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2015-10-15 00:45孙晓春蔡晶
东疆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因子分析法文化产业

孙晓春+蔡晶

[摘要]以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和软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研发能力、技术创新产出增值能力、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制造能力及技术创新推动力,并根据五个因素提出要降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比率,完善人才聘用及人才培养机制,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市场营销能力,重视发明专利转化过程;优化人员配置,合理分配资金使用途径,紧密结合先进技术与文化资源;提高文化产业制造及设备水平,增加文化产业高技能人才数量;锁定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扩宽融资渠道,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等能力提升对策。

[关键词]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因子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6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5)02-0103-06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主要以文化旅游、新闻传媒、网络游戏开发、动漫制作、影视制作和多媒体制作等为产业发展特色,具有明显的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聚集了一大批动漫制作、网络游戏开发、影视制作、多媒体制作等优秀文化企业,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这为促进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因此,了解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并由此分析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十分必要。本文以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提取了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运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在黑龙江省部分文化产业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并运用SPSS19.0软件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提升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一、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因素的初步确定

由于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众多,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以及结合黑龙江省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合并相同因素及剔除不相关因素的处理,最终提出了15个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府资金投入比重(X1)、文化产业技术设备水平(X2)、新产品产值增长率(X3)、专利申请量(X4)、研发人员素质水平(X5)、文化产业市场需求(X6)、研发人员比重(X7)、技术改造费用支出比重(X8)、高技能人才数量(X9)、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XIO)、新产品开发经费比重(X11)、发明专利拥有数(X12)、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率(X13)、科研经费投入强度(X14)、技术创新文化氛围(XI5)。

(二)因素含义的解释

政府资金投入比重(X1)是指科技活动筹集金额中,政府投入资金所占的比重。对于文化产业技术设备水平(X2),本文用具有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数量占总设备数量的比重来衡量。新产品产值增长率(X3)是指新产品产值与原产值的差额占原产值的比重。专利申请量(X4)是指年度内向专利行政机构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件数。研发人员素质水平(X5)是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研发人员占总研发人员的比重。文化产业市场需求(X6)主要是指市民对于文化产业中各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研发人员比重(X7)是指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技术改造费用支出比重(X8)是指技术改造费用占文化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高技能人才数量(X9)是指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人才的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XIO)是指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占产品总销售收入的比重。新产品开发经费比重(X11)是指新文化产品的开发经费占科技活动筹集资金的比重。发明专利拥有数(X12)是指年度内拥有的、经国内外专利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率(X13)是指技术引进费用与消化吸收费用的比。科研经费投入强度(X14)是指科研经费占科技活动筹集资金的比重。技术创新文化氛围(X15)主要是指文化产业中政府和各企业为了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所采取的各种鼓励策略。

(三)调查问卷

根据初步确定的影响因素,采用Likert 5级量表设置调查问卷,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回答问卷问题,并依据量表的分值进行打分(见表1)。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包括黑龙江省文化局的领导、专家、文化企业管理者、高级技术人员以及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高校学者。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178份,在剔除12份回答不完整的问卷,7份答案相同的问卷,共有有效性问卷157份,有效率为78.5%。

(四)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

首先本文利用SPSS19.0分析量表的信度,将收回的157份问卷数据输入到软件内,观察Cronbach'sα值是否大于最低标准数值(0.7),从而判断利用该量表进行调查是否可靠。然后进行量表的效度分析。本文选用SPSS软件中的最大四次方值法进行因子分析,该方法可以使每个变量中所需要解释的因子数目最少,简化变量的解释工作。

