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首先应是真故事
说起最近教育圈的热门新闻人物,“乔东”这个名字不得不提。在媒体最初的报道中,他本是一个励志“好故事”的主人公,然而随着剧情的不断反转,励志正剧变成了真假难辨的悬疑剧,最终被证实是一场闹剧:“好故事”基本事实有误。教育舆论场需要“好故事”,因为它们能够传递社会稀缺的正能量,然而,好故事的前提应该是真故事。(杨国营)
停奖高考优胜者折射理念之变
据悉,从今年起苏州市的“李政道奖学金”不再发放。苏州市停发“李政道奖学金”,折射出的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变化,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围绕“高考状元”的各种炒作依然存在,炒作手段也还在不断翻新。理念之变会面临一个艰难的过程,推动理念之变需要政府、学校和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汪 明)
助学贷款 请勿拖欠
当下,国家助学贷款逾期率高、坏账率高等现象频发,影响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解决这一问题,有硬约束和自我约束两项选择。上选应该是自我约束,即讲求信用,遵守约定,此乃常识,也为做人做事的底线。强制的硬约束于大学生群体的声誉及信用记录不利,同时,没必要将小事闹大,那样是真正的得不偿失。(柳青河)
教师的道义责任:文明社会重要支点
如果教师在思想、精神上被侏儒化了,学校就不能成为社区、社会的文明高地。所以,今日教育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让教师在思想、精神上重新强大起来,并对自身承担的精神责任有深刻的自觉。
(张圣华)
职业资格证书
“瘦身”是就业利好
国务院此次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改革,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热议。职业资格证书的乱象,直接导致了职业资格含金量降低,可信度下降。与此同时,参加培训和鉴定人员支付费用取得证书却没有实际效用,也导致人才负担严重。
(刘景忠)
教育交流须防“南橘北枳”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播放的“中国化的英国学校”的纪录片引发热议。纪录片中,五名中国教师远赴英国任教,尝试对当地学生进行“中国式教学”。中式传统教育在英国遭遇的各种水土不服引发了网友的争议。其实,向外面学习的时候要虚心、不带任何先入之见,并要注意不犯削足适履、东施效颦的毛病;传播自己的先进经验则要有“上什么山唱什么歌”的意识,知道“南橘北枳”的启示。
(程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