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林
【摘 要】通过对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的调查,提出加强对中职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合作沟通能力、责任敬业意识、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探讨在德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育 德育课 职业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07-02
在社会要求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标准之下,中职教育应如何抓住机遇,树立学生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標准,构建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是当前中职德育教学中应当思考的重大课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架构以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相协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和目标,中职教育要首抓德育,注重培养以学生价值观和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教育,在改革的潮流之下,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一、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
职业核心能力是基于人的各项能力的视角,摒除专业能力之外的其他能力,这些看似与专业无关的基础性能力,是职业教育中应当持续推进的终身教育能力,它是与专业无关的、适用于普遍性职业的能力。在职业教育领域,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形成了一个相对一致的认识,经过试点和普及之后,将职业核心能力归结为八项核心能力,并在三个层面进行阐述,用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之中。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德育课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不重视德育课教学,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被忽视。一方面,中职学校特别是农村中职学校并没有全面认识到德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同等重要性。调查发现,部分农村中职学校领导认为,德育课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可有可无,甚至在一些学校还砍掉德育课程,将德育课进一步边缘化。另一方面,中职学校教学中的德育课程没有凸显出其职业特色,没有将德育课程与不同的专业课程相衔接。例如在很多农村中职学校,不管什么专业,德育课程的开设及教材选用都是一样的。
(二)教师教育理念落后,对德育有抵触情绪。由于学校对德育课教学的重视不够,德育课程的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部分教师对德育有抵触情绪,觉得德育教学的地位偏低、社会地位也不高,缺乏对德育模式创新的信心。
(三)德育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吸引力。经过调查发现,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创意和新意,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吸引力不足,觉得德育教学比较单调和枯燥,对德育教学中的内容缺乏新奇和探索的兴趣,因而也无法汲取德育教学中的内在精髓和要义。
(四)中职德育教学缺少师生互动。德育中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即是进行师生双方的互动,如果双方互动缺失,则无法体现出教育者与受教者的互动效果与教学质量,同时,在目前的德育教学中较少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因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过程也显得单调和沉闷。
(五)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体系不健全。在一些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够关注。在教学评价方面,没有全面评价意识,而是用期末一张试卷,一考定成绩。这样,虽然简单方便,容易操作,但却降低了德育评价的作用,对学生的德育学习效果起不到督促和考核的真正作用。
二、德育教学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原则
在德育教学中,要依据下述原则创新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一)实践性原则。要在德育中重视道德实践。实践是道德的本质内涵,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深刻而丰富的情感体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道德规范。因此,德育教师不能简单地进行德育知识的灌输,而要将德育知识引入实践当中,将德育教学与实践生活进行充分融合,使学生理解德育教学对生活产生的重大意义,由被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主动的、内在的自我需求。
(二)坚持学生主体性的原则。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进行德育教学。在德育教学中,要真正实现互动的、平等的教学,双方应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交流与相互影响。其次,要促进双方在德育过程中的协同发展。教育双方要达成共识,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教育者与受教者的主体性。再次,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促进主体的个性发展。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各种教育思潮涌动,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探讨学生主体在德育的价值构建上进行自我价值取向的问题,并尊重个体的选择。
(三)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在中职德育教学内容中,各种重要思想和理论都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面对复杂的理论感觉晦涩难解,因而,要对德育理论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和论证,去伪求真、去粗求精,要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让学生真切地认知和理解。教师要注重理论讲解过程中的生活实际举例,要将理论与我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理论,并能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在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
(一)以社会实际需要为导向,确定正确的德育目标。在中职德育教学中,对于德育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用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方法加以传递,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定要注意德育目标的现实性,要让学生在德育传递过程中体现出时代感,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同时,还要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品质、心理健康、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健全学生的优良品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二)凸显中职教育的特点,健全德育内涵。中职德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教学内容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品质教育、个人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行为教育等。为了将德育内涵与中职学生岗位性、应用性和职业性相连接,需要对德育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准确的定位,并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实践。
1.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在中职学校中主要体现为履行本职工作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教育,这些行为准则和规范教育内容包括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它是与学生的未来职业相连的具体体现。
2.职业理想教育。在中职学校里,德育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个人未来的职业进行追求和向往,要让学生树立在未来职业进行岗位上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的观念,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获得精神境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个人职业理想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极其深远,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在校期间,以职业理想为导向 ,主动积极地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素质。
3.职业指导。职业指导在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职业了解的指导,要避免德育与社会职业脱节的现象,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上建立正确的、与社会相符的职业观。同时,对学生职业方面的指导还要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意识的全面启蒙和强化,要让学生明晰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明晰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中所需的个人素质,并为此而努力。
4.创业教育。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在较长的时间里,社会职业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德育要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指导,在社会对职业需求改变的前提下,要指导学生改变入职观念,要放宽视野,不要拘泥于大型企业或者国家事业单位,忽略其他中小企业和私人企业的职业需求,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中职学校在新的择业观的指导下,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之贯穿于学生的终身教育之中。
(三)借助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中职学校的德育,要将求知、教学、做事、技能融合在一起,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此,我们引入行为引导教学法策略。
为了实现中职学生的求知、做人、做事的统一性目标,要立足学生的职业岗位活动,倡导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通过适宜的任务项目,规划出完整的“教”与“学”的过程,使学生在项目的体验情境中感受和学习,实现德育教学的突破。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任务为载体,进行德育课程的项目设计,比如在中职教育的“经济与政治”、“法律基础”、“就业与创业指导”的三个课程中,都可以创设恰当的项目任务,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使德育教学的实践性和有效性逐步实现。
具体实践中项目任务的设定必须是完整、可验证的项目,每个项目任务还可以包含若干个子项目,每一个子项目都对应某一种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以下是“经济与政治”课程中的项目任务案例教学:(1)项目任务设计。通过模拟的证券投资比赛项目进行团队合作性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2)总项目下的子项目为证券开户任务。(3)小组分组比赛。首先,要制订小组合作计划,进行合理分工完成目标任务的资料查找。要求学生的能力目标是应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任务的达成。其次,分组实施计划实践模拟的投资开户业务。要求学生的能力目标是有效利用沟通、合作优势,运用沟通技巧达成统一;要完成证券登记并与理想券商洽谈,筹集到所需资金。
上述项目任务设计融合了经济知识内容和技能训练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应对解决风险等职业核心能力。同样,在其他的德育课程如“法律基础知识”中,也可以运用项目任务、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实践方法达成。
综上,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存在学校不重视德育课教学、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缺少师生互动、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应依据实践性、学生主体性、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通过以社会实际需要为导向,确定正确的德育目标;凸显中职教育的特点,健全德育内涵;借助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靖.基于区域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2]韩芳芳.唐山高等職业院校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3]冯泽衍.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制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