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三法”

2015-10-17 14:05谢利强
甘肃教育 2015年17期
关键词:教学流程物理教学课件

谢利强

【关键词】 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流程;课件;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7—0111—01

高效课堂,指在一节课堂的时间内能够高效率、高效果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构建一堂高效的物理课堂,需要多方面考虑,还要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物理教学活动的规律,把握物理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效地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有效地组织和调控灵活多变的课堂场景,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艺术促进学生学习。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高效物理课堂,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合理设计教学流程

合理设计教学流程,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以及不同课型的特点,正确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并且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按教学的逻辑结构划分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若干教学环节,再合理安排执行各教学环节的时间顺序,处理各环节的过渡与衔接,最后形成科学的教学流程。

如,教学“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这节课时,根据课程安排内容和课标的要求,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流程,让学生自主探究:1.创设情境,诱发提问。先在示教线路板上连接一个有两只灯泡串联的电路,使灯泡发亮,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前面学习了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处处相等,那么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是否也处处相等呢?2.启发学生针对疑问,大胆猜想,鼓励各实验小组多提出不同意见。3.各小组对提出来的猜想和假设进行讨论交流,制订计划,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记录数据。5.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出规律。6.各小组评估探究过程中的得失。7.交流体会,拓展实验。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基础上,布置各小组设计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采用这种教学设计能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有效培养。

二、多法并举应用课件

课件,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将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传递、加工、转换和检索的一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课件具有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适时利用课件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为学生展示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提供生动活泼的、直观的、多重感官刺激的视听材料,对学生掌握知识、化解知识难点、提高学习能力起着积极作用。

如,教学“眼睛和眼镜”一课时,根据教材内容的设置和新课标理念的要求,可以把眼睛与照相机进行比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课件讲解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起来较容易,对知识的印象也很深刻。

三、注重物理实验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物理实验,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多种方法精心设计,并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相结合,必定会提高实验效果、改善实验教学手段。

如,教学“光的折射”一课时,因为学生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认识和了解,所以本节课可以考虑采用演示实验法。教师把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实验认真仔细观察、分析和推理,最后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共同归纳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如果学校实验器材充足,学生基础比较好的话,也可以采用以探究法为主的教法。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光的折射现象进行实验探究,然后通过收集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最后归纳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

总之,要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师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出最恰当的教学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教学流程物理教学课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语文倡导“低碳课堂”策略浅析
评课寻其理返璞为求真
低年级聋生数学课堂流程探究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