在用样本进行因子分析前,需要检验样本的相关矩阵是否具有公共因子,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可用KMO值和Bartlett球形度来检验。判断标准:KMO值在0.5以下,则说明数据较不适宜因子分析;0.5~0.6之间,很勉强;0.6~0.7之间,不太适合;0.7~0.8之间,适合;0.9以上,非常适合。即KMO值越接近于1,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所以一般可认为KMO值大于最低标准值0.5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统计值在显著性水平下(sig<0.001)时,样本内部一致性较好,适合做因子分析。如表2可知,量表提供数据所得到总体量表的Cronbach'sα为0.769,大于最低标准数值0.7,说明该量表的总体信度良好。由表3可知,量表样本数据中的KMO值为0.726(>0.7),Bartlett球形度统计值为0.000(<0.001),二者均满足标准,说明数据的内部一致性良好,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利用最大四次方直法进行因子分析时,从表4可以看出,一共有5个特征根值大于1的因子,这就是说15个变量中,总共析出了5个公共因子,累计解释总方差达到71.508%。在因子分析过程输出的旋转成分载荷矩阵中,选择出载荷度大于0.5的观察变量,并通过整理、归类、排序,使在同一个因子上有较高荷度的变量排一起(表5)。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因子1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率(X13)、研发人员素质水平(X5)、专利申请量(X4)上的载荷度较高。这些变量主要体现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研发能力情况。所以,可将因子1命名为技术创新研发能力。

因子2在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XIO)、新产品产值增长率(X3)、发明专利拥有数(X12)上具有较高的载荷。这些变量主要体现了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产出情况,因此,因子2命名为技术创新产出增值能力。

因子3在变量研发人员比重(X7)、科研经费投入强度(X14)、新产品开发经费比重(X11)上有较高的载荷,这些变量是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在资源投入上的表现,因此,因子3可以命名为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

因子4在技术改造费用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X8)、文化产业技术设备水平(X2)、高技能人才数量(X9)上具有较高的载荷。这些变量体现了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中的生产制造能力。因此,将其命名为技术创新制造能力。

因子5在文化产业市场需求(X6)、政府资金投入比重(X1)、技术创新文化氛围(XI5)上载荷度较高,这些变量对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有推动作用。因此,将其命名为技术创新推动力。

二、分析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影响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技术创新研发能力、技术创新产出增值能力、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制造能力及技术创新推动力。因此,要推动文化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就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文化产业技术创新研发方面。

首先,降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比率。即控制引进费用的支出,加大技术吸收过程的费用支出。因此,在技术引进方面,需要加强管理,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先进的高新技术,尽量避免技术重复引进、无用引进和低水平引进。一旦成功引进,就要加速消化吸收,尽快将技术升级为已有,并运用到文化产品中去。

其次,完善人才聘用及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研发人员的素质水平。即结合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制定研发人员的聘用标准和优惠政策,择优聘用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性科研人才,为其提供所需的科研设施,并创造良好的研发环境,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技术创新水平。同时,定期制定人才进修计划,提高文化产业研发水平。这一方面可以与国内的科研机构或高校合作,针对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创新需求,为研发人员制定技术进修课程;另一方面可以实行国际技术交流计划,在了解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基础上,加强与先进国家的国家合作与技术交流,学习产业发展经验,并将国外的先进技术与黑龙江省的文化产品相结合,提高产品的技术创新水平。

再次,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时期,制定具有可行性的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是增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在国家政策指导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和现状,制定配套的技术创新政策以及法律法规补充说明,逐步完善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技术创新人员的专利保护意识,这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产出增值方面。

首先,加强市场营销能力。要想使新的文化产品在进入市场时拥有较多的客户群和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营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进行技术创新的目的不仅是希望通过对产品工艺、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改进,使新文化产品更加满足大众需求,同时也希望获得较高的利润回报。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市场营销能力来提高技术创新产出增值能力。这需要鼓励产业中负责营销的人员参与整个技术创新的过程,使营销人员充分了解技术创新文化产品相对于相似产品的技术优势和性能优势,以方便在营销过程中向消费者进行解释说明。同时需要提高营销人员的市场调查和信息搜集能力。通过市场调查,不仅可以了解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方向,也可以了解国内外市场上相同文化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调查资料的搜集整理,一方面可以为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提高技术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和产值率,减少在新文化产品广告费用等方面的营销支出,使更多的资金能够投入技术创新研发上;另一方面可以将信息反馈给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使他们了解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方向,避免了盲目研发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可以了解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水平差距,从而进行改进,提高技术创新产出增值能力。

其次,重视发明专利转化过程。任何发明专利都是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的基础上完成的,为了避免发明专利被搁置,降低技术创新产出增值的效果,需要在加强发明专利保护意识的同时,更要重视专利的成果转化过程。对于那些可以投放市场的专利技术要积极地组织实施转化,提升发明专利的营运水平,进而提高产出增值能力。而对于剩余的发明专利,可以适度进行转让或许可,从而获得一定的收益,间接地促进文化产业技术创新。

