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游戏歌:内涵、价值、现状与传承

2016-01-08 02:50:55张新敏
亚太教育 2015年33期
关键词:儿童游戏发展

文/张新敏

摘 要:游戏歌是孩童时期一种独有的文学现象,是儿童游戏生活的一部分,它对儿童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除了介绍儿童游戏歌的内涵、对儿童发展的独有价值以外,还深入地分析了游戏歌逐渐退出儿童游戏生活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再创和传承游戏歌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儿童;发展;游戏歌;游戏

论儿童游戏歌:内涵、价值、现状与传承

文/张新敏

摘要:游戏歌是孩童时期一种独有的文学现象,是儿童游戏生活的一部分,它对儿童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除了介绍儿童游戏歌的内涵、对儿童发展的独有价值以外,还深入地分析了游戏歌逐渐退出儿童游戏生活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再创和传承游戏歌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儿童;发展;游戏歌;游戏

作者简介:张新敏(1968-),女,陕西咸阳人,新疆乌鲁木齐市红旗幼儿园园长。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志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9214(2015)11-0007-03

游戏歌是孩童时期与玩耍相伴的一种独有的文学现象,是儿童游戏生活的一部分,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良好的影响作用。它覆盖面广,街头巷尾,校园广场要有孩子聚在一起,就可以边唱边跳皮筋、踢毽子或做老鹰捉小鸡等游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日,我们周围似乎很难再看见孩子们在一起欢笑吟唱、快乐游戏的场景,提及孩童的游戏歌就像是在回忆自己的过往童年生活一样。因而,在我们不断呼吁“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促进后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当下,重新审视游戏歌的价值并分析其生存现状是有必要的。

一、游戏歌的内涵

(一)游戏歌的概念

要界定儿童游戏歌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游戏,一是儿歌。关于游戏,在《辞海》关于“游戏”的词条是这样解释的:“体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娱乐的一种,有智力游戏、活动性游戏、竞技性游戏”,对其分析不难发现这一则关于游戏的解释是宽泛的,很不明确。在游戏研究领域里学者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里这样定义:“游戏是在某一固定是时空中进行的自愿活动或事业,依照自然接受并完全遵从的规则,有其自身的目标,并伴以紧张、愉悦的感受和‘有别于平常生活’的意识”。这一解释很好地揭示了游戏自愿、愉悦的特性。儿歌是采用韵语的形式、适合于低幼儿童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在古代儿歌一般被成为“童谣”,一些文献资料所说的“婴儿谣”、“小儿语”、“儿童谣”、“孺子歌”,都属于儿歌的范畴。儿童游戏歌是融合了游戏和儿歌两者的特点,由此可将儿童游戏歌定义为“游戏歌是配合游戏动作的儿歌”,一般游戏歌吟唱内容动作性强、节奏欢快,可以增强儿童游戏时的兴趣和欢快情绪。

(二)游戏歌的特点

1、儿童游戏歌的游戏性

顾名思义,游戏性是游戏歌区别于其他儿歌的最显著的特征。儿童总是与游戏联系在一起的,儿童需要自由的玩耍和精力的释放,只有通过游戏才能得到满足。游戏是儿童学习知识,建立群体意识,培育美好情操和愉快情绪的重要途径。而伴随这游戏歌的游戏,既能锻炼智慧和体能,又有音乐、诗歌的启蒙和享受。例如:“斗鸡鸡,斗虫虫;虫虫斗,斗蝴蝶;蝴蝶飞,飞到哪里去?飞到高山食白米,朵啦朵啦飞!”这首游戏歌是孩子很小时(一般还不会说话)坐在大人的膝盖上,大人拿着他或她的双手食指,边唱边轻轻的敲,唱到“朵啦多啦飞!”拉开双臂做飞翔的动作。在游戏中,幼儿们听着父母亲慈爱的歌声,活动着自己的肢体,不仅对身体的成长有益,而且能得到很好的音乐启蒙和情感交流。前面说的是存在于民间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游戏歌,其实现在校园里也流行着很多现代儿童游戏歌,比如跳绳时唱的数字歌:“小汽车,嘀嘀嘀;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不管传统也好,现代也好,游戏歌仿佛专为儿童创造的,游戏性是它主要最迷人的特质。对孩子来说,游戏是最好的娱乐,也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2、儿童游戏歌的开放性

