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雅楠
个体在不断地成长过程中逐渐地形成社会对个人的性别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这便是性别角色社会化。中国独有的独生子女政策使每一个中国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一个孩子的出现使父母的性别意识和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转变。特别是在儿童的受教育方面、对儿童的人格培养和性格偏好方面,独生子女父母与传统的性别模式有了很大的不同,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
(一)对女孩的接纳。由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颁布,无论父母对儿童性别有什么样的偏好,但都对女童的接纳都基本顺利。在这样的社会政策和客观形势下,许多父母都不再坚持以往男童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而是选择以平常心态来接受无论男孩女孩的来临,把女童的地位提升到与男童相持平。[1]
对对女童的接纳也与我国尊重妇女提升妇女地位的政策有关。特别是在继承遗产和赡养老人方面,我国政策法律一再强调男女平等的原则,强调妇女能顶半边天。而在家庭生活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父系偏向双系并重改变,姻亲的地位越来越高,夫妻婚后的居住方式比以往更加灵活多样。[2]
(二)对女童的教养方式。独生女父母在给女童买玩具时,大多会选择益智性玩具和运动功能的玩具。[3]原本布娃娃这种以往被视为女童所独有的玩具,其重要性被其父母有意无意地降低甚至贬低。女童父母对汽车、手枪等这些被视为男孩玩具,同样采取了比较排斥的态度。
(三)对女童性格的培养方面。大多数父母都有不同程度的性别刻板印象,比如男孩子就应该活泼好动,胆子大、爬高上低;而女孩则心细、关心体贴人,承担的社会责任较小。[4]但在面对自己的独生女时都希望,既能够保持原有女孩的好的特点又能够吸取男孩的特长来弱化女孩的弱点,来使女童更加优秀具有双性化。对女童的性格期望还包含有父母的投射作用。尤其是母亲,很多人希望通过女儿来实现一个新的自我。[5]
(四)在女童的受教育方面。据调查,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女童能够接受到最好的教育。[6]
(一)女性男性化。如今“女汉子”在不知不觉中口口流传,女孩子们无一例外都会调侃自己是“女汉子”,它是指行为和性格都偏向男性的一种女性。一般用来形容女性不长拥有的特质,譬如说个性独特、洒脱不拘于礼数、说话方式粗鲁,是一个有褒有贬的网络语言。
(二)对女童的性格期望包含着父母的投射作用。独生女父母把独生女总是不经意间当做自己的化身,希望女童能够弥补自己曾经错失的机会和遗憾,父母迫切希望独生女在拥有父母双方的优势的同时又在此基础上能够获得更加优秀的技能。很多母亲把更加完美的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独生女的身上。而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的父亲来说,只有一个女儿便只能把所有对儿子的希望放在了女儿的身上,因此很多时候偏好儿子的父亲往往教育不当而出现了使女童性别角色男性化的这一现象。独生女父母的投射心理往往得不到满足,投射效果甚至等于零。[7]
(三)独生女家庭教育出现缺乏原则性、一致性。当代中国社会家庭中一般不少于4个家长看管一个儿童。在独生女家庭中,女童的教育问题上,夫妻之间、夫妻与上一辈、上一辈之间都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特别是女童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会对女童过分溺爱,一切以女童为中心,这种长期溺爱会使女童更加骄横、生活不能自理。
(一)父母多与女孩沟通让其感受家庭温暖。。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有些父母仍受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从而把这种刻板印象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并做并作用在儿童身上。但是如果这种行为和意识一直作用在孩子身上,将会影响女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正常发展。
(二)尊重女孩意见,了解其优缺点并提供积极引导。独生女家庭中,父母应该意识到女童是脱离父母的一个完整的人,并不是父母的附属品,独生女具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作为独生女的父母应该尊重女童,鼓励她们的看法和想法,而不是一味的打压批评。在不会伤害她们的前提下,鼓励她们大胆去做去完成自己的想法,发挥她们自身优势,帮助她们在性别角色社会化过渡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审时度势。
(三)父母与女儿互相理解并鼓励其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角色学习一般通过角色扮演来进行的。在独生女家庭中,父母之间相亲相爱和睦共处,以身作则为女童打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女童感受到家的温暖,相互支持,这样更加有利于独生女的健康成长。
[1]张艳霞.独生子女家庭背景中女孩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对独生女父母育儿观的调查与分析[J].中州学刊,2006(03).
[2]杜学元.城市进程中的中国女童教育:我国小城镇女童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3]郭爱妹,张雷.西方性别角色态度研究评述 [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5):73-76.
[4]苏红.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 [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56-57.
[5]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23.
[6]陈红.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理论评述 [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04):63-66.
[7]王俊红,王欣.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