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聪英
【关键词】 生物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7—0112—01
生物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规律的发现和生物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生物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些体会。
一、 实验中鼓励质疑
质疑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品质。要培养创新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多发问,让他们敢想、敢怀疑、敢问。
例如,在“种子萌发”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课前向学生提出问题:种子萌发时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光和氧气?萌发时是先发芽,还是先出根?学生平时并没有注意这些现象,不清楚,便争论起来,谁也不服输。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思考种子在萌发前要播种在土壤中,那么种子萌发时,1.需不需要光照,而无土栽培时并没有把种子播在土壤中,那么种子萌发对光照的要求如何?2.需不需要一定的温度,为什么农民一般都在春分前后要把庄稼种完呢?然后再鼓励学生设计几个种子萌发的对比实验,亲自动手做,观察并做好记录。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打破思维定势
实验一般可分为技能型、验证型、探索型,生物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是验证型的,而探索型实验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上实验课时,要尽可能地改验证型实验为探索型实验。
如,教学“茎的输导作用”时,教材上是先讲“水分和无机盐是由导管由下向上运输的”,然后用一个演示实验进行验证。笔者改编了实验,课前让学生剪取一些小段树枝,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分别对自己的材料进行不同处理:1.将枝条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2.将环割部分树皮的枝条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3.将除去叶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4.将枝条倒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上课时,让学生先对比观察不同处理枝条的外观,并切开茎观察茎内部颜色变化,提出启发性问题:1.茎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什么位置?2.正常枝条、环割枝条、除去叶的枝条、倒插枝条现象是否相同?分析产生原因的可能因素。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并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各抒己见,得出结论。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归纳,就能达到突破教学难点、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实验后解疑
实验结束后,学生往往会得出一些与书本上不同的结论。而多数学生一般都会对此置之不理,而把书本上的正确结论写在实验报告上。教师应鼓励学生针对实验结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想一想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否有改进的方法。并且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帮助分析解答,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论。
比如,在“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时,有的学生将洗净浮色的根放入蒸馏水和CaCl2溶液中,蒸馏水和CaCl2溶液都变蓝,有的看上去都不变蓝色。笔者细心解释:按理讲,放入洗净浮色的根,蒸馏水不会变为蓝色,CaCl2溶液变蓝色。而实验中,蒸馏水中变蓝色是因为根表面的浮色未洗净。二者都不变蓝色,是因为亚甲基蓝离子被钙离子交换后,因数量少,溶液变蓝色很难辨认,此时可在盛溶液的培养皿下放一张白纸,增强显色效果。所以实验结束后出现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不相符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真正弄清楚实验的结果与所学的理论知识不相符的原因。
四、创新教材中的实验
针对教材中的有些比较复杂的实验,我们可以重新设计,达到简单易行的目的。
如,在“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中,主要考虑温度、氧气以及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我们可以把三个变量的实验放在如下的实验装置中完成。在一个100ml烧杯中加入70ml的清水,然后用一根玻璃棒在三个不同的位置上固定三粒鲜活的大豆种子,使玻璃棒最下的一粒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中间的一粒种子的三分之一浸没在水中,而三分之二暴露在空气中。玻璃棒最上面的这粒种子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然后把该装置放在适宜的温度(20摄氏度)环境中,三天后观察三粒种子的变化。最上面的这粒种子由于缺乏水分而萎蔫,最下面的那粒种子由于缺乏氧气而死亡,只有中间这粒种子萌发了,因为这粒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都具备了,所以它一定能够萌发。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