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蕾
摘 要: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育人功能,在发挥工具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文性。文章基于课例,从“体验诵读,感受人文”、“创设情境,构建人文性课堂”及“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方面阐述如何构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关键词: 语文课程 人文性 课例 教学法
新课标(2011)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阐述,在确认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同时,还明确了人文性。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外,更重要的是使人完善。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作为人文性学科,语文课程更应承担起育人功能。传统语文教育更多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教学多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母语听说读写技能为主,语文课程实际上更注重工具性,未能很好地发挥人文性。
为了应对标准化考试,学生往往倾向于花大量的时间背诵、记忆语文知识点,有些学生为避免偏题,还不惜花大量时间背诵范文,不敢发挥创新思维。标准化考试中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学业能力及教师教学效果的准绳。教师不得不训练学生形成一套固定的答题模式,并提供“标准答案”,这样的课堂不仅约束了学生的个性体验,而且违背了语文课堂的人文精神。有这样一个例子:
在一节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问学生:“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孩子回答:“变成了春天。”老师说:“错。雪化了变成水。”
仔细品读,这个学生的回答非常具有想象力和美感,雪化了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既形象生动又内含韵味,却被老师判为错误答案。这种评判标准无疑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小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课程在“育人”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若能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教授得法,将会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三观”,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体现人文性,文章拟从课例分析入手,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体验诵读,感受人文
语文教材的文本都是精心选编的,文本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体现人文精神的篇章比比皆是。教师要带领学生从简单咀嚼语言文字中走出来,站在人文角度,用心感受教材文本的文化内涵。个体的情感体验是语文课堂的第一步,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诗词散文,在教师进行点拨讲解前,若能让学生自己诵读,并分享感受,则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文本的人文内涵,对于接下来的学习会更有帮助。
深圳某中学的一位老师在讲授郁达夫《故都的秋》时,不是按常规先介绍郁达夫的生平或文章的创作背景,而是采用了让学生诵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展示各自的情感体验。这是一篇情感饱满的散文,课堂上,教师试图用诵读法带领学生走进文章,体会文本的感情。教师先进行了示范性诵读,然后分别邀请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选读自己最有感触的一段,最后讓全班同学齐读其中一段。这样的安排有其道理,教师范读,可提示学生投入文本,让男女同学分别选读自己有感触的段落,体现出教师尊重学生个体情感体验,最后让全班齐读的是文章的重点段落,既放又收,把握重点。学生在诵读氛围中渐渐走进情境,形成对文本的人文知识的体验。
经过选段诵读,学生们已基本把握文章基调,这时教师及时提出问题:“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郁达夫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学生争相发表自己诵读后的情感体验,老师紧接着又问同学们是从哪里得出这些感受的,引导学生重新回归文本,选取课文的句子来佐证自己的看法,学生们也把这个任务完成得很好。
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情感,把握课文,并在诵读后提问,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找出课文中那些让他们得出这些情感判断的句子,并让学生用优美的调子演绎朗读。这种做法既尊重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又站在人文角度,带领学生用心感受教材课文的文化内涵,在实践性活动中引导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从而避免语文课陷入机械的知识训练中。
二、创设情境,构建人文性课堂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不是要求教师把人文精神强加于学生,而是巧妙利用教材文本内涵,在无形中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中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的阶段,易产生叛逆心理,若能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受到好的引导,则必能帮助他们完善人格。在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依据一定教学目标,引入、创设相关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讲述了父子之情,讲述了父亲深沉的爱,至今仍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不同的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的处理手法不一样,但对一些“不谙父爱”的学生们讲授《背影》,教师的课堂导入显得特别重要。乡村中学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与父亲的相处时间不多,如果开篇即进入文本学习,那么学生对文章的情感把握可能不够,可采用朗读法让学生感悟内容,然后讲解文章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进入情境。一位乡村中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悟“背影”,让一位同学站在讲台上,背对着大家,让同学们想象这位是他们的父亲,让他们对“父亲”说一句心里话。教师引入、创设相关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对课文“父爱”的主题有更深刻的感受。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人的宠爱下成长,有人责怪说现代社会环境让孩子不懂得感恩。翻开语文教材,《散步》、《背影》、《藤野先生》等文章,或体现父母深沉的爱,或体现人物的高尚情操,这些文本就是最好的情感引导,若能教授得法,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没有简单的说教,而把情感引导容易教学导入中,润物细无声。
三、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语文课堂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性获得和知识的巩固,往往表现为教师的“满堂灌”,教师包揽了本该由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的学习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单一讲解中渐渐丧失,成为被动的接受者。教师与学生都是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应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不少走在前沿的学校积极倡导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佛山勒流新球初级中学就是其中之一。
新球中学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一个班分为多个小组,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标语等,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课程的基本形态,学生是活动主体,教师是引导者,以对话引领学生探究语文问题,这样的小组合作模式对于充满人文知识的语文课程而言效果尤其突出。在新球中学的程为侠老师的一节语文课上,她讲授课文《台阶》时采用三个活动环节贯穿课堂,引领学生学习文本。
活动一:讀清文本基本信息。要求学生概括事件,谈谈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活动二:善于运用辅助性信息。要求学生自查注释、自查资料去学习理解。
活动三:读出收获,读出问题。面对父亲的疑问、父亲的命运,你有何看法或感悟,有何疑问,请联系自身实际简述。
这节课的活动基本以小组组内讨论结合小组展示为主,教师在屏幕上提示方法指引,提示学生结合所学的语文知识回答问题,如从艺术手法(构思、人物形象)方面阐述课文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让学生展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十分活跃,争相发言,主体地位较为突出,课堂效果良好。
科普文章涉及新颖的科学思想,有助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发展,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奇妙的克隆》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科学性较强的文章。课前可以让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养成收集、筛选、利用信息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为正式的课堂学习做准备。一位老师在讲授该课时还特地设置了“想象训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发表意见。有的学生想克隆眼睛,让更多人重见光明,也有的要克隆水,因为现在水资源匮乏,还有想要克隆“恐龙”、“孙悟空”的。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通过协作学习互相启发,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元互动,对于一些“奇妙”的想象,老师并没有马上否定,而是尊重“多元解读”,尽可能挖掘学生口语交际中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体现了语文课堂的人文性。
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无疑是对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式的一次革命,在这种学习方式之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而是发自内在需要,把学习变成自我提升、发挥创造性的过程。
四、结语
“新课标”提出了创新教育、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加强语文实践活动等先进理念,凸显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有助于纠正传统语文课程中片面强调语文知识的获得及机械性训练的倾向。随着改革的深入,教师对语文课堂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人文性。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矫枉过正”的问题,如为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而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又或者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简单的问题做成课堂辩论,对课堂重点把握不准,等等。重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构建,并不是说要抛弃“工具性”,而是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应贯彻新课标精神,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更好地掌握母语,科学地实现语文课堂人文性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3]黄坤.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缺失与重塑[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1.
[4]邹诗鹏.人文教育怎样成为“做人之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0(4).
[5]刘晓惠.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课堂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