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现状及路径构建研究

2015-10-14 12:34于晨晨
科技视界 2015年28期
关键词:自主创业大学生

于晨晨

【摘 要】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不可否认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因此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更加活跃、创业人数逐年增加。但是大学生创业依然存在诸多困难,应通过政府政策的调整、高校教育体系的创新以及大学生积极实践等来着手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路径构建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指:“在政府、社会、高校的鼓励支持下,大学生通过个人、团队的不懈努力,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资金、知识、技能、人脉等资源,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或团队合作等方式,不懈努力、寻求突破,不断地成长、向前发展,创造财富的过程。”[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引导广大劳动者转变不恰当的就业观念,鼓励支持多种形式的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着重强调自主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有利于拓展就业渠道,减轻就业压力。由此可见,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文化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

1.1 大学生创业发展小有成就

1.1.1 创业政策从无到有,逐渐增多

国家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明确提出要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体系,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制度建设。在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起步较晚,创业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200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明确规定:“相关部门要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支持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自主择业、努力创业、认真就业的观念。”2015年大学生就业人数进一步增多,宏观就业形势仍就严峻。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力做好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自主创业工作的开展;做好创业政策的宣传工作,帮助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推动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就业创业水平。”为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创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毕业三年内从事创业活动可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在税收方面提供便利。”此外,在申请贷款方面,银行和有条件的信用合作社可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在贷款过程中注意要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在创业资金方面,除贷款享受优惠利息外,还可以向青年创业引领计划公益扶持基金等机构申请3-30万的创业启动金。由此可见,我国的创业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对自主创业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1.1.2 高校鼓励自主创业的相关课程及服务设施日益增多

1999年,清华大学承办的第一届“挑战杯”的成功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创业高潮,引起了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视。全国各高校纷纷开设创业就业指导课程,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创业园或者创业基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各地高校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面向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门课程、加强就业指导和学科建设,改善教学方法、完善服务设施。[2]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课堂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上认真向学生讲授创业相关知识,课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许多高校还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来学校举办讲座、论坛,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启发、指导高校毕业生。此外,各高校在学校内部纷纷建设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大学创业园等实践场所,为大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实践平台。

1.1.3 大学生创业意识觉醒,积极参加自主创业实践

在国家政策以及高校创业教育的支持下,大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逐步改变。非国有企业不去、非事业单位不进、非舒适、稳定的工作不干等不恰当的就业观已悄然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创业对实现自我价值、促进个人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逐步觉醒、创业愿望日益强烈、创业动力更加强劲。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创业为目标,在校读书期间就立志创业,并通过各种途径身体力行、小试身手。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到与其将来被动的接受就业机会,不如主动出击,在为社会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为自己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大学生创业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促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通过创业,首先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将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紧密相连;其次,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不恰当的就业观;最后,可以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大学生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1.2 大学生自主创业起步晚,仍存在诸多问题

1.2.1 政府政策不完善,制约大学生自主创业

尽管政府制定了一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政策执行力度不够。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的职能分工,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程度是不同的。于是导致重视的部门执行力度强一些,不重视的部门弱一些,部门之间还存在扯皮推诿现象,阻碍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正常开展。其次,创业优惠政策附加了许多苛刻限制性的条件且优惠力度不大。比如贷款,有些地方限制了贷款的从业范围,只针对一些简单、小型的个体经营项目,难以实现当初制定政策的初衷,对扶持创业帮助不大。此外,优惠力度不大。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减免大学生创业相关费用的政策,表面上看起来大学生受益很多,但仔细剖析不难发现:优惠的多是办理手续的费用以及一些大学生可以负担的费用,优惠额度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政策还规定要简化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相关程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着程序繁多,要求苛刻、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再次,创业政策缺乏权威性、系统性。我国还没有专门的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法律法规,现有的多是一些通知、意见,缺乏权威性。此外,创业优惠政策在时间段方面主要集中在创业的初级阶段、在优惠重点方面主要集中在贷款、税收环节,其他内容涉及较少。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体系不完整,缺乏系统性。最后,创业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创业政策社会知晓率不高。大学生不知道去哪里咨询创业政策,更不用说去享用这些优惠政策了。

1.2.2 高校创业课程的设置、讲授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虽然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正积极开展,但是仍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先,高校虽然增加了创业教育的课程,但专业课程仍是大学生的主流。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高校、大学生对选修课重视度不够,大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仅仅以有兴趣的大学生为主。此外,创业课程设置不均衡,较多地设置了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等热门行业的课程,而非技术类的课程就很少。其次,高校缺乏主讲创业课程的专业教师,教授创业课程的老师有的是兼职创业课程,有的是从社会上外聘的学者,有的甚至是辅导员上这门课程。由于高校的老师、学者们缺少创业实践经历,上课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尽管高校大学生是最好的经验接收者,但是缺少一条合适的途径将经验传递下去。[3]

