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保护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的重要保障,是行政事业单位行使社会职能和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基础。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创新与改革,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创新与改革内部控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创新与改革
一、引言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各项财务制度建设的前提与基础,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发挥其社会职能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表明了我国对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视,也表明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
1.有助于深入落实国家的相关财经法规
内部控制的职能包括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是否合法,因此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监督控制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贯彻落实同家的相关财经法规政策。
2.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拥有可靠、准确的会计信息,能够全面、真实的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是内部控制的曰标之一。只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够对会计信息产生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在采集、记录、归类、汇总的过程中得到了保障。
3.有助于保障资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有效的资金保障体系是行政事業单位有序运行的基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依,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减少了财务工作中夹杂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杜绝了国有资产的流失,防止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从而确保了单位资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三、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应遵守的原则
1.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事项。
2.制衡性原则。机构设置、结构治理和业务流程、权责分配之间应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3.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该全面覆盖整个行政事业单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真个过程。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应当与业务范围、工作任务、单位规模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发生调整。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内部管理的重视不够、缺乏基本的控制措施和要求、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无法贯彻落实相关的规范、制度;第二,内部管理制度不规范,仅凭经验进行简单的控制,无法构成体系,影响了制度的执行能力。
2.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部分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办事不走正常的渠道,只为贪图方便快捷,领导“一支笔”的审批情况还普遍存在,即无论支出凭证是否合法,只要有领导的签字就能报销。这种做法导致财务管理与监督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预算控制能力不足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预算控制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控制力度依旧存在问题,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可行性、预测性,在审批预算之后,仍存在频繁追加与调整资金的现象,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使得预算的权威性与约束性无法正常发挥。
4.内部控制方法不完善
造成内部控制方法不完善、业务流程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岗位责任制度不明确,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的现象,无法真正落实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印鉴票据分管制度等;第二,业务流程控制体系不合理。 5.财务管理不规范 第一,部门工作与业务控制不协调,未深入了解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结果,对业务部门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与控制;第二,无法严格控制费用开支,无法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进行预算编制,无法严格控制实际支出,对资金支出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的分析,致使费用开支过大、浪费严重;第三,资产管理混乱,资产不实,“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思想普遍存在;第四,财务管理制度缺乏,无法按期对定期资产进行盘点,导致出现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的混乱状态。因此,设计一套操作性强、规范合理、行之有效、系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加强,将会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和社会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
6.会计基础薄弱
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岗位的在职人员,职业素质较低,严重影响了财务工作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原始凭证不充足;会计凭证的填写不规范;会计工作人员在离岗时,手续清点与交接工作处理不当等。
7.监督力度不到位
内部控制的建设,不仅需要一个完善的内部环境,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即社会公众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监督与支持。但是日前,外部监督的作用形同虚设,没有达到督促的效果。
五、探讨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创新
1.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必须加强内控意识,充分了解加强内控建设的现实意义。只有提高了领导的内控意识,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全体人员得内控意识得到强化与提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创新途径,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途径,使得全体人员充分意识到内控制度在资金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同时提高本单位的风险控制能力。
2.强化会计控制作用
完善的会计工作是内控制度建立健全的基础,因此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会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而且有助于提升本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同时,将不断完善和健全会计控制规范,提升内控报告的可信度,强化会计的控制作用,提高本单位财政资金管理的效率。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遵守责任到人的内控规范,达到制度管人的效果,形成一个完整、系统、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一方面要明确什么样的岗位是不能相容的;另一方面要明确各岗位的权限与责任,使不相容的岗位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达到权利制衡的效果。科学严谨、完善的内部控制,不仅需要控制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而且还需要控制每一个收支的重点环节,这些都离不开内部控制人员的丰富经验,协调控制面与控制点的尺度,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功能。
4.加大审批管理力度
对于费用额度较大支出的审批制度上,应该给于特别关注并反复进行论证,需要在详细调查、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对项目效益可行性进行评估,确保可以产生盈利之后,才能划拨资金;在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上,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关键岗位实行轮岗制度,并定期检查,避免各级干部与采购人员、会计人员蓄意串通,谋取私利;第二,建立重大决定的集体审批制度,为避免决策者的主观性影响,对于重大决定的决策应采用集体审批的制度;第三,建立牵制制度,避免个别部门或个人权利过大。
5.创新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
随着电子科技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普遍应用于各行政事业单位,但缺乏完善的计算机应用管理制度。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在使用计算机方面存在着没有严格的岗位和职责分工、缺少严格的岗位权限设置、越权操作及缺少密码防止非法操作等问题,这些现象将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带来隐患,理应引起重视。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与控制能力。
六、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了更高的研究,加强和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自我完善,保障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高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预防徇私舞弊和腐败,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是尤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龙海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M]中国商业出版,2010.9
[2]王利萍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财会究,2009
[3]龚露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之思考[J].中国农业会计,201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