游戏歌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内容具有开放性。许多游戏歌原先并不是为儿童游戏所作,而是儿童为了游戏的需要而采用的内容,这就显示了现代游戏歌内容的开放性,比如有一首跳绳唱的游戏歌就直接采用了流行歌曲《女人是老虎》的原版歌词,与其他儿童文学作品相比,游戏歌内容的开放性是别具一格的,它表现在许多游戏歌的内容不是僵死封闭的,而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儿童进行适当的改装,同时不影响歌谣的完整性和音乐性。另外,游戏歌的开放性还在于基本相同的歌谣形式可以有不同的内容,就像一个词令可以填不同的词。比如《拍手歌》就好几个不同的版本。有些是儿童影视作品的名字:你拍一,我拍一,一休哥;/你拍二,我拍二,王二小/你拍三,我拍三,三毛流浪记……;有的是动物: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你拍二,我拍二,两只小鸭下河沟,/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大雁飞上天……;有的是时令与鲜花:你拍一,我拍一,腊梅开花一月一;你拍二,我拍二,迎春花开二月二;你拍三,我拍三,桃儿开花三月三……等等。

3、游戏歌的群体合作性

通常,儿童能够受到一个或几个同伴的欢迎,对于他的自信、价值存在感以及从属于家庭以外团体的感觉形成都很重要,而群体性的游戏无疑对儿童的集体归属感及个性的培养是很有益处的。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称:“人只有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才游戏;而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因此,我们可以相信一个离群索居,从来不参与游戏的儿童,是不会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人格。加入集体,参与集体活动,确立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是儿童近乎本能的欲望。比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个人当买主,其余的人拉着前面小朋友的衣服排成队,队伍最前面的我一个人一般个子较大,他展开双臂保护后面的“身子”和“尾巴”。老鹰一定要“抓”小鸡,小鸡则在大家的保护下逃来逃去,直到被抓住为止。在比如“丢手绢”的游戏,一边唱歌一边暗暗地把手绢放在某人的身后,若那人没有察觉,等到丢手绢的人转了一圈回来把他(她)给逮住了,就要被罚表演节目。这类游戏几乎成了小朋友郊游的保留游戏内容,而且不止是年少的儿童玩,成人们也喜欢。游戏歌与游戏的相辅相成,让游戏如同一出微型的戏剧表演,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让儿童体验到多重的生活乐趣,丰富的情感浸染,游戏歌也因此有其永恒的生命力。

二、游戏歌对儿童发展的功能

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多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我们可以借助游戏活动吟唱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旧儿歌,还可以创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儿歌,使儿童在轻松自然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1、发展儿童的认知

儿童生活的范围窄,感知的事物少,但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强,喜爱模仿。许多游戏歌都包含有丰富的自然,社会或生活方面的知识,儿童在快乐的游戏吟唱中,潜移默化的就学习和接受了各种知识。比如,流传于民间的儿歌《梳头歌》,“小姑娘,会梳头,一梳梳到麦子熟;麦子磨成面,芝麻榨成油;黄瓜爬上架,茄子打滴溜”。这是一首幼儿做梳头游戏时吟唱的歌谣,既展示了幼儿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生活,同时,还介绍了几种植物的特点。再如现代游戏歌《滚铁环》,“一块玩,滚铁环,铁环响,铁环圆,铁环滚的滴溜转,滚到北京城门前。从北京往东南,经过天津到济南,到上海坐轮船,飘飘荡荡到大连,坐火车到沈阳,坐上飞机去游玩,中国地方实在大,十年八年走不完”。因其句子简单,通俗押韵,易记易诵,在儿童进行滚铁环游戏时广为传唱。这类游戏歌有利于低幼儿童练习正确的发音,丰富词汇,尤其对地理名称的掌握。

