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实践

2015-10-13 01:24曾元静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姥姥言语形式

曾元静

【摘 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读写结合是实践语用很好的方式。我们要聚焦两本,充分凸显读写的主题特点;发散主题读写的形式,让读写结合变得活泼鲜活,学生乐于参与;不断地推进主题读写的过程,让读写结合的过程一波三折、追波逐浪,从而实现单元语用主题下的读写结合构想。

【关键词】读写;结合;思考;实践

一、聚焦两本,凸显读写主题特点

(一)文本特色主题

不用的文体有不用文体的特点,承载的不同的使命。写事的文章,就应该引领孩子在读文中明确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在学写中尝试实践;写景的文章,就应该指导学生在读文中感受作者是如何抓住关键景物,把特点写清楚、具体的;说明文作者是怎么有条理,清楚地介绍的,等等。在提炼课文读写点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聚焦在一篇课文或一组课文的文体特点上,根据这个去选择合适的读写融合点。

(二)生本特色主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课标中明确提炼了不同的年段读写目标要求,梳理罗列。

我们也可根据生本的年段特点,对于读写就应该有不同的主题方向。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城乡生本的差异,有不同的要求。以及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更符合实际的单元读写主题。

二、八仙过海,发散主题读写形式

读写形式不拘一格,应呈百花齐放之状态。老师可根据需求和实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下取起常见的两种做一介绍:

(一)补白

(1)抓情节补白。教材中有些课文,叙述到高潮处会留下耐人寻味的悬念,让读者发挥想象去填补,如能抓住情节的空白处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则能同时起到强化课文内容和发展学生表达能力两种作用。

(2)抓关键词补白。在文章中,作者情感的聚焦、思想的闪光往往是通过一些关键的词语来体现。

这些关键词语是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的最佳切入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3)抓标点补白。标点符号是文章有机组成部分,是文章表情达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有的课文在必要处往往留下省略号,这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营造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省略号“补白”,让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练笔。这样的做法既是让学生走近课文,走近作者,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体会。

(4)抓结尾补白。有些课文虽然结束了,但结尾是开放性的,给读者制造了一种“意犹未尽”的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文的终点作为习作的起点,引导学生填补结尾的空白,开展读写结合。

(二)仿写

(1)内容上的仿写。内容上的仿写,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读什么写什么”“学什么写什么”,而是在教材文本、阅读文本的启发之下,以一些新的形式写一些与之内容相关的作品。

内容仿写的好处是,在仿写的过程中,对写作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并从仿写后的材料中吸收营养,对原文的内容的认识有了提高和发展。

(2)形式上的仿写。形式上的仿写是一种技能性的写作,它涉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知识。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过:“(旧时作文中的起承转合) 当作一种写作训练看,它也不是完全无用。在它的窄狭范围内,如果路走得不错,它可以启发思想,它的形式尽管呆板,它究竟有一个形式。”

三、曲径通幽,推进主题读写过程

(一)一个片段一波三折

阅读,入情入境,理解言语情味。仿写,入眼入手,积累言语形式。比较,再仿写,入脑入心,内化言语本质。一个片段如果能通过这样一波三折的读写融合,那么学生习得的不仅是言语结果还有丰满的过程体验。

例:刘老师在执教《姥姥的剪纸》片段,就带给我这样深刻的感受:

(1)师:首先,我们默读课文的1——6自然段,划出写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并简单写下自己的体会和发现。

(2)师:那个字最能说明姥姥的技艺高超?(神。)

——板书:神

一个神字,高度凝练了对姥姥剪纸的评价。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手法?

(3)仿写句子: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剪 , 剪 。

(4)师:老师觉得,乡亲更会夸人。你发现什么了没有?这说明了什么?

(通过比较提炼要找相似的两种动物来夸)

(二)一组课文追波逐浪

一组课文通过解读发现共同的言语秘钥,通过重组成为新的学习内容。如四下第一组写景的课文,有这样几组有特色的句群:

(1)漓江的水真静呀,静得让你感觉不到……

(2)桂林的山真奇呀,一座座拔地而起……

(3)在轻轻荡漾的溪水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像……像……像……。

这三句排比句加比喻的句群都紧紧抓住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七月天山的野花的特点,通过形象的比喻,有气势的排比表达了出来,很有特点。

在教学时,可以通过精读漓江的水句群,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作用和魅力,同伴合作研读桂林的山进一步体会妙处,再自读品悟七月的天山的野花句群,并积累这三个句群。最后通过学写“三月的校园”,可以写花,可以树,可以写草也可以写人。学生在学写时,就能得心应手地使用上比喻和排比把某一事物的特点写具体,写生动。

像这用的一组课文中的特色句群、特色段落或篇章,通过这样追波逐浪的方式,让学生扎扎实实,真真切切的习得。

读写结合的言语实践之路必然是正确的,但是漫长而曲折。只要我们聚焦文本,凸显主题,发散形式,推进过程,读写结合之路一定会一路走好。

猜你喜欢
姥姥言语形式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雪姥姥
八旬姥姥活得美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