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5-09-27 08:24姜勇彪郭福生张树明吴志春
中国地质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勘查实验教学资源

姜勇彪,郭福生,张树明,吴志春

东华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培养模式

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几点思考

姜勇彪,郭福生,张树明,吴志春

东华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东华理工大学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放射性地质专业。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计划”,2012年入选江西省“卓越人才计划”。在近60年的办学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铀资源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在专业特色、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为我国核工业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资源勘查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人才培养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也由专业教育转向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知识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实习实训的比重,培养出的人才重理论而轻实践,特别是工程教育领域尤为突出。为此,教育部在2010年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先进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契机,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密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在过去10余年时间里,我国地质教育事业和地质类人才培养数量有了一定的增加,例如地质类本科就有98个办学单位[1],其中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办学单位就有40个。但在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上却表现出一些问题,如毕业生专业技能训练不够,野外工作能力较差,与他人沟通协作能力不足等[2],这反映了当前国内地质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

目前全国40所开设资源勘查专业的大学中,共有9所大学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层次)在第一、第二批入选“卓越计划”[3],其中东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是第二批入选专业之一[4]。“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东华理工大学办学最早的专业之一,办学58年来,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铀资源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特别是借助“卓越计划”、“卓越人才计划”的契机,在办学路线、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一些较丰硕的成果,为我国核工业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本文就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制定和具体实施的几点思考和做法作一简要介绍。

一、立足核工业行业背景,保持和发扬核地学特色

东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放射性普查与勘探”,是我国最早的放射性地质专业之一,是我国第一批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该专业是依托我国核工业发展,培养铀资源勘查、铀矿溶浸开采、核废料地质处置、铀资源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核地学特色鲜明。该专业是国防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管理专业;是核工业集团公司、江西省“九五”期间的重点专业,国防科工委“十五”重点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该专业2011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 专业,2012年入选江西省第一批“卓越人才计划”专业。

经过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铀资源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体系,建立了完善的教学实验平台—放射性地质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本专业的“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铀资源地质学”、“宝石学”5门课程为江西省省级优质课程,以该专业为支撑的“矿产普查与勘探”是“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近年来该专业教师2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卓越人才培养仍然要立足于核工业,在强国之梦的征途中为国防和核电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核特色就是本专业的特色,体现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各个方面。要在现有专业特色和专业品牌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把专业核心课程打造成国家级精品课程的途径;设计特色教育、教学活动,有效锻炼和提升本专业学生在适应国防科技工业科学研究和建设发展的能力和优势。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我们坚持面向国家需求,针对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的定位研究。推进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建设,优化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加强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实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牢固掌握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基础上,系统学习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掌握资源勘查和评价的基本技能和勘查工程设计方法。使该专业的学生得到具备从事铀资源地质调查、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系统知识和能力训练。

开展核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工作,推进“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5],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自主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强化训练学生动腿勤、动手准、动眼快、动脑巧以及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地质现象观察能力和地质过程综合思辨能力。

传统教学中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感性认知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两张皮现象。此外,新引进的高学历青年教师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是不利的。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学院、学校组织青年老师和学生,通过设置一些创新性项目,以“学生为主导、青年老师为辅导”形式,供学生申请,师生共同参与到项目中,经历项目的申请、实施、总结与结题等过程,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掌握项目研究的一般过程,学生与青年教师均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在此基础上鼓励青年教师申报教改项目,促使专业教师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此外,依托我校的“放射性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开展一些实验项目,供学生实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地质剖面、矿产调查、物化探工程设计等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切实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整体把握和理论应用能力;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实验,增强实验教学的前沿性和应用性。

(2)实验中心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完全满足具有创新性构思的学生设计试验的要求。实验中心配有指导教师和勤工俭学的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及时解决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中心各实验室均对外开放,每天可开放时间不少于10小时,部分实验实行阶段性全时开放或预约开放。

(3)建立“立体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实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将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引入实验教学。优化、完善现有实验中心网站,充分发挥和利用实验教学网站中的实验自学、解惑答疑、在线讨论等功能;建立一个以地学和放射性地质开放实验项目为核心的实验资源库,学生可网上申报和预约实验、提交报告等。

三、加强实践教育,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卓越计划”培养三大特点之一,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根本保障。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我校大力支持本专业基础教学平台建设,先后投入500多万元改造本专业的放射性地质实验中心,使实验中心硬件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在软件方面,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不仅使学生对地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了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等,增强了学生积极参加地学科学研究的兴趣。同时在已有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及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兴趣取向,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探求放射性地质与生产实际中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本专业通过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深化实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验和实训为基础,设计为主线,以科学研究和工程训练为依托,一体化、分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图1)。

