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宝燕
现在,很多语文课都注重它的表现形式,将教学环节设计得非常精美,再加上精美的课件,可谓赏心悦目。但试问,有多少人注重语文的言语实践功能呢?也许注意到了,但没能将它切实地落实到课堂中去。个人认为,没有将言语实践列为语文课目标的课就不能算是一节真正的语文课,我们应该重新认真思考语文课的定义。
首先,语文课应该让孩子学习语言文字。
在很多人的教学中,丰富的教学形式充斥着学生大脑,哪怕一个生字的教学,都配上精美的flash动画,孩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那些五花八门的教学辅助手段中。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势必会降低孩子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关注度,那么他们还能扎实地学习语言文字吗?我想,结果是不用说的。为什么一个生字的学习不能从字本身的音形义入手呢?教学辅助手段不是不可以用,但能注意一个度吗?能意识到这是一节语文课吗?语文课,应该做点对孩子有益的事,让孩子切实学到我们祖国的优秀文化。
其次,语文课应该教孩子学习如何表达语言文字。
经常听课发现,很多教者在教授课文中的字词时,非常注重词语的意思理解,在理解上做了引导,而且引导得非常好。可一旦学生理解了词语,教者对词语的讲授也就结束了。这里为什么不紧跟着让学生学习运用词语呢?词语的理解固然重要,但理解不正是为了运用吗?我们可以换一个语境,考察学生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是否到位,对词语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文中的特定语境。只有在其它地方也能应用自如,才能真正称得上“运用”这两个字。
最后,語文课还应引领学生学习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即言语的实践性。
光在课堂上学会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并不行,还要让学生将所学用到实践中,比如一次文章的自主阅读,一次小练笔,一次与他人交谈等等,这些都应鼓励孩子们去做,正如新课标中所说:“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总之,语文课不仅要引导孩子关注语言文字,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更要带领孩子们到广阔的天地中去实践语文,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绝对不是死抠教材,死抠知识,而是应该把语文放逐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让学生在语文教材之外,大量的读书,大量的积累,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完成语文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