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山娜
天生我才必有成
——访常德天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田军
本刊记者山娜
从一间个体种子小店发展到全国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蔬菜种业公司,天成种业已经走到了第15个年头。15年漫漫创业路,路上收获了许多鲜花和掌声,也经历过无数风雨和坎坷。太多的酸甜苦辣恍如昨日,但今朝依然不改向前的步伐,因为我们坚信:天生我才必有成。
天成种业经理田军
记者:天成是否就是“天生我才必有成”的浓缩?这句话有何含义?
田军:没错,天成种业的得名就是源于这句话。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有他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出来就算一种成功,这一理念便是我们有决心做大做强的底气。
发挥出自己的价值除了需要自我肯定外,也需要别人的认可。认可每一位员工,不断激励员工自我提升,是我们一以贯之的用人策略,因为公司有成是建立在所有员工的成就之上。
记者:回首15年的发展,如今天成种业已然算是小有所成,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成就?
田军:天成人经过15年的奋斗,贮备了数千份种质资源,配套了近百台检测设备,吸纳了百余名基地技术员,发展了近千户试种户和示范户,建立了近千亩良种育繁基地。先后自主研发、推广了豇豆、辣椒、黄瓜、白菜薹、苦瓜、扁豆六大系列50多个品种。
尤其是在豇豆领域,我们的研发水平处于湖南省领先地位,育成的优秀品种畅销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江苏、浙江、安徽等20多个省市,甚至出口至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老挝、非洲等地,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2005年推出的天畅一号特长型豇豆更是一鸣惊人,以1.4 m的极限长度创造了豇豆育种的奇迹,引种者无不惊叹!2013年詹豇215通过湖南省审定,当下又有一个豇豆品种——天畅九号以及一个白菜薹品种——ZQ-3和两个榨菜品种正在审定。
记者:除了天畅一号特长型豇豆外,天成种业引以为傲的优势品种还有哪些?
田军:翠绿色豇豆品种碧秀,在栽培地区推广后反响强烈,回头点名购买率很高,虽然目前豇豆市场上嫩绿色才是主流,但翠绿色一定代表了消费观念的演变和市场变化的趋势。同样代表我们前瞻性育种理念的还有油亮型黄瓜新品种油亮王,其表皮深绿色、油光发亮,和普通青皮密刺型黄瓜摆在一起,高下立现,市场卖价自然更具优势。
早熟超长线椒品种大将,挂果集中、产量高、抗性强、商品性佳,田间实测极限长度43 cm,每667 m2产量可达6 000 kg以上,已推广至整个长江流域包括华中地区,是传统线椒市场的极佳换代品种,也是目前所知品种中最长的线椒品种,推广后好评如潮。
极早熟、特抗热的顶级白菜薹品种杂交苔王,被种植大户誉为“最赚钱的白菜薹品种”,已在长江中下游及南方部分地区大面积推广,深受广州、深圳市场欢迎。
记者:已经推广了这么多好品种,那么天成种业下一步的育种方向是怎样的?
田军:我们常年与常德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湖南省农科院及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紧密协作,主要围绕豇豆、黄瓜、辣椒、白菜薹四大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
通过听取经销商和菜农的反馈,寻找当前主栽品种的缺陷,针对市场最新动态选育新品种。豇豆下一步重点选育方向为翠绿色豇豆、耐低温弱光豇豆、高抗病超长豇豆;白菜薹主要利用雄性不育系与常规杂交手段开展杂交选育,从现有杂交品种中分离白菜薹新资源,重点选育尖叶型、高产型杂交白菜薹;辣椒主要选育超长大果型线椒品种及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的秋延后辣椒品种;黄瓜则利用国外优势资源配组选育全能型春秋均可种植的绿皮黄瓜、早熟白皮黄瓜、油亮型黄瓜品种。
此外,在苦瓜、扁豆、大白菜、丝瓜、榨菜等领域也在开展一些研究筛选工作。
记者:区别于其他种业企业,您觉得天成种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田军:应该是我们主推的“三品”战略,品种、品牌和品德的和谐统一。
品种是核心,是重中之重,只要有了好品种,销售推广会变成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所以我们投入最多的精力用于品种研发。一个品种是否能被称为好品种,我们以顾客的回头率来确定,市场是检验品种好坏的最高准则。
品牌与品种相辅相成,品种是品牌的根基,品牌则是品种的升华,能赋予品种个性价值和文化价值,增强品种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我们已拥有“天畅”、“天超”、“德牌”3个注册商标。
品德用以凝聚人心,是我们立足长远发展的精神沉淀。比如选择经销商方面,不论他们规模的大小、开出条件的好坏,只论是否能首先将新品种推广出去。只要有继续合作的意愿,我们就绝不中途换人,天成种业50%以上的经销商都是合作了十几年的老伙伴,他们的销量可能不是最大,但与我们的情谊最深。
记者:天成种业一路上饱尝“酸甜苦辣”,鲜花和掌声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不知道风雨和泥泞有哪些,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
田军:让我印象最深的当属2008年的种子掉包事件,那一次差点成为天成种业的“灭顶之灾”。我们卖给基地的种子被调包,成熟后货不对板,经过多方解释、致歉和数十万元的赔偿才得到种植户的谅解。但是,我们的市场空间仍然遭遇“腰斩”,客户一下子流失了一半。
后来,我们完善了管理制度,所有产品入库后都必须鉴定含水量、发芽率、净度、纯度;豇豆种子在西双版纳和三亚经过田检才出售;两个人配合取种,两道检测保障种子内、外标签一致,杜绝了种子装错的问题,如此才慢慢恢复了信誉。
记者:您认为目前国内种业环境是怎么样的?是否存在一些问题?
田军:首先在市场竞争上,模仿现象严重。对于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来说,知识产权保护尤为重要,我们的早生王豇豆和大将线椒都有仿冒品。真正改善这一问题很难,特别是豇豆这种常规品种,仿冒成本太低。
其次是种子纠纷处理上,完全向农户倾斜。现实中企业和农户的强弱势划分可能会颠覆很多人的想象,在出现质量纠纷时,就算鉴定后排除了种子本身的问题,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也会让企业赔偿,这种做法应当纠正。
最后在品种审定上,并不是真的优胜劣汰。依据《种子法》,各省可以确定1~2种需要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审定环节涉及各方利益,寻租现象普遍。一方面,官方审定的很多合法品种农户并不买账,市场上难觅踪影;另一方面,一些未经审定的“地方性”主要农作物品种本是不能销售的,但却受到了农户的喜爱,以至种子店悄悄地藏起来卖,这反映了我们的审定制度并不完善。
记者:面临诸多客观环境问题,展望未来,天成种业是否仍然拥有信心?
田军:曾经那么多困难我们都已然走过,展望未来,天成人将以 “播种天下,成就你我”为目标与理念,紧抓国家高度重视种业发展的良机,以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41位岗位科学家及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洞庭湖综合试验站5位核心技术团队成员为坚强的技术依托与科技后盾,以更加高远的目光与思维,继续在品种研发、良种生产与市场营销3件大事上保持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与种子产业链上各级合作伙伴按照“双赢”原则开展紧密合作,努力将天成良种播向天下大地,共同成就你我更加美好、非凡的明天。
10.3865/j.issn.1001-3547.2015.1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