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2015-10-21 06:44王燕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升学培养目标中等职业

王燕

摘要:中职教育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积极开展现代课程模式特别是适应学分制的课程模式和综合化课程的探索和实验,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为提高城乡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及文化教育事业带来的冲击,特别是面对WTO的教育服务条款和“公正、自由、竞争和开放”的基本原则对全球人力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所带来对人才需求的挑战和生源质量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一、对中等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遍教育相比,前者是一种“依赖性强”和“变化周期短”,与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密切的教育,而后者则是相对独立,且较为稳定的教育。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市场“晴雨表”的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助推器功能”,在职业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就其两者教育功能而言,普通教育着重于全面的发展,而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发展。不可否认,全面的发展包含职业生涯或职业生活的能力培养,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发展也需要普通教育的基础。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所以在中职教育中,强调“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已属必然,若职业教育学生不具备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则应有的技能教育和专业课学习难以推进。

对中职教育内涵的理解关系到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位置的准确定位,而对中职教育的准确定位,最终还有待落实在对其培训目标的重新认识和准确定位上。培养目标问题是中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着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如果目标不明就容易引起教学工作的混乱和无序;要对它作出准确的定位,我们仍需要结合对当前中职教育的培养对象状况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分析。

二、当前中职学校生源及社会需求变化对培养目标的影响

传统职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岗位技能,往往采取反复训练的方式,使受训者获得完成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娴熟技能。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对传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科技发展的影响,现代工作的完成更多是依赖从业人员的智能,而非体能。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工作变化的速度加快,使从业人员需要有更大的发展弹性,以适应继续学习和转岗的需要。这要求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及人才素质标准和培养目标上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近年来,国际上对劳动者的各种能力在职业生活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劳动者的综合能力或关键能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让青年人学习专门技能,为某一特定行业做准备是不够的,他们必须掌握好关键能力,准备好在一生中进行多次工作变换,尽管国际上对关键能力没有一致的具体表述,但基本认为它应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和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敬业精神,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等。就当前而言,中职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其任务的双重性:既要完成“相对于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又要培养具有初步执业技能,综合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

三、对现有培养目标模式的反思

1.强调就业教育,忽视应有的文化基础教育

目前,中职教育有过分强调就业的倾向,美其名曰培养“一技之长”的人才,以致在组织教学中过分地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应有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继续贯彻中职教育是终结性教育的思想。事实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以一次教育定终生的旧有职业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个人一生接受一次教育,在一個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情况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在今后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自己接受持续教育和培训机会,以及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特别是终身教育的理念更是彻底打破了以一次教育定终身的观念。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化的社会,为人们提供的任何一类或某一阶段的教育只能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职业教育与培训亦如此。

另外,过分强调就业教育,必然存在偏重实践轻理论和文化知识学习的现象。如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课、实习课为主;文化课有的开设,有的不开设,特别是与专业联系不密切的课程,即使开设一些文化基础课,有的也是选择部分内容,也就是说,文化课和基础理论课的开设完全围绕专业而进行。这样就没有注重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必然造成学生知识不够,适应能力差和后劲不足的后果。这与理性的就业教育相矛盾,也不符合当今瞬息万变的学习化社会要求。

2.强调学生“升学”,忽视应有的职业技能训练

这种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同“应试”教育相似。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升学”置于主要的目标,把职业技能训练放在次要位置,这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不值得提倡。根据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双重性,即就业或升学,继续学习的功能,我们可以通过课程改革、采用分层教学,学分制的教学组织方式来满足部分学生升学的要求,没必要把“升学”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事实上,过分强调“就业”或“升学”,都是对中职教育的片面理解,偏离了中职教育的“双重”任务。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变动和职业技能更新频率的加速,劳动者在一生中将会多次变动职业和更新职业技能,这就要求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培养人的单纯的“谋生”、“就业”本领转变为培养既具有初步执业技能,又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围绕这一目标,中职教育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积极开展现代课程模式特别是适应学分制的课程模式和综合化课程的探索和实验,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振元.人力资源新视野下职业教育培育目标新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7).

[2]张鹤萍.把脉我国职业教育培育目标[J].职教通讯,2010,(9).

猜你喜欢
升学培养目标中等职业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别让熬夜毁了升学梦
升学啦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