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基础理论验证性实验(包括基础实验、工程技术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是培养学生从事地质行业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地质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和生产实习以及设计性实验等实训内容是巩固和提高地质野外和室内的工作的动手能力;通过将我校地调院承担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和三维地质调查试点项目中的地质构造剖面、槽探、区调中的1∶1万矿调、探矿工程、物化探工程等工程设计融入“构造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项目”等课程设计中,设置这些设计性训练项目将地质类各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申报各类开放基金项目及参与校内外导师科研项目,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掌握工程实验运行、管理过程,了解企业生产和项目管理过程,提升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这些实践内容的有机结合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根本保证。

此外,注重专业特色的提炼,将行业特色内容体现并充实到实践教学内容中去。为体现核地学人才培养特色,以工程项目为先导,通过发掘已有核地学特色实践教学内容、鼓励教师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等多种形式,组织出版了适应核地学人才培养的“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教学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不仅被兄弟院校相关专业采用、借鉴,同时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为核地学人才培训专用实践教材,充分展示了我校核地学类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也提升了我校核地学专业的示范、辐射功能。

四、加大实验实训投入,夯实实践教学平台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一个野外实践与室内理论研究高度结合的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图1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框架

长期以来,本专业对于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规划,学校在经费投入上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构筑了满足核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堂实验、野外实习、生产实践与科学训练“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课堂实验”由校内各功能实验室承担,项目组依据各实验室的功能,通过整合、改造、升级等手段,调整了实验室的布局,完善了其功能;“野外实习和生产实践”采取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建设,直接聘请企业工程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等方式,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科学训练”主要由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学生进重点实验室等方式实现。实践教学平台体现了分层次满足要求的关系,切实解决了校企深度融合的问题,从而保障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五、加强与地矿企业合作,通过定岗实习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在加强现有资源勘查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依据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我校行业优势和资源,同核工业地质局和国土资源部的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队、工程勘查设计研究院和矿山企业、工程勘查施工单位等优秀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系,采用双导师团队制度,对于每个项目组学校和企业分别配备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辅助教师和现场技术指导。

在企业实训过程中,学生定岗实习,编入某个项目组,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的设计、实施、管理及总结。企业导师根据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评判。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具体生产任务的过程管理中,并从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根据实习时间长短给予企业导师一定的酬金补助。根据协议,企业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的食宿问题,并根据劳动强度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费,同时实习单位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优先引进实习过程中表现突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六、提升学生地质技能,突出人才培养实效

为了提高大学生对地质事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面向全校学生每年定期组织全校性地质技能培训竞赛,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动腿勤、动手准、动眼快、动脑巧以及地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强化训练,获得较强的地质现象观察能力和地质过程综合思辨能力。该项活动既提升了校园地学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升了学生地质技能。本专业的学生在2010年10月成都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中,取得了“地质技能综合应用”一等奖、“地质标本鉴定”二等奖、“钻井岩心地质编录”二等奖、“综合地学知识与技能竞赛”三等奖、团队获三等奖的优异成绩,特别是在“地质技能综合应用”项目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中,也取得了“地质标本鉴定”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的好成绩。此外,在高等学校地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度本科学生创新性实习实验竞赛中,取得两项二等奖的好成绩,2013年的创新性实习实验竞赛中荣获特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近年来本科教育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改革成果的有力体现,是实践教学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室开放教学和野外实验内容调整,引进数字填图教学内容结果。

[1] 余际从, 刘粤湘, 李杰,等.我国野外地质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与突破口[J].中国地质教育,2013, (4):1-5.

[2] 张晓军,魏俊浩,王敏芳,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J].中国地质教育, 2013,(3):102-105.

[3] 中国科学评价中心.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排名—2013~2014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名[EB/OL].(2013-6-4)[2014-11-20]. http://www.examw.com/gaokao/zhiyuan/zyph/61353.htm.

[4] 刘晓东,张树明,臧德彦,等.保障“卓越计划”顺利实施加大野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J].中国地质教育, 2012,(1): 9-12.

[5] 郭福生,彭花明,姜勇彪.地质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时数多边关系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1,(2):58-59.

resource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talents training

G642

A

1006-9372 (2015)01-0036-04

2014-12-14;

2015-01-20。

2012年“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江西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江西省教改课题项目(JXJG-13-6-5) 。

姜勇彪,男,教授,主要从事地质学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

Title: Considerations on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in Resource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Authors: JIANG Yong-biao, GUO Fu-sheng, ZHANG Shu-ming, WU Zhi-chun

猜你喜欢
勘查实验教学资源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