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威,蔡招阳
(温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浙江 温州 325001)
基于.NET技术的多体系整合系统的研发
孔祥威,蔡招阳
(温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浙江 温州 325001)
多体系整合方法已逐渐被企业所接受并应用,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操作复杂、更新不便、显示不直观等问题,基于此,提出研发基于.NET技术的多体系整合系统。该系统实现在线创建多体系、题录实时更新、体系一键切换等功能,为企业实现多体系整合管理提供信息化的手段和技术支持。
多体系;整合;系统;信息化
企业“二合一”、“三合一”联合认证的出现,使得企业文件、标准总数大大减少、管理和人力资源更加优化,多体系整合也逐步被推广,这其实也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初步应用。然而现有多体系整合采用EXCEL、WORD表格进行操作的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如采用数据库方式进行管理,则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多体系整理研究较多[1-2],然而采用数据库进行多体系整合与管理的研究较少。所以文中提出研发以B/S的多层架构模式的多体系整合系统,方便企业在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快速有效地开展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
企业标准体系与管理体系在企业的整体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标准体系是指在企业范围内执行的各种标准按照其内在联系所形成的科学有机的整体,它包括技术标准体系,也包括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而企业管理体系的手册和程序文件,只是管理标准的一种形式。在GB/T 15496-2003[3]《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之5.2中指出:“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其他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的基础。”企业标准体系不起着取代其他管理体系的作用,但却起着包容和支撑其他管理体系的作用,可通过发挥企业标准体系的“简化、统一、协调、优化”作用,整合形成一个涵盖所有体系的大企业管理体系。
虽然多体系整合方法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企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弊端,比如需要调用大量EXCEL、WORD表格,操作、查看体系不方便;标准更新维护工作量大、耗时长、容易出现错误;不能直观地反映出企业标准体系与管理体系以及各个标准(或文件)间的关系;查找标准困难,容易造成标准(或文件)制定重复等等。在赵祖明的《多体系文件整合方略》[4]提到,如果企业整体文件管理能够实现计算机管理,就可组成含有不同板块的各类体系,一经点击,不同体系自动生成,满足多种场合的需要。目前我国在多体系整合系统的研究几乎没有,仅有少数标准体系管理系统的研究[5],所以文中通过借鉴标准体系管理系统的方法,以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为出发点,开发多体系整合系统。
多体系整合系统可以融合企业内部的各个管理体系,以此为企业提供一套有序的、协调的、统一的文件管理系统,使得文件管理变得十分清楚、明朗。多体系整合系统的研发使人们不需要再频繁地操作EXCEL、WORD表格,只要进入多体系整合系统,就能将大批量的标准(或文件)按照一定规则组合排序,又能智能化地实现引用标准(或文件)的实时更新、减少标准的重复使用,能够保证企业所用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有效性。多体系整合系统突破了多头管理的迷惑,有效节约了企业人力资源,降低了体系建设和维护成本,为企业实现卓越绩效管理提供实用的信息化手段,为多体系探索一条明快的捷径成为可能。
多体系整合系统是基于交互式网络应用平台,与自主研发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中150万条标准题录数据库进行对接,按照标准体系“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原则,以涵盖所有管理体系的企业标准体系为基础数据,建立起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促成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大管理体系。
多体系整合系统以B/S的多层架构模式进行设计开发与部署运行。用户界面提供IE Browser的浏览界面和操作,在Windows2008 Server的IIS环境中部署运行,所用的技术包括ASP.NET, Telerik、C#等第三方控件产品。多体系整合系统的数据存储模式为集中式的关系数据库,用MS SQL Server进行设计开发,部署运行在SQL server2008数据库,所用技术有SQL Server内的View、Stored Procedure等关系数据库设计开发技术以及对SQL Server的配置、优化等数据库管理技术。
数据逻辑示意图见图1。
图1 数据逻辑示意图
多体系整合系统从企业的实际多体系整合需求出发,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企业碰到的问题进行巧妙地解决。现文中所研究的整合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建立企业管理体系、标准题录数据的更新、智能体系表生成、多体系之间的转换、基础编辑功能等。
4.1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涵盖企业运行的所有标准(或文件),管理体系的每个标准(或文件)从企业标准体系中调用并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建立起涵盖不同模块的子体系。比如工业企业标准体系可包括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等子体系(标准体系的创建基于标准信息服务平台上150多万条的标准题录信息和企业现有的的标准、管理文件、制度)。
4.2建立企业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等体系,每个管理体系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比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可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规程与规范文件等子体系。管理体系的每个标准(或文件)是调用企业标准体系里的标准(或文件),以此避免标准的重复。
4.3标准题录数据的实时更新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拥有国内外标准题录数据150多条且每天更新,以此保证标准题录数据的有效性。多体系整合系统与该平台的题录数据进行对接,实现作废提醒、一键更新,保证企业标准体系中国家、行业、地方标准题录信息的有效性,以此实现标准信息方便快捷的动态维护。
4.4智能体系表生成
在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管理体系之间进行模块调整、标准变更的过程中,标准体系号、标准体系表可智能化地进行调整并生成,同时还可以根据标准体系表生成标准体系图,使每一个标准体系或管理体系变得更加直观。
4.5不同体系间的切换
用户在使用查看体系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一键切换查看所建立的标准体系或者管理体系。
4.6基础编辑功能
(1)体系内子体系管理: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管理体系可方便地实现二级或者三级子体系的添加、删除、修改。
(2)标准编辑管理:多体系整合系统可批量添加导入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信息,或逐个添加企业标准信息,并且还可以对标准信息进行删除或者修改。标准信息可以包括:标准名称、标准号、体系分类、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归口部门、对应体系文件号、采用国际国外标准号等。
(3)标准查询功能:查询各个体系中的标准(或文件),并显示每个体系中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频次。同时,还可以将现有的标准(文件)文本导入多体系整合系统,实现在线查询、阅读标准文本。
多体系整合系统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标准和文件的系统性管理工作,它为企业“多合一”认证提供信息化的手段和技术支持,也为多体系整合的应用开拓更广的空间,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更好地修订、制定、实施、使用标准(文件)。通过运用该系统,可方便企业员工管理标准(文件)、学习标准(文件),有利于企业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范桂梅.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融合[J].铁道技术监督,2007,35(9):6-8.
[2]李毅,赵祖明.企业标准体系文件是整合企业其他各类管理体系文件的平台[J].标准科学,2010(6):61-65.
[3]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S].
[4]赵祖明. 多体系文件整合方略——ISO 9000等标准与企业标准应用融合论[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43.
[5]汪正兵,徐湛.企业标准体系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中国标准导报,2013(1):36-38.
Research on Multi-System Integration System Based on.NET Technology
KONG Xiang-Wei, CAI Zhao-Yang
(Wenzhou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Wenzhou 3258001, Zhejiang, China)
Multi-system integration method has gradually been accepted and applied by enterprises. However,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process,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the complexity of the operation, the inconvenience of the update, the display is not intuitive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a multi-system integration system based on.NET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he system realizes online system creation, realtime update, a key sw itch for system, which provides the mean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enterprise to realize multi-system integration management.
Multi-system; Integration; System; Informatization
2015-09-22
温州市科学技术局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R 20140117
孔祥威,男,温州市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硕士
蔡招阳,男,温州市标准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