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能力弱化原因剖析及强化对策

2015-10-15 05:13田晶
学子·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数位小数计算能力

田晶

最近,笔者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发现现在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与过去的小学生相比而言,总体有所减弱。具体表现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算理说不清,算法不灵活;正确率降低,速度减慢;成绩差距拉大,练习、考试失分率升高,口算、估算能力不强,数学思维未能得到应有发展,良好的计算习惯尚未养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算理理解不透。现在教学计算,虽然都比较重视操作,但是有些教师由于方法不当,为操作而操作,将操作与思维割裂开来,忽视操作中的思维活动,忽视操作中感悟算理,使操作成了一种形式,没有很好发挥操作在感悟算理中的应有作用。

2.计算训练不力。现在的计算训练,不少教师注意了题目的数量,而忽视了题目的质量,特别是缺少典型性、针对性、变化性和层次性,学生的做题往往变成了简单的机械重复劳动,计算能力不易提高。有些教师组织练习的方式不太妥当,往往是教师提示、同学讨论多,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少;课外完成作业多,当堂完成作业少。

3.计算习惯不好。相当一部分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做计算题往往是拿起笔来就算,从不认真审题,做题前先看看有哪些运算,有没有括号,参与运算的数有没有什么特点,进而选择正确的、灵活的计算方法。

怎样改变目前出现的小学生计算能力减弱的状况,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根据现状,针对原因,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一、加强算理教学

要使学生学好计算,提高计算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一是要让学生在问题情境和动手操作中感悟算理。整数四则计算、小数四则计算、分数四则计算看起来法则很多,各不相同,其实贯穿其中的基本的、核心的算理只有几个,我们务必扎扎实实教好,必须引导学生将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结合起来,边操作边思考,在操作中感悟算理,领会算法。例如,加法、减法笔算,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要让学生在把两部分小棒合并的过程中,从应把捆与捆、根与根合并起来的感性认识中,认识到笔算时必须相同数位整齐,理解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其实质就是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为什么满十进一、退一还十?要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遇到根与根合并起来是10根或超过10根时,必须把10根捆成1捆,认识到笔算时个位上相加满10得到一个十必须向十位进一;遇到从根这部分不够拿掉时,必须拿出1捆拆成10根,认识到笔算时个位上不够减,必须从十位退一还十,理解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算法。要启发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新的算法。由于掌握的知识、经验不同,思考的角度、思路不同,学生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算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在教学新、陈两种不同算法时,要善于抓住相同之处,促进知识迁移,比较不同之处,发现新的注意点。例如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是大同小异,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但具体操作方法不同:整数先从个位起,把相同数位对齐;小数是把小数点对齐,使相同数位对齐。还有是小数得数处理方法跟整数不同,前面要用0补足数位或末尾要划0。

三是要注意对算法适时优化和总结、提炼。算法多样,仔细比较,一般总有优、劣之分。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从中选择一种作为常用的基本的算法,并让全体学生试用和体会,使这种算法得到强化。否则,片面强调算法多样化,平均用力,可能导致学生对常用的基本算法掌握不好。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计算法则,新教材都不出现计算法则,绝不意味不要总结归纳计算法则。我们应当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计算法则,教师并帮助提炼,概括,并及时板书,以利学生计算时正确运用。为了减轻学生记忆负担,教师总结的计算法则可以是主要词语,也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只要会运用,能说到主要精神就行。

二、强化计算训练

要使学生切实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技巧,就必须强化计算训练。

一是要重视练习的针对性。注意针对重点、难点,设计、组织形式多样化的专项训练。不要片面追求题目数量多,而要十分讲究题目的质量。题目要有针对性、典型性,要突出关键,舍得花力气。例如,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可设计以下专项训练。(1)括号里哪一个得数对?把对的圈出来。36+8(34、44)2+29(49、31)(2)先说出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再计算。48+37+52(3)24+()=3(),等等。

二是注意练习的基础性。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是计算的基本功,它对于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加强基本口算训练,做到制度化,一有时间就坚持训练,促使学生口算百发百中,脱口而出。口算训练要少用指名算、“开火车”,宜用“多题少时同做互查”的方法,面向全体,讲究实效。

三是注意练习的层次性。练习的层次要体现“懂、会、熟、巧”原则,先要求算得对,再要求算得又对又快,最后要求算得又对又快又巧。要注意适当提高计算速度。标准降低计算速度要求,绝不意味没有速度要求。教学中可采用规定时间比做对题数、规定题数比完成时间或者逐步加快换题速度等方法,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四是注重计算的灵活性。要鼓励学生选择灵活的算法,进行巧算、简算、速算,不断提高学生计算的技能技巧。

三、培养良好习惯

小学生学好数学,提高计算能力需要良好的计算习惯,同时,计算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抓住时机,严格训练。

一是要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有人认为计算题目不像实际问题,似乎不需要审题,所以不太重视审题,学生往往是拿起笔就算。其实做计算题也要审题。一要看清运算符号和有无括号,正确确定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二要观察数和运算有无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如果在加法或减法中遇有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等数时,可以把这个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等数来计算。如果在连乘中,遇有乘数是5和偶数、25和4、125和8时,可以交换位置先乘,而且若一个乘数虽不是4、8,看是不是可以分成4、8与其他数相乘的形式,采用简便方法来计算。

二是要细心计算的习惯。多位数四则计算在实际计算过程中一般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与一位数的一步计算,只要其中一步算错就会酿成全错,因此要教育学生养成计算时应集中注意,步步细心的习惯。同时,要教育学生遇到容易做错的地方要特别小心,绝不粗心大意。例如,加法计算中有进位的,尤其是连续进位的,减法计算中有退位的,尤其是连续退位的;乘法计算中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中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小数计算中有关小数定位问题,如数位不对齐,忘点或点错小数点。计算结果里漏用0补足数位或多划0等错误;分数四则计算中与整数四则计算法则不同之处及通分、约分。计算时要对照法则,随做随查,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力求步步正确。

三是要培养检查验算的习惯。检查验算是自己对计算负责的表现,是自我发现和纠正错误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一定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验算习惯。要教会学生几种不同的验算方法,如重算一遍、交换位置、互逆计算、估算等验算方法,使他们能从各个不同角度,灵活选择方法进行验算。特别要鼓励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因为估算既可以在做前预测,又可在做后验算。要使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应训练学生做到课本、老师要求验算能验算,不要求验算时也能自觉验算,使验算成为自己计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数位小数计算能力
小数加减“四不忘”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相同数位相加减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分清数位 照“位”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