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养蚕放飞孩子的翅膀

2015-10-21 16:48:42毛晨光
关键词:收获养蚕实践

毛晨光

【摘要】 科学是一门目的在于能够使孩子从课本走向自然界,丰富孩子的知识,拓宽孩子的视野。而动手能力正是我国现行教育不够重视的一点。我们能通过一些科学实践活动,让这门课在无形中走入孩子的心中,比如养蚕这种孩子喜爱的实践活动,它能让孩子在调查研究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课前自主搜集资料、自主设计方案、小组内分工合作、积极实施方案和课上小组的成果展示、相互评价,来体现孩子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

【关键词】 养蚕 实践 收获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1-035-01

0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四解放嘴,五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而我们的科学实践课,正好符合这样一个理论。

一、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现状

1.目前在很多的小学中,科学课一般由教师兼职,虽说到了最后是把整个学期的课程上完了,但是,与其说是上完了,不如说念完了比较的恰当。

2.虽然有的学校是想给学生机会发挥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小学的各种科学设备的简陋或者缺少,导致许多的科学教师有心却无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实践的机会。

二、养蚕的价值所在

(一)科学教学需要

小学科学三下的教科书中,有一章内容在讲述蚕的一生,如果教师单只是给学生讲一下内容,看一些视频或图片,那么学生会感到无趣,但是,如果教师在上这一章前,先组织学生在课余的时候养蚕,再在课上结合学生养的蚕,这样,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兴趣,因此,养蚕活动已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二)实践活动需要

科学教学讲究实践研究,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存在,一般的科学实践活动很难开展起来。而养蚕活动虽然简单,却能够提升学生动手、动脑、观察等能力,正是有这些因素的存在,养蚕也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活动。

三、活动的开展措施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及措施

对学生而言,自己动手进行试验,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时是他们最感到高兴的时候,所以,在教学养蚕这一内容时,我会根据学习的进度安排学生一些实验活动。如:

实验一:

有时一些学生经常会问我:“毛老师,给蚕喂了新鲜桑叶后,发现蚕就会爬过来,那它们是怎么发现的呢?”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决定进行一个探究活动。活动先是师生一起定计划,然后花一节科学课的时间分小组进行观察以及记录,学生记录如下:

1.条件:用桑叶隔一段距离去试探饿了的蚕,看它的头能否跟随随桑叶移动而动。

反应:要到1厘米的样子才会跟着桑叶动。

2.条件:用强光照射蚕的头部或附近,看它是否躲避。

反应:强光照射有反应,但照到附近仍旧不动。

3.条件:把蚕放到完全黑暗的地方,桑叶放到离蚕3厘米处。

反应:蚕照样找到了桑叶。

实验结论:据实验来看,蚕的眼睛仅仅是感光而已,不能靠眼睛来寻找桑叶。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蚕不能靠眼睛来寻找桑叶,这个时候,学生困惑了,那么,蚕到底是靠什么来寻找桑叶的呢?

实验二:

为了弄清结果,我让学生在电脑课的时候先上网查查资料。在下一堂的科学课中让学生再来观察蚕。课堂开始,我还是按照原来的分组情况把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让各个组员拿出自己养的蚕以及一些材料,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学生记录如下:

1.条件:把桑叶放在饿极了的蚕的后面

现象:它们先是头左右在摇摆,接着头往后面转,身体也慢慢后转,再慢慢爬到桑叶上。

2.条件:让蚕饿一天,然后把桑叶放在离蚕10厘米处,若无反应,再逐渐移近。

现象:把桑叶放在距离蚕10厘米的地方,但发现蚕没有任何反应,接着我把桑叶往前移。到了5厘米时,蚕终于有反应了,爬向桑叶。但不是所有的蚕嗅觉都一样,有少数的蚕嗅觉很灵敏,在7厘米处就已经闻到桑叶的气味了。

结论:蚕不是靠视觉,而是靠嗅觉来寻找桑叶的。

为了让学生会写观察记录,我要求每个学生能写几篇有关蚕的观察日记,而学生因为有兴趣,多数人能够自觉去写,不但用词准,而且也很生动。另外,个别学生把蚕的一生通过照片完美的展现了出来。

(二)教师的宏观调控

虽然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三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弱。因此,教师的宏观调控在这个时候也是必不可少的。如:

1.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课程的调节

蚕从卵中孵化靠自然的温度,在20~25℃的自然条件下,蚕卵最容易孵化。而由于每年春季的温度都有所不同,因此,蚕卵的孵化时间每年都不一样。为了让学生能结合课程进度来观察蚕,所以在上三年级课程的时候,对养蚕那一章的内容进行机动调节,根据蚕卵的孵化情况来上课。

2. 倡导合作竞赛式养蚕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去养蚕,去观察蚕,我把班级的学生分成4人小组,每一小组分到10几条蚕,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喂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组间进行比赛,看最后哪一小组的成员养活的蚕多,写出来的观察日记多。并在适当的时机中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心。

虽然养蚕的教学内容是三年级的,但是上至六年级,下至一年级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因为通过养蚕,能培養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同时,对于学生而言,这一段时间应该是他们最有爱心,最能体会生命的一段时光之一。

总之,养蚕不单是教学内容的展开,而是可以通过动手实践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着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写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珍爱生命的情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之情,为今后漫长的科学之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钟健,罗坤,江秀均,陈松,吴克军,徐明.大蚕活动蚕台饲育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7(02).

[2]曹辉.推广大蚕室外蚕台育技术[J].四川蚕业.1997(01).

[3]谌晓芳.家蚕全龄蚕台育研究与饲育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7(02).

[4]夏元生,曾庆明,甘拥军,王汝学.铜梁县推广大蚕室外棚架蚕台育与自动上蔟配套技术的探讨[J].蚕学通讯.2005(02).

猜你喜欢
收获养蚕实践
养蚕不易
养蚕记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四川蚕业(2020年2期)2020-07-10 03:14:48
在养蚕中成长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1
关于岐山县玉米机械化收获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1:19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
《收获》推出“行距”APP
新民周刊(2016年21期)2016-06-02 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