2、增强幼儿童的体质

在游戏活动中,低幼儿童身体各个部分都容易得到锻炼,对体质的增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游戏歌可以提醒儿童做出合适的游戏动作,可以统一儿童的行动,把握游戏的进程和节奏,提高参与游戏的兴趣,同时又可以强化游戏本身的欢娱性。如古代游戏歌 “上马琵琶,下马琵琶”(做一上、一下、踮脚和下蹲动作),“驴蹄马蹄,缩了一只”(踏步做缩脚状)。整手儿歌以动作贯穿始终,极富游戏性和儿童情趣。现代儿童教育因为有了明确的教育目标,游戏歌在儿童体育教育目标的实施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以锻炼幼儿手部协调性为主的《拍手歌》以锻炼脚部灵活性为主的《踢毽子歌》和《跳皮筋歌》等,都有着极其鲜明的教育目标。

3、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

对于低幼儿童来说,良好品德的培养除了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之外,更多是来自环境的影响和熏陶。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游戏歌在中国德育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其一,游戏歌的内容有利于幼儿优良品质的形成,如礼貌待人、尊长爱幼、诚实勇敢、友爱谦让等,这主要表现在中国传统游戏歌谣里。其二,游戏歌既是一种童谣形式,更是一种游戏活动,尤其在民间游戏中孩童边游戏边歌谣的情景很普遍。例如,游戏歌《推小车》“吱吱吱,小车叫,推上小车卖甜糕。谁要?谁要?(我要,我要),娃娃吃得咪咪笑。”再如,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扬起头,闭上嘴……”在游戏中,游戏歌中就潜藏着游戏的规则,儿童在游戏中遵守规则,从而使游戏进行下去。富有儿童情趣的游戏歌会促使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了自己解决人际矛盾、控制情绪和行为,形成团结协作的意识。

4、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游戏歌音律整齐、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并富有较强的音乐性。我们不难发现,民间流传下来许多游戏歌,其实并无多少思想内容,甚至其中的意义也无逻辑关联,却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为广大儿童所喜欢,主要原因就是它是通过韵律节奏的美感来吸引儿童,使他们在快乐轻松的吟诵中得到情感的愉悦。很多游戏歌其实是成人尤其母亲和孩子一起游戏时来吟唱的,因其语言简单,节奏明朗而传唱。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儿吱儿叫奶奶,奶奶不肯来,叽里咕噜滚下来”,这首游戏歌因其形象逼真、又富有幽默感、加上极强的韵律感,使幼愿听乐学,久唱不衰。再如, “不梳头,不洗脸,没人看上眼;梳一梳,洗一洗,人人见了都欢喜”,在生活中长辈常常会利用游戏歌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游戏歌都具有易上口易创编的特点,他们会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天天要做的事情,尝试着从表达自己的心情出发,创新出新的游戏歌“常梳头,长洗脸,对着镜子笑开颜。梳一梳,洗一洗,蹦蹦跳跳好欢喜。”老童谣写出了新内容,使孩子在游戏中增强了好习惯,涵养了美感。

三、游戏歌的生存现状

(一)儿童游戏歌生存现状

游戏歌是孩童期间一种独有的文学现象,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曾今我们不难看到,街头巷尾、校园广场,只要有孩子聚在一起,就可以边唱边跳皮筋、踢毽子或做老鹰捉小鸡等。而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孩子们边唱歌谣边游戏的场景,究其使得儿童游戏歌逐渐失去其赖以生存环境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颁布执行,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儿童自然游戏群体在家庭逐渐解体。儿童自然而形成的游戏群体本身具有自由自主的活动交往特点,同时也体现着儿童对自主交往生活的需要,这是成人不能控制和约束的。目前,城市和发达地区城乡大多数儿童生活在成人的高控制中,这就极大的限制儿童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是造成儿童游戏歌逐渐衰落的一个社会原因;其次,随着城镇化程度的快速发展,生活格局和住房式样也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前的一家一户一庭院的空间模式被打破了,而现代的公共场所狭小、拥挤,甚至孩子们不再拥有安全、自然的公共场所。相对空间比较大的公园、广场等地也没有儿童游戏所需的设备,极大的限制了儿童自由自在游戏的空间和物质条件,这是造成儿童游戏歌逐渐衰落的又一社会原因;再次,随着社竞争的日益激烈,这种强大的竞争压力也影响到了孩子。一项相关调查显示从幼儿园开始,就有近60%的孩子要参加与学习有关各类兴趣班和特长班,而对于小学生们平时放学后用在做作业、预习、复习功课上的时间平均为1.5小时,而到了周末,这一时间还要增加50分钟。试问我们的孩子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自由游戏,这也是造成儿童游戏歌衰落的又一个原因。