1.2.3 大学生自主创业准备不足

首先,心态问题。大学生创业成功需要良好的心态,但是大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约束,不能正确的认识创业风险,缺乏对可能遭遇到创业风险的必要准备,在创业风险来临时只能被动挨打、处于不利境地。其次,知识限制。创业需要人际交往、管理与专业知识等多方面的配合,丰富的知识是大学生最强大的武器及创业基础,在缺乏相应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大学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就比较被动、处于劣势。再次,经验限制。大学生对社会的接触比较少,创业知识一般来于课本或者别人的讲述,很难拥有关于创业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自主创业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资金困境。大学生刚踏入社会,还没开始就业,很难有足够的资金去创业,因此需要社会、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但是由于大学生创业风险较大,政府、企业会考虑大学生的还款能力在其申请贷款时进行严格审查,使很多大学生较难获得必需的资金。[4]

1.2.4 社会参与程度低,难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

大学生创业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它还与周围的创业氛围、社会资源、社会支持力度等息息相关。良好的创业氛围、丰厚的创业资源、积极支持响应的社会环境等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但是,在我国仍然存在一种思想误区,认为创业是大学生自己的事情,或多或少与高校的教育、政府的政策有联系,与社会关系不大。因此许多社会资源,比如人力(专家、学者、顾问等);物力(设备、工厂、用品等);财力(私人投资、政府拨款、企业赞助等);场地空间等都很难用到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上。我国公众对创业的认识不足、对创业的理解不全面,导致社会没有给予大学生创业应有的支持和认可,可以说大学生创业并没有被放在一定高度上,也没有形成一种社会潮流。

2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路径构建

2.1 进一步完善政策,发挥政策的引导、扶持、保障作用

首先,进一步完善政府出台的在创业培训、创业支持方面的政策,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保障性政策进行明确地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再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具体实施细则,制定出更具操作性的政策。其次,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法律手段来保障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地开展。经济手段包括税收优惠、贷款便利、相关费用减免等;行政手段包括定期监督检查、颁布有关创业的行政规章制度和条例等;法律手段包括保护创业成果,通过立法使重要政策转化为法律、加大执行力度等。再次,政府可根据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特点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符合当地的创业政策,增强政策的可行性。最后,要加强对政策执行部门的监督与考察以保障创业政策能落到实处,定期检查政策的实施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使优惠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真正惠及大学生而不是流于形式。

2.2 进一步加强高校创业教育

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相关机构、人员要服从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向前发展。首先,高校要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形势,更新、调整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学校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加大就业创业资金投入力度,制定强有力的规章制度确保大学生创业活动的顺利展开。其次,关于大学生创业方面的工作,切实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的协调与合作;进一步推进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专家化,积极联络政府部门、工商企业等机构,通过培训、交流、外聘等形式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再次,大学生的创业想法五花八门,学校可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个性化辅导,帮助大学生确立合理的创业目标,增强创业指导的实效性,为以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21世纪是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高校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使用海报、图表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自主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2.3 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首先,大学生要明确自身的创业理想,在专业学习中培养自主创业意识,在社会实践中确立自主创业观念;要树立正确的自主创业观,比如艰苦奋斗、踏实肯干、诚实守信等,克服诸如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等消极思想。其次,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学习人文基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专业知识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自身的实力打出一片天地。[5]最后,大学生可以在内在潜能的激发中、在意志磨练中、在行动中、在现实中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形成谁也决定不了,它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一步一步锻炼出来的。拿破仑有一句名言:“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也是最好,”充分表达了实践的意义。实践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大学生应该做的就是行动、尝试,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去学习、去思考、去体会、去总结。

2.4 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参与度

周围的环境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思想会左右大学生的行为。自主创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事情,除了大学生、高校、政府的努力外,还需要社会的鼓励与支持,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营造和谐的创业氛围,在全社会确立创业光荣的理念,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可以利用媒体、板报、书籍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新的就业创业观念,把最新的创业资讯普及给人民大众;还可以利用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事例,大力弘扬创业精神、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全社会营造乐于创业、创业光荣的文化氛围。此外,应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社会保障,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帮助大学生排忧解难。总之,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众舆论氛围是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的前提,要努力带动全社会的力量来支持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参考文献】

[1]姬惠泉.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与改善对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年4月,第19卷第2期.

[2]汤秀丽.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四位一体”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5(2).

[3]申健强,王爱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4]张赞平.大学生创业[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5]孙立湘,陈海波.毕业 就业 创业:为大学毕业生把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曹明明]

猜你喜欢
自主创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飞向梦想—金点子创业大赛”策划方案
民办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做法探析
高职高专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优劣势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