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打造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教学工地”模式的必要性,提出利用该模式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培养企业员工,并通过产学研结合使职业教育教师的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推进“教学工地”与就业平台融合。
【关键词】岗位职业能力 教学工地 就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09-03
长期以来,受学科本位教学思想的影响,不少中职学校教学停留在旧有模式,课程教学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脱节,教学管理未能适应改革的要求。其主要弊端表现在:一是重学科理论知识,轻岗位职业能力;二是重理论知识讲授,轻岗位职业能力实践训练;三是重教科书和课堂教学,轻真实的工作情景和岗位职业活动;四是重理论知识的卷面考试,轻岗位职业能力的实践考核。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办学方针落到实处。
就中职学校建筑施工专业而言,这些弊端产生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课程体系主要还是以房屋建设过程为内容所建立的知识型体系,甚至停留在传统教学一成不变的学科型体系,这样的体系是以传授房屋建设过程各环节的知识为主。沿用这样的体系,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如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等)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存在不容忽视的鸿沟,因此,相当多的毕业生走上职业岗位后难以迅速适应企业的要求。
为了解决阻碍建筑施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难题,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从2012年开始就在“以实际工程为切入点培养中职生实战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中等职业学校建筑装饰专业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等广西教改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创建建筑工程专业建设与就业融合人才培养平台的实践研究”等广西中职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课题的研究。该课题以建筑施工专业为研究對象,突出岗位职业能力,通过推进建设“教学工地”,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校企联动,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探索出一条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平台融合之路。
一、突出岗位职业能力,打造“教学工地”模式
现代职业教育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教育。所以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推进教学改革,推进职业学校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秉承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的理念,依托广西建工集团、广西昌桂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优质校企合作企业,开展建筑行业典型岗位及企业用人需求调查分析论证,围绕以典型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把工地搬进学校,把课堂搬进工地”,创建专业建设与提升就业质量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 昌桂源“教学工地”,打造“教学工地”模式。它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集教学、教师培养、校企合作、就业岗位实景、企业文化体验于一体,其内涵为以深化校企合作为基石,融合双方力量,全面引导专业与课程的设置和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以及利用所建设的平台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培养企业员工,并通过产学研结合使职业教育教师的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等等。
二、实施“教学工地”模式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构建“双线并行、寓学于工”的“教学工地”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建筑施工专业“教学工地”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调研基础上,通过分析企业人才需求,分析提炼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建立“双线并行、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即沿企业和学校两条线路,根据建筑企业对毕业生岗位能力的需求,在企业建设“教学工地”和在学校建设“教学工地”并举,其中以学校 “教学工地”为主,形成“工地中有学校,学校中有工地”的教学格局。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技能提高,通过“教学工地”组织实施,提高学生岗位职业技术技能。
2.建立与岗位职业能力对接的课程体系。为适应“双线并行、寓学于工”人才培养要求,全面构建与岗位职业能力对接的课程体系,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学校专业教师和相关职教专家对建筑行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全面分析,明确工作领域、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和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制定由四大模块课程——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扩展模块课程构成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课程体系。
(二)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工地”教学模式
1.“教学工地”教学模式内涵。将专业教学课堂设在“教学工地”实施,既有在企业建设的“教学工地”教学,更主要是将工地搬进学校,把教室搬进工地,教学在以校企合作方式于校内建设的“教学工地”进行。校内“教学工地”和校外“教学工地”教学连接贯通,优势互补,形成全面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2.“教学工地”教学模式实施。在具体实践中,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做、学、教”统一的教学方法。将建筑行业生产一线各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能力要求提炼整合,融入一个个综合性的教学项目当中。各门课程全面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岗位教学等方法实施。二是围绕就业所需技术技能与素质更新教学内容,按项目重编教材,为融“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施提供保障。师生在“教学工地”边教边做边学,将理论和实践统一、工作和学习统一,形成“寓学于工、学工直通”的职业教育新局面。
(三)建设专业与高质量就业融合的实施载体——昌桂源“教学工地”
