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燕
【摘 要】学生反思能力是很薄弱的,一题多解、创新思维等方面应多训练。兴趣是学习有效的前提,数学交流是完善数学认知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用内心创造与体验来学习”,经常变换思考角度,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让学生能体验明理。使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创新。
【关键词】兴趣;交流能力;体验;感悟;快乐;开发潜能
最近在研究课题时,以八年级的学生为对象,按数学成绩分类(总分100分),A类为30分以下;B类为31—50分;C类为51—70分;D类为71—85分;E类为86—100分。经调查:A类学生占4.3%,B类学生占18.6%,C类学生占39.7%,D类学生占30.4%,E类学生占7%。
调查显示:A类学生普遍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业无法独立完成,听课效果差,不愿体验数学过程。E类学生表现为对数学的兴趣强,能够自觉投入数学的活动中,乐于体验过程,享受数学成功带来的快乐,特别是学习目的性明确,能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创新。
以下是B、C、D类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及作者所引发的思考:
再思考:
一、重视数学交流
数学交流在近几年的数学课程改革中已引起了高度的关注,但调查显示学生的数学交流的状况并不乐观,主要存在:课堂交流环境的缺失;交流时学生的从众心理;过去的成绩阻碍交流;不良竞争心态影响;教学任务重,考试压力大导致课堂交流少;教师缺乏与学生互动的意识;等等。
数学交流是完善数学认知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增强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有助于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交流,可以使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使新旧知识同化,为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根本保证,也可以利用外部语言对思维活动进行加工、整理,从而明晰思维过程,巩固,引发思维创造。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应切实重视起来,使数学交流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以及学生的自我反省与思考中普遍开展起来。
二、让学生感悟数学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知识的取得和能力的提高确实需要训练,这是让学生能有效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需要,但它不是学习的归宿。
教的真谛在于导,学的成功在于悟,课堂教学的根本在于启发学生如何去想,让学生“用内心创造与体验来学习”,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好地糅合在一起。对于一件事情的感悟,可以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而正确的思想方法对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十分有益的。培养感悟的关键是除了能正确、合理地运用逻辑推理手段进行思考外,还能经常变换思考角度,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让学生能体验明理,因此教学时应在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心理需求,以及和相关学科的联系上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让感悟伴随着数学学习,成为数学学习的一种境界。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