第三,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方面。

首先,优化人员配置。以科学技术与文化为依托的现代文化产业,对于人才的综合能力专门有着特殊的要求。人力资源是文化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研发人员投入的数量和质量是顺利进行技术创新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加快与高校的合作,共同为文化产业培养出素质优、数量足、结构相对合理的研发队伍。

其次,合理分配资金使用途径。一方面,保证投入资金的充足性。文化产业技术创新工作需要科研人员的创新智慧,更需要充足资金的支撑,科研活动经费是提高文化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之一。另一方面,在保证资金使用高效率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活动和新文化产品研发的资金投入,并设立从研发到成果转化,从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从投入生产到产出销售等各部分技术创新的专项资金,在合理使用投入资金的同时,还应设立监管部门监督科研资金的使用情况,使资金用途透明化。

再次,紧密结合先进技术与文化资源。黑龙江省不仅有红色旅游文化、龙江精神、冰雪文化、金源文化、湿地文化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还有以文化产业园区为依托的动漫、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信息传输,文化产品生产制造等大量的现代文化资源。应积极利用黑龙江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将具有地域独创性的文化资源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在弘扬和发展本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先进性,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水平。

第四,文化产业技术创新制造方面。

首先,提高文化产业制造及设备水平。良好的技术创新制造能力是文化成果得以转化的保障,也是创新成果得以市场化、产业化的根本条件。现阶段,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制造方面的核心技术处于较缺乏的状态,有部分文化产品还仅仅停留在低技能要求的外包上,对于一些先进的制造技术仍多数依靠外部引进。因此,要想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制造能力上势必就要加大人员与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加大技术改造经费的投入。在此基础上,将引进的制造设备进行加工和改进,使之与自身核心技术相融合,成为创新型制造设备,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制造水平。在技术设备方面,无论是依靠引进还是自主研发,都应与高水平、具有国际先进性的技术设备水平看齐,重视文化产业技术设备的升级和改造,尽量避免在低水平技术设备上浪费大量资源。

其次,增加文化产业高技能人才的数量。高技能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较高的素质水平,掌握高水平的核心技术,以及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员。在生产制造方面,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将导致技术改造无法顺利进行,从而间接影响整个文化产业的生产制造进程。因此,保证充足的高技能人才,不仅对于加快提高文化产业制造和设备水平有重要影响,对于提高文化产品的产量和技术水平也有着突出的贡献。

第五,文化产业技术创新推动方面。

首先,锁定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目前,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主要在出版印刷与广播影视、动漫网游技术、数据中心及无线网路等领域有突出表现。现阶段,文化市场上对于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信息存储、云技术方面等新兴文化产业有迫切需求,黑龙江省应紧抓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资源和技能优势,在大力发展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文化业态的同时,及时了解文化产业发展动向,掌握文化市场需求,锁定目标,满足客户需求,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竞争能力。

其次,扩宽融资渠道。文化产业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一方面应加大文化产业内部对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还应得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如果说产业内部资金是技术创新的根本,那么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便是技术创新的助推剂。首先,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调整文化产业科技投入强度,增加技术创新的政府自己投入量,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为文化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贷款提供担保,以满足文化产业技术创新发展需求。其次,鼓励金融机构与文化产业合作,为文化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优惠的金融服务。尤其是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方面,金融机构应该尽量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和适度放宽贷款金额限度,此外还应降低贷款利率,加大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再者,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建立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融资平台,广泛吸引社会闲置资金、国际资本。最终形成以文化产业投入为主,政府和金融机构资金服务为辅,合理利用其它资金来源,进而促进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融资渠道。

再次,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提高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千万不能忽略技术创新氛围。这里创新氛围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内部方面主要是指文化产业内部技术创新氛围的营造。可以通过制定文化产业内部的技术创新鼓励政策,积极培养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创新意识,鼓励技术创新作为,对于表现突出者,给予物质、精神与保障上三重鼓励,进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外部方面主要是指政府对于创新氛围的营造。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法律保障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优化文化产业技术创新环境,鼓励与扶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活动,推动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因子分析法文化产业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2017,文化产业如何挑大梁?
基于因子分析对乡村旅游者乡愁感知的研究
建筑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快递服务配送环节的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