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新疆实施效果综合评价

2015-10-21 07:28王永静闫周府
2015年36期
关键词:增长经济发展

王永静 闫周府

摘要: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以大量详实的统计数据资料为依据,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新疆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效促进了新疆经济发展,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活環境得到改善。应当指出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缩小区域之间特别是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上没有得到明显体现。本文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应该从外部“输血式”增长向内部“造血式”增长的制度逻辑转变,降低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实现由低层次、粗放的推拉式增长向高效率、可持续的内生性增长方式转变。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发展;增长

1.引言

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新疆实施以来,国家在规划指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大了对新疆地区的支持力度,自治区政府也相应出台各种政策措施切实将新疆的区域开发由战略层面向操作执行层面推进。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新疆为例,根据已有研究的规范性,着重探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的政策实施成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以期为未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后续政策调整提供建议。

2.新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成效分析

为了揭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新疆实施绩效,文章选取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4大类战略目标对新疆经济发展内涵进行综合评述,探讨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2.1宏观经济水平与发展趋势

2000-2013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由1363.56亿元增加到8360.24亿元,突破8千亿大关,增加幅度达513%,年均增长率达14.97%,新疆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2000年的1.37%增加到2013年的1.47%,提高了0.1个百分点。从横向来看,新疆地区的GDP增长速度与东部地区(14.9%)基本持平,但总量差距不断扩大,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平均发展水平无论在总量还是质量上都明显优于新疆地区,其经济内生增长基数更大、知识资本结构更为合理。在中央政府相继启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时,这种差异变化体现的更加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缺乏后劲。

2.2居民生活水平与变化趋势

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2000-2013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644.9元增长到19873.8元,年均增长率为10.17%。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618.1元增长到7296.5元,年均增长率为12.28%,增速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速(11.04%)。另一方面,新疆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50.0%下降到35.7%,下降了14.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维持在37.0%左右,说明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从横向比较来看,新疆地区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由2000年的536元增加到2013年的70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距由2000年的635元增长到2013年的1600元,差距不断拉大。与此同时,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6280元增长到2013年的26955元,增长幅度达329.22%,远远超过新疆地区的增长幅度(252.11%),而且新疆与全国的这种差距还存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3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趋势

2000年以来,新疆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减少,由2000年的21.13%下降到2013年的17.56 %,13年间减少了3.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39.42%增加到2013年的45.05%,13年间增加了5.63个百分点,二产经济增速明显,实力显著增强。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0年的21%:39.5%:39.5%转变为2013年的18%:45%:37%。这表明,新疆西部大开发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已逐步显现,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方向发展。

2000-2013年,新疆第一产业产值由487.20亿元增加到2538.8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3.54%,增速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11.02%);第二产业增加值由537.58亿元增加到3765.57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由418.63亿元增加到3024.2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6.43%,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13.63%);第三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由537.80亿元增加到3125.98亿元,增长幅度达481%,年均增长率达到14.50%。不过,数字的变化主要来自资源优势转换的成果,工业增长源主要来能源、矿藏资源、化工等传统工业,新兴工业的发展依然缓慢,工业结构依然不合理,新疆工业的发展依然处在初级阶段。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粗放的产业增长方式,很难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新疆三次产业产出总量上不断积累,发展速度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但产业层次偏低的特征依然显著,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发展不太充分的特点依然明显。

2.4生态建设成效与发展趋势

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及新疆加大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2013年,新疆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个数由23个增加到2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由1594.05万公顷增加到2140.56万公顷,增长幅度达34.28%,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总面积的比重由9.6%提高到12.9%。自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以来,新疆总造林面积累计达到2406955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累计为2101307公顷,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累计为766626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92%提高到2013年的4.24%。生态环境的建设,有效遏制了土地沙漠化及水土流失,草场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环境明显改善,确保了粮食生产和安全。

3.新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反思

上文分析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增长,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文中选取的各主要经济指标在总量上几乎都实现了翻倍。

然而,我们在肯定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具体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从横向比较来看,新疆与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发展格局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推拉式的政策倾斜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区域间不均衡发展的格局。其次,新疆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通过投资推动新疆地区经济增长,投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虽然民间资本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总量依然偏低,而且资本更多的涌向能源、资源等传统工业。再次,新疆地区开发过程中产业规模扩张与产业质量不协调,粗放的生产方式,必然会对新疆长期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最后,新疆西部大开发,说到底是人的开发,但新疆知识资本短缺,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人才流失严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新疆地区经济好而快的发展。深化的、促进性的西部开发绝不仅是简单的计划经济思维和盲目的扩张性投资,而更多的是在创新思维中挖掘新疆自身资源并实现资源合理、高效的整合。总之,新疆地区开发的理论和制度逻辑,应该从外部“输血式”增长向内部“造血式”增长的制度逻辑转变,降低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实现由低层次、粗放的推拉式增长向高效率、可持续的内生性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推进新疆地区经济由“量的积累”逐步向“质的提高”转变。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通讯作者:闫周府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5XJL020)。

参考文献:

[1]淦未宇,徐细雄,易娟.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的阶段性评价与改进对策[J].经济地理,2011

[2]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永静,程广斌.新疆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12

猜你喜欢
增长经济发展
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
谈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增大火炮射程的技术策略探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