1.遵循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在校内建设昌桂源“教学工地”。本着建设全真实体模型、营造真实工作情景、专项技能实训多点真实立体呈现的建设思路建设昌桂源“教学工地”。建设诸如“房屋结构实体综合技能实操实训工地”、“房屋框架结构钢筋工程实体模型教学工地”等“教学工地”,旨在按职业岗位工作情境及工作过程,结合课程的教学要求,设计工作过程的各项任务,把“工地”搬进学校。整个“教学工地”按职业岗位划分为若干典型技术工种岗位实操实训项目和管理岗位,学生在“教学工地”的职业工作环境中,通过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达到学会专业知识和掌握职业岗位技能的目的,同时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2.实施“教学工地”教学,培养就业技术技能。(1)以“教学工地”中“房屋结构实体综合技能实操实训工地”和“房屋框架结构钢筋工程实体模型教学工地”为载体,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一是以岗位能力训练为目标,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二是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按照真实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建立模拟公司,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学生和教师分别担任相关角色。三是实施“工长指点”、“学长带学弟”实训组织模式。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技术能手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同时安排已完成过实训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各项目负责人,带领下一届学生进行实训。(2)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教学中按照“导→融→授→解→评”的教学程序进行,即“导出任务→融入情境→讲授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检查评价”。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整体,让学生带着任务主动学习,最终完成任务。真实的学习环境,也是真实的工作环境,学习内容是工作能力的要求,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通过“教学工地”教学,实现专业建设与就业达成的融合统一。
(四)创新校企合作长效运行的“教学工地”合作机制
1.建立“共享互惠互利”校企合作的“教学工地”机制。校企共同投资建设,互为利益共同体,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教学与生产同步,也实现学校教学实习、顶岗实习与岗位就业的贯通,以及企业培训、科研与人力资源储备的贯通。
2.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依托“教学工地”,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构,保障校企合作工作长效化。一是建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二是成立有合作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三是设立校企专家工作室等。依托“教学工地”,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构,保障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工作的长效化。
3.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學校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教学工地”管理办法》《校外教学工地(企业)教学实施办法》等管理制度,为校企合作工作开展和“教学工地”模式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五)立足“教学工地”,建立“双栖两用” 教师培养机制
1.利用“教学工地”,顺利实现教师“派、邀、挂、顶、赛、研、带”式培养。在“教学工地”,“派——派出教师培训、邀——邀请专家到校作报告、挂——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顶——校企互派顶岗、赛——指导学生技能大赛、研——参与教研教改、带——以老带新”,开展各种类型的进修培训学习,快捷高效地促进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及兼职教师等四个层次教师团体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教科研等方面的能力提高。
2.建立“校企互派”机制,提升专业教师素质。与广西昌桂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利用在校内建设昌桂源“教学工地”的契机,组织实施“校企互派”计划,专业教师在设计、施工管理、带学生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全程参与建设,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现场工地管理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聘请建设方的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任教或指导学生实训,对兼职教师专业理论水平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使校企双方人员达到“双栖两用”、“双赢共发展”的良好效果。
(六)构建基于“教学工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工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立足于两个基本点:一是要全面落实以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和要求为评价标准;二是要全面审视教学中相应的举措是否有利于运用和发挥“教学工地”的优势。评价环节把握三个重点:评价教学方案、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成效。通过组织实施来(下转第13页)(上接第10页)完成具体的评价:一是成立由学校两级领导、业务骨干、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行业专家、技术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共同组成的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二是学校出台《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相关规章制度,在经常性检查的基础上开展制度性的教学质量评价。三是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三、“教学工地”模式实施的良好效应
(一)专业教学改革推向深入
基于突出岗位职业能力,推进“教学工地”与就业平台融合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构建了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有效推进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的改革,使“教、学、做”融为一体,促进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二)学生职业技能明显提升
通过实施“教学工地”项目教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连续取得优异成绩,如在2013-2014年,从“教学工地”走出来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学生参加技能比赛,2013年获奖4项,2014年获奖32项,其中国家级获奖5项。
(三)专业教师能力迅速提高
通过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及能工巧匠担任项目教学实训指导教师和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形成了校企互派交流的“双栖两用”教师培养机制,专业教师的岗位职业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逐渐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99名专业教师中,91人是“双师型”教师,“双师”率达到91.5%,为“教、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平台畅通对接
基于突出岗位职业能力,推进“教学工地”与就业平台融合的实践,提高了建筑施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受到用人企业和家长好评。建工专业招生人数从2011年的每年5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每年超过800人,目前,该专业全日制在校生已达2000人。2013年和2014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9.1%和99.8%,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率达到96.8%和97.0%,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平台畅通对接。
总之,基于突出岗位职业能力,推进“教学工地”与就业平台融合的研究成果,对指导职业院校开展专业建设,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项目专项课题(2012JD104)
【作者简介】李如岚,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