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玲
【内容摘要】体验式学习,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的亲自体验。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相比,体验式学习更符合新课改理念,更易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笔者拟从“情境式体验学习,激发学生主动体验”、“探究式体验学习,培养探究体验能力”和“实践式体验学习,提高体验学习能力”等方面探究体验教学成为高中地理课堂学习的新方式。
【关键词】高中地理 体验式学习 教学探究
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寻找新的课堂教学出路成为重点关注内容。体验式学习,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的亲自体验,因而备受教师关注。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相比,体验式学习更符合新课改理念,更易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因而成为高中地理课堂学习的新方式。本文拟结合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实例,深入分析体验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实施应用,从而全面创新改革地理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一、情境式体验学习,激发学生主动体验
情境式体验学习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设计情境的方式,带领学生入境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主要实施灌输式教学,并且多是直接陈述式的讲解,基本没有融入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因而学生学习激情普遍不高。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主动体验,教师可以将地理学习与情境创设有机结合起来,以情境诱发学生体验。
例如:在学习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这一课时,教师以情境带动学生体验学习,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时代在发展变化,社会各方面也都在发展变化,其中,以交通和通信的变化较为突出,让人们直接感知其发展变化带来的便利。为了诱发学生学习体验,直观感知变化发展过程,教师引进多媒体技术,创设图片情境。课堂上,教师首先展示交通的发展变化,从古时代的马车,再到帆船,火车,轮船,动车,汽车,飞机,从古到今,利用图片情境生动展示变化发展过程。其次,教师再展示通信发展变化过程,从烽火,到书信、电话、可视电话、网络。此时,学生的体验情绪已经被带动起来。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提问互动,如有的学生问“是什么推动交通与通信的发展变化”;有的学生问“交通方式的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有怎么样的影响”等等。由此,学生开始体验互动,课堂异常热闹。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结合新课改提倡的生本理念,以生动直观的情境促进学生体验学习,再引导学生互动提问,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从而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式体验学习,培养探究体验能力
探究式体验学习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设计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这与传统的教师灌输知识的方式截然不同,能够深化学生的学习印象,促进学生学习探究学习。为了驱动学生探究体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要,优化任务设计。
例如:在学习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资源与人类》这一课时,教师设计探究任务,促进学生探究体验学习,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设计的探究任务如下:
1.什么是自然资源?其本质特点是什么?能够分成哪几种类型?
2.你认为可再生资源是否取自不尽用之不竭?为什么?
3.自然资源虽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你认为它们之间有什么共性?
4.你能举例说明资源间的联系性吗?
以上探究任务的设计紧紧围绕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学生接到任务后,开始主动探究。学生在自主探究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进行标注,然后在尝试回答问题后,再与其他学生一起合作体验学习,从而共同解决问题。作为教师,必须在学生探究体验学习时,给予必要的关注与帮助,从而促进学生高效完成探究体验学习任务,更好地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三、实践式体验学习,提高体验学习能力
实践式体验学习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的一种方式。高中生各方面都不断完善发展,再加上他们对知识追求的渴望性,如果仅仅以传统的学习活动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的。在实施体验式学习中,教师便可以结合地理教材内容,设计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会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交通运输布局》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实践体验活动,取得很好的活动效果。本节课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和掌握了与交通运输布局相关的知识,如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站点、城市交通网等。为了促进学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展开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内容:请以小组合作方式,以本市的交通为实践分析对象,分析本市的交通运输布局,如公交线路、火车线路、港口等,并探究其合理性。针对本市的城市拥堵情况,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一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日常出行密切相关,因而学生体验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总之,体验学习,作为高中地理课堂学习的新方式,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教师要注重结合地理学科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学习,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鹏程. 体验教学研究的心理学探析[D]. 南京师范大学,2010.
[2] 潘瑞素. 高中地理课堂互动教学的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3(33).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