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双枝
【摘 要】 初中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因为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素质差异,以及在生活环境方面存在的区别,导致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所以本文尝试探讨如何对农村初中生英语方面的后进生进行转换,并且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英语教学 爱心教学 后进生转化
1. 对家长观念进行转化
农村里,家长普遍忙于生计而忽略对子女的管教,由于学生没有家长引导以及正确的学习目标,缺乏适当和正确的灌输导致学生无法拥有好成绩,成为学困生。对此需要对家长以及当前照顾学生生活的人的观念进行转变,引导他们明确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是除了学校教育之外最为重要的教育,并且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所以可以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如果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则可以由当前负责照顾学生生活的人代替参与,此外,教师还需要经常进行家访工作,保持与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多角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越来越正式,让家庭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2. 增强英语学科对于学生的吸引力
后进生因为其英语基础较差的原因,所以在听课的时候很难听懂教师所讲内容,并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课堂学习效果很糟糕。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个较为有趣的场景和问题,构建一个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后进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培养后进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达到英语成绩提高的目的。例如在课文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即兴进行课文内容分角色饰演,让优等生负责内容较多的角色,而后进生则担任“跑龙套”的角色,尽管内容较少,但是后进生乐在其中,无形中,后进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得到显著的提高,而且由于节目表演的成功,教师对集体进行表扬的时候,后进生的心情将会更加愉快,从而对于英语学习更加认真和投入,英语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
3. 用爱心引导后进生学习
因为留守少年后进生长期缺乏父母得关心,并且因为成绩不好所以一直受到其他学生的歧视和冷落,这种行为严重的打击了学生的上进心。常用的说教和批评的教学方式对于他们早已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对于这些留守少年后进生,需要的是温暖和尊重,只有教师做到了对学生足够的尊重和信任,那么学生才能够做到对教师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教师需要用自己真挚的爱心来感化和拥抱学生,学生才能够接受教师对他的关怀,才会开始主动去学习。通过实践可以得知,爱是教育手段中最为有效的一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课堂充满微笑和爱心,尊重留守少年后进生的人格,通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生重新回到正轨,让学生对英语学习重新产生兴趣。
4. 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留守少年后进生
教师在看待学生的时候,应当从多个角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切不可单纯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评价应当从利益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例如学生的探究、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教师应当将原本对于学生考试和分数的注意力转移到学生自身,使用垂直渐进式发展替代原来的自身基础上的发展,此外,确保学生拥有足够的思考、活动和发展的空间,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5. 帮助留守少年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农村学生受到其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普遍在英语听说方面存在着害羞的心理,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缺乏自信,不善言谈、胆小拘束,认为说错了就会被教师批评,而且常常出现机械的条文背诵的情况,所以农村学生不敢也不太会说英语。对此,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候进行Everyday English口语练习,并且采用“one by one”的方式让学生们一个接一个的强制性的说英语,如果留守少年后进生出现说不出的情况,作为教师就可以借助口型或者肢体语言等对其进行提醒,当他们回答正确后,教师可以采用诸如“Good、Very good、You are clever”之类的语言对其进行表扬和认可,帮助这些留守少年后进生可以品尝到来自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让留守少年后进生由不肯说逐渐转变为尝试说,最终满怀信心进行英语学习。
6. 赏识学生、激励学生
新课程改革中倡导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注重评价标准的内容多元化、标准分层,注重评价对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教师的鼓励会让学生热情高涨,对于后进生而言,其闪光之处恰是其鼓励学习的切入点,通过对其适当鼓励,可以更新后进生的认知,进而学习态度得到转变,最终步入正途,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的目的。“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师在每天的教学过程中,总会发现学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学习上的困难、考试上的失败,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当主动去鼓励学生来促进学生的进步。
[1] 朱丽萍. 渗透新课程理念,改变英语作业模式[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01).
[2] 周晓艳. 英语作业的改革与创新[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01).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