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小辉
摘 要:“双元制”强调把学校教学与企业实习有效结合起来,使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双元制”模式构建中,坚持“在学中悟”、“在悟中做”、“在做中学”,通过校企合作形成学校和企业双动力,人才培养方式以双元為主导,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学习场所,专业设置对接行业发展需要,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等途径实施“双元制”旅游人才培养的基本方略。
关键词:双元制;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双元制”教育起源于德国早期的学徒制培训,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演化,逐渐成为今天完备而成功的一种教育模式,为成就“德国制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换言之,“双元制”是就业技术教育的一种成功模式,它的本质特点在于较好的把学校教学与企业实习有效的结合起来,而且经过多次反复,形成学校—企业—学校—社会的模式,使教学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以至在“双元制”中获得真正的价值和实用。
一、相关问题的研究趋势
德国“双元制”作为世界高职教育成功的典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双元制”萌芽于手工业作坊时期“师傅带徒弟”这种传授手工艺和技能的学徒培训方式。早期的“双元制”主要在德国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企业可以根据学生的类型来选择学生,学生被分别送到不同类型的学校,然后由学校按照高校录取要求办理入学手续。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高职院校纷纷借鉴德国“双元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为适应随着普通高校转型发展需要,部分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也实施“双元制”教学,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相连,为社会输送应用型技能人才。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未来的博士人才培养中也将引入“双元制”。在德国,由于应用技术大学不能培养博士,需要与综合大学联合进行培养。因此,在这些院校中教授带着博士生做助手,在研究所完成科研工作,这些博士生实质上就是“双元制”学生。
二、“双元制”在我国大学的可行性
我国的大学通过近十年的迅猛发展,无论是数量和人数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基础性研究过于宽泛,实用性不强,培养的人才“高智低能”比较普遍;二是学生的研读方向与社会上的实际需要有所差距,学生就业渠道和选择的方向较窄;三是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没有在毕业前夕与市场需要对接,“盲人摸象”一时难以对接。针对上述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实行“双元制”的可行性,以有力的推动“双元制”的实行,为广大学生提供就业空间和机会。
而旅游专业与其它的门类相比又具有特殊性。我们南昌师范学院有六十多年办学历史,栉风沐雨的走在师范类培养教师的路上,以至于校训是“厚德修身,博学育人”。在江西教育史上“亦余之心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当时代的列车驶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从成人本科升入普通本科院校,我们秉承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及“厚德为师,博学为范”,潜心做了好师范教育。面对新时代新挑战,从传统书院演化而来最具经典特色的师范类本科学校,如何向实用型“双轨制”转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作为一个师范类的院校,我浅以为既不必一语言之仅是师范类,与“实用型”无关,也不必强调“实用型”而追逐时髦的新颖,应该是一种混合类型的院校,那此非此即彼,非彼及此的观点,过于的机械和老套,过于的形而上学的了。
那么,本文主要讲的是作为混合型的学院,其如何就“实用型”这个板块采用“双元制”的模式。
时下有一句话“动手有如专科生,理论水平不如研究生”。这种形容看似不错,其实也对,我们是否可以培养出动手强于专科生,理论水平高于研究生的本科生吗?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我觉得启用“双元制”的培养模式,是要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又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复合型或实用型的人才,也就是区别于理论研究和科学研究的人才。
当我们找准了定位之后,我们再研究如何编制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我们所需要的人才来。
三、“双元制”人才培养的模式的构建
如果我们明白了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如果我们明白了“双元制”的培养模式,那么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来构建“双元制”的模式。
其一,“在学中悟”。中国传统的禅宗,提倡的传道立法,便是“在学中悟”,禅宗有一则“磨砖成镜”的公案,南岳怀让一直在磨砖,马祖道一问,师傅为何磨砖?答曰“磨砖成镜”,马祖道一接话“磨砖岂能成镜?”,南岳怀让回“坐禅岂能成佛”。马祖顿悟,知其究理。在学中悟,是实行“双元制”的关键之所在。所以要重视甚大基础性的理论课学习,在学习中让学生“明辩之,慎思之,审问之”,以其达到“博学之”。我们不能因为提倡“实用型”的培养,就忽视“知识型”的熏陶,二者不可偏废,而且必须把“在学中悟”放在基础和首要的位置来考虑。
当然,在这些理论学习中,也许可以不必那么的深奥,也许可以不必那么晦涩,也许可以不必那么完备,但没有过硬扎实的理论基础,“双元制”模式就失去了基础和支撑,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二,“在悟中做”。“双元制”是一个往复的过程,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理论学习的内容多点,还是实际的操作的板块或时间多点,也不是从一个完整的阶段,再到另一个完整的阶段。而是交叉的、错位的、往复式的。所以“在悟中做”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必要。从我们目前的实训条件看,可以是“互联网+”,也可以是“实训基地+”,还可以是“实体企业+”,这么一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对学到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