2、家庭原因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再加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国父母的教养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观发生改变,随之儿童教养观也发生着改变。在计划生育政策没有颁布执行以前,一个家庭一般有两三个孩子,甚至更多,只要保证孩子吃饱穿暖就行,对教育孩子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有充分的自由游戏时间,并且就算没有其他的孩子与之游戏,兄弟姐妹也可以充当他们的玩伴。以前的孩子基本没有家庭作业,就算有,在学校也完成的差不多了,放学后孩子们就可以自由的玩耍。而如今,一个家庭大都只有一个孩子,这样一来,孩子成了家庭的核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再加上外公外婆六个成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除了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外,周末还得去参加使自己有“出息”的各种补习班,仅剩下不多的自由时间,大多也是在家里,自己玩玩具、电脑、电视、游戏机,且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被赋予“学习学习再学习”的使命。在这样的环境和高压控制下,孩子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游戏,这是儿童游戏歌衰落的家庭原因。

3、儿童游戏歌自身的原因

前面提到了儿童游戏歌的开放性有其负面效应,因为它的开放性不受监督,孩子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所以在社会上、影视剧里一些粗俗肤浅,甚或色情暴力的东西也在儿童中流行。有的游戏歌虽然保持了一点点歌谣的基本特征,但内容却不太健康,这是游戏歌不被社会、家长所认可的主要因素,也是其衰落的原因之一;其次,由于游戏歌缺乏了生存的生态环境之后,加上社会环境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相反儿童教育更对呈现出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使得我们现在看到的优秀图画书大部分是国外的引进的,而本土文化的文学作品很少,那么对于来自民间的游戏歌不及时的更新和在创作,内容势必会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被儿童抛弃;再次,一些游戏的玩法陈旧而没有及时的创新,不被当今儿童所喜爱。这是儿童游戏歌衰落的自身原因。

四、游戏歌的传承

(一)社会

社会对儿童游戏歌产生、发展起着重要的环境作用,游戏歌源于生活,流传于民间,对于这一民间文学形式我们应把它作为传统文化的内容加以珍视。首先社会要为儿童游戏歌提供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有意识地引导社会媒体及儿童教育工作者对优秀的儿童游戏歌进行再创和继承。其次,在城市规划、住宅空间建设等方面要多考虑儿童的需求,留给他们自由游戏的空间,有了游戏空间,孩子们在一起自然就会产生游戏,自然就有对游戏歌的需要。

(二)幼儿园

幼儿园不仅是幼儿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儿童自由发展的乐园,游戏歌是孩童期间一种独有的文学现象,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对儿童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幼儿园应从一下几方面做起,确保低幼儿童的全面的发展:为儿童自由游戏提供场所,确保儿童自由游戏的时间;将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并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幼儿教师应积极创编新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儿童游戏歌,还可以改编旧的游戏歌,使其在儿童的游戏中焕发出新的活力,重新成为广大儿童所喜爱的形式。

(三)家长

父母是儿童第一任教师,其教养观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父母首先应树立正确的游戏观,使儿童有充足是时间去自由的游戏,让儿童有充分的时间去接触自然,接触同伴,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其次,家长应发挥自身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身份,了解并弘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是一个进行文化播散、浸润和互动的重要途径,而富有儿童情趣的游戏歌就是一个很好的内容和形式。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红旗幼儿园)

本论文系新疆双语教育研究课题“双语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乌鲁木齐市红旗幼儿园为例”(课题编号SY20141034)的阶段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一军. 儿童教育的文化视角[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2]周作人. 儿童文学论[M]. 长沙: 岳麓书社, 1993.

[3]陈帼眉. 儿童心理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4]徐恒醇. 美育书筒[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5]方卫平,王昆建. 儿童文学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王晓玉. 儿童文学引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7]杨枫. 学前儿童游戏[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8]洪晓琴,徐泽民.快乐玩有效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9]王文宝.中国民间游戏[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儿童游戏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戏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儿童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小学科学(2015年7期)2015-07-29 22:29:00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