道

目前,各高校的创业渠道普遍单一化,大多数高校只有创业课程这一中创业知识获得渠道。而事实上,创业的项目、形式、资金来源、管理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学生有意进行创业进行的创意思考和需要的创业知识,比创业课程设置的内容要多出很多[5]。因此,建立多样化的大学生创业知识获得渠道很重要。除了课程设置、课题互动、实践活动能获得创业知识之外,学校应该利用网络这一先进的技术平台,划分不同的模块,定时更新相关模块的创业知识,甚至可以模拟创业的过程,让学生们进行上机操作,更好地了解相关创业知识;另外,除了理论上的课程,还应该开始信息技术课程,普及创业需要用到的技术知识,提高有意创业的同学的动手能力,而不是仅仅局限创业基本知识的讲授,专业的相关性对与互联网创业是有显著影响的,这一情况某种程度上因为理科生的对于互联网创业的技术会掌握的更多,因此进行互联网创业的动机也越强,但是,对于互联网创业来说,技术专业知识是必需的,学生既然没有办法在专业课堂上获得这一类的知识,学校理应通过其他渠道,如:网络、图书资料、应用软件、实验室等等为有意进行互联网创业的学生提供多样化地获得知识的渠道。

2 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关键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综合施策,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建议全面落实扶持政策,进一步搞好专项服务;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保障平等就业机会;面向就业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强化教育与产业对接、专業和职业对接,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就业的良性互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坚强保障;就业服务就其本身来说,其核心是信息,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优化河南省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策略选择;要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6]。

2.1 实施创业拓展行动,推动就业质量更加良好

通过制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相关因素梳理,以及不同类型高校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评价方法和有效途径,提出以就业质量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实现路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是就业之源。大学毕业生通过创业,在实现自身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的同时,还能吸纳带动更多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社会就业的增加。

2.2 把大学生就业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

做好网络创业建设工作,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刻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优化河南省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策略选择。就业服务就其本身来说,其核心仍然是信息,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信息交互及共享中具有多个站点,每个站点都有毕业生、用人单位资源和专属的服务器资源。通过多个站点之间能有效地实现数据资源和服务器共享,充分发挥各站点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合理有效共享。利用信息化建设解决信息的不对称就是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最大贡献。

2.3 互联网创业是一种门槛低、信息覆盖面广、低成本、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创业模式

目前在就业难的环境下,互联网创业成为不少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首选。

2.4 大多数人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方面的指导不太了解,没有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就业方面的资源

学校应该少点理论多点时间改变教育放行和方针,现代学生在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后,自己在书本上所学的东西和现代社会形势接不上轨,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中的各个企事业单位都需要既有理论又有时间能的人才,但往往录取的人不能很快适应情况,缺少基本的应对能力和良好的实践技巧,因此,还要培训,既浪费时间精力,又浪费人力物力。

学校以及国家能够更多地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做更多的有效的措施。

2.5 对大学生采取正确的就业引导

毕业生要认清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端正个人的择业心态,对自己科学定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择业地区和岗位;要有科学的就业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于未来的就业应该充满信心,要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面对择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下基层、立大志、成大业”为就业方向,把握时机,当机立断,统筹规划,积极主动就业。在校期间要多学习专业知识,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国家应加快经济发展,为大学生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规范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就业,保证就业公平。

参考文献:

[1] 袁刚.有限与有效,政府干预高等教育的应然模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学科学版),2010(3):80-85.

[2] 刘新财、姜延秋.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成因与提高策略探析[J].现代科学教学,2009(6).

[3] 周興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特征、价值取向及结构体系[J].江苏高教,2004(3):8-10.

[4] 胡雷.WTO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挑战[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2):114-117.

[5]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F)人文社会科学版,200l(4):69-76.

[6] 谢延安,王云样,郭殿明,等.影响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原因[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9(1):56-58.

猜你喜欢
促进就业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