其三、“在做中学”。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在做中学”,即从活动中学,从实践中学,从经验中学,这种做的过程教育理念与旅游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是一致的,也是旅游管理本科“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与东方圣人孔孟要倡导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做中学”是“双元制”的一个显著特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实习”。的旅游本科人才的实习中,我们无论是选择景区、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娱乐及旅游交通,对提升学生的认知、认同都有很大的裨益。在整个旅游产业链条中,每个企业只是链条中的一段,而每个链条之间又有着耦合关系,只有在实习阶段,在“做中学”才可以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的感受和体会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有效的保障。
四、“双元制”旅游人才培养的基本方略
为贯彻实施“双元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形成双动力。在“双元制”模式下,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坚持产教融合,学校应明确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性,形成人才培养的双动力。在旅游人才培养中,为了确保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进行,首先要用相应的法律来约束校企双方,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障校企之间长期有效的合作。其次,国家应该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提高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并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在纳税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最后,校企合作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互惠双赢。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得到人力资源的支持,同时,学校可以帮助企业培训员工;学校可以获得实践教学资源支持,同时学生得到很好的实践操作锻炼的机会。学校和企业只有建立互惠雙赢的合作机制,形成双动力,才能保证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落实到位。
其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方式以双元为主导。在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采取“工学交替”、“3+1+3+1”人才培养方式,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人才。在具体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学生在校学习三个学期的理论知识,期间辅之以专业见习、校内实训等形式,第四个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对理论知识进行实物化掌握;然后回到学校,再学习三个学期的理论知识,将在顶岗实习遇到的各种问题带到学习中去,使学习更有针对,然后是第八学期的企业定岗培养,毕业后可以留在企业。这种培养方式可以使学校和企业间互惠互利、互动双赢,既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渠道,又充分发挥了高校和企业双方各自的优势,使学校与企业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双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
其三、校企联动,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学习场所。企业和学校是旅游人才培养的两个基本场所,也是“双元制”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理论课程与企业实习、实训内容互为补充,突出行业和企业实际需要。企业着重进行职业技能和岗位操作技能的训练,学校着重传授与行业及职业要求有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当然,学校除了通常的教学课堂以外,还可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理论知识向实践操作能力的转换。总之,企业和学校,两者紧密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培养旅游应用型人才。
其四、产教融合,专业设置对接行业发展需要。首先对旅游产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及旅游行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和描述,以确定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所应满足的具体需要,并以此来确定“双元制”专业设置。同时,围绕专业设置,强调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从“条件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围绕企业需求改革专业课程设置。
其五、“请进来,走出去”,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元制”旅游人才培养,需要“双师型”师资队伍来贯彻落实。这就要求在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坚持“请进来”,聘请旅游行业中有丰富实践操作经验的星级酒店、旅行社、景区等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不仅是直接参与专业教学活动,而且还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使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其次,坚持“走出去”,定期派老师到星级酒店、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挂职锻炼、顶岗工作、带队实习、现场教研,深入了解旅游行业企业的运行情况,熟悉旅游行业技能,使理论教学更贴近实际。(作者单位:南昌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双元制模式在旅游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的规律”,编号:14YB171
参考文献:
[1] 崔岩.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7)
[2] 臧新颖,王慧.构建“双元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与途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5)
[3] 狄冬明.浅析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唯实,2013(07)
[4] 杨芳.构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双元制”人才培养新模式[J].赤峰学院学报,2013(05)
[5] 刘玉凤.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研究——以南昌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