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如何正确地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

2015-10-21 03:20史会元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小兴安岭工具性语文课程

史会元

小学语文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能否健康发展的保障。所以,如何正确地把握好语文学科的特点,如何有效地展现语文学科的魅力,就成为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师亟须解决的任务之一,更是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转变以往的应试教育思想,要认真研究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展现语文学科的价值,进而促使学生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正确地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论述,以期能够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

一、人文性特点的把握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促使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在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侧重的是知识技能的培养,常常忽视学生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为了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为了有效地展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小兴安岭”的相关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小兴安岭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并顺势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之中,引导学生比较自己脑海中的小兴安岭与作者描绘的小兴安岭有什么不同,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地展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

又如,在教学《慈母情怀》时,为了展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也为了确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够最大化实现,更为了让学生感受母亲深沉的爱,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如:(1)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2)为什么作者要用“慈母情怀”作为题目,为什么不能用“我的第一本长篇小说”?间接地作为题目不是更能吸引读者吗?(3)文本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组织学生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在体会和感受母亲的慈爱和善良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确保语文课程人文性特点得以最大化实现。

二、工具性特点的把握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实践性强是其主要特点之一,也是语文学科价值的直接体现,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把握好语文的工具性特点,要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阅读《北京的春节》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为了正确地把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在阅读文本课时,我组织学生自主提炼本节课的中心思想,并让学生在同学之间交流文本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并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有什么特点。最后,再让学生以“春节”为题目进行自主写作,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展现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继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以及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好保障工作。

当然,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之后,我们还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价值,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最大化地展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和工具性特点,以及其他语文学科的特点,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高效的课堂认识到语文学科的价值,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也促使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姚小立.如何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J].教育科研论坛,2010(07).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兴安岭工具性语文课程
小兴安岭东安—乌拉嘎地区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小兴安岭森林湿地不同过渡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