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娟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齡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趣味化,让学生亲身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和快感,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体育;以生为本;小组游戏
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趣味化,让学生亲身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和快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一、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自觉积极地学习和锻炼,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及时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和示范,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理想,结合奥运健儿为祖国争光的事迹来说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进而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励他们自觉学习,积极锻炼。同时,以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独特的体验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成功,教学中设计了多种练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跳跃、投掷等小型竞技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内化为自觉行动,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竞技场和展示台。
二、坚持教学活动以生为本
一是在体育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学生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使学生锻炼与休息合理交替,以便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和身体机能的正常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在玩中学,在玩中练,学练结合,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从而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三是在小学体育课中必须贯彻全面锻炼的原则,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和器材,引领学生全面参与,注重体育实践,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全面协调发展。
三、以小组游戏引领课堂
我在体育教学中以“健康第一”为导向,以“快乐合作”为方式,设计了多种小组游戏进入课堂来激活教学。从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并培养学生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小组游戏《小兔子回家》《小青蛙找妈妈》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跳远练习,比一比谁跳得远,谁的动作标准,并随机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指正。同时,选用动感音乐贯穿全课,让学、玩、练有机结合,使学生身心得以放松,并带着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
参考文献:
王姣.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J].学周刊,2014(04).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