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琵琶教学的美感修养

2015-09-25 14:21栾晓蕾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20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培养途径

栾晓蕾

摘 要:演奏者以琵琶为媒介,运用琵琶的语言来抒发情感、表现音乐,在琵琶演奏的过程中可以展示音乐美,但由于琵琶演奏技巧的复杂性,一些演奏者在演奏时因为不能很好掌握演奏技巧而忽略演奏音乐美感,导致音乐演奏缺乏音乐感染力。为此该文针对琵琶教学的美感修养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探讨了在琵琶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美感修养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琵琶教学 美感修养 培养途径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b)-0212-02

1 琵琶教学美感修养的基本内容

美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是人们对外界事物评价时产生的一种积极、肯定、愉悦的情感。在琵琶演奏过程中注重美感修养的培养,会使演奏者对所演奏的音乐作品的热情进一步增强,有助于演奏质量的提高。因此,美感修养的培养在任何音乐演奏范畴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琵琶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在琵琶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琵琶演奏技巧,而且也要加强对学生音乐审美情感修养的培养。美感修养是一种对世界的感知的综合能力反应,在琵琶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就是通过使用琵琶演奏技术将各种音乐的内涵进行丰富表现,所以在琵琶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的美感修养融入到琵琶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琵琶演奏的体会与理解。加强琵琶演奏美感修养适用于各种表现丰富内涵的音乐作品,这可以有效地调动了运用合理演奏技术来显示音乐美的积极性。美感修养体现在琵琶教学过程中,是对学生琵琶教学质量的检验,也需要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和丰富其琵琶演奏美感修养。

1.1 琵琶演奏的文化内涵

从世界范围来看,琵琶是东亚地区的传统弹拨乐器,距今大约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琵琶在我国音乐史上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用琵琶演奏音乐作品可以表现多种情感,对于叙事抒情方面的音乐作品,通过琵琶的演奏可以起到更佳的效果。由于琵琶演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琵琶演奏往往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演奏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只有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琵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和演奏过程中体会到音乐作品的美学因素,进而可以真正理解琵琶演奏音乐作品的美感修养。比如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教师通过介绍这一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可以更好的引起学生在演奏情感方面的共鸣,进而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作品演奏中的壮丽辉煌风格和雄伟奇特的战争场景。

1.2 琵琶演奏的艺术美学

琵琶是一种民族乐器,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教师必须做好指导工作。因为在琵琶音乐作品中存在区域性强的特点,许多作品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极强的区域性特点。比如琵琶作品《渭水清》,在这首音乐作品中,运用琵琶演奏充分结合陕西民间音乐的创作因素,在此基础上也吸收了秦腔的精华部分,因而让这部音乐作品具有很浓郁的西北风情。

2 加强琵琶教学美感修养的途径

琵琶教学的美感修养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对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平时的琵琶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琵琶教学美感修养。

2.1 加强演奏基本功训练,领悟音乐作品的内涵

琵琶演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指法的繁多、技巧的丰富使得演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功后才能准确表达乐曲,抒发情感,因此基本功训练是琵琶也是一切器乐学习的基础。基本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演奏作品的质量,因此琵琶演奏者在初学阶段就应选择老师作为入门的引领者,为今后的顺利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琵琶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正确的教学方法要对初学者起到启示作用,并继续加强其基本技能训练,这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琵琶是一件能古、能今、能中、能西的乐器,从《十面埋伏》《塞上曲》到《天鹅》《点》,从《诉—— 读唐诗〈琵琶行〉有感》《草原小姐妹》到《野蜂飞舞》《查尔达斯》,每一首风格、时代、国域不同的作品都被琵琶以强大的表现力挥洒得淋漓尽致。因此作为一名琵琶演奏者,在演奏作品之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内容。琵琶作品不仅需要克服演奏技术上的困难,而且也要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深入的理解,只有理解了作者在作品中所展现的情感,并通过琵琶演奏体现出来,才能有助于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审美因素。由于琵琶音乐作品的表现范围很广泛,但是这些需要学生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作为支撑,所以音乐作品演奏是一门综合的表演艺术,要在生活实践中加强对文学和美学修养的重视,从而增强学生对琵琶音乐作品的诠释。

2.2 引导学生感受琵琶音色之美

在学生美感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感受琵琶音色美。由于琵琶乐器的形制较扁、发音孔较小,就导致琵琶的自然音色就较为薄且硬,进而也使得演奏技法的复杂以及需要借助指甲发声等问题,又使得演奏音色杂乱易出杂音,因此,音色控制在琵琶演奏过程中是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也是影响琵琶演奏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琵琶演奏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第一节课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对音色美的追求意识和习惯。要让学生从了解琵琶乐器本身的基本特征开始,逐渐理解琵琶的音色相对较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到琵琶演奏技法的巧妙之处。教师在琵琶演奏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调,体验美丽的声音,特别是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通过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学生能够正确把握琵琶的音色和节奏。琵琶音色之美的艺术修养体现在对学生琵琶教学的双方,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对琵琶相关艺术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和地区音乐特色,让学生学会取长补短。在琵琶乐曲的教学演奏过程中,对琵琶乐曲风格流派的掌握是影响演奏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所以这就要求琵琶演奏者必须尽可能的全面掌握不同地方和民族之间民间音乐风格的特点,才能在琵琶演奏中做到游刃有余。

2.3 注重内心真实情感的培养

任何一种乐器演奏的终极目标是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让听者在思想和情感上达到共鸣,因此,在琵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内在情感的培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明确琵琶是一种创造性的乐器,琵琶演奏作品是一种审美和情感体验,通过全面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情感的表达,可以更好的实现作品和演奏技能的融会贯通,进而增强音乐情感体验。琵琶演奏的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活动,可以反映人们的思想境界。琵琶演奏者对于琵琶音乐作品的想象能力是基于个人的成长经历、艺术素质、学习基础等多重因素,所以琵琶演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拓展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想象空间,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想象的能力,注重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培养。比如传统乐曲《平沙落雁》,这首作品通过对雁阵、雁叫等形象的模仿,蕴涵着极为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琵琶演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有总揽全局的眼光,不能仅把教学重点局限于对作品各段落的演奏技巧分析上面,而且也要引导学生站全方位的角度理解乐曲的内容和美感修养,实现对作品思想性的统一概括,才能让学生在日后的琵琶演奏学习中能够做到触类旁通。

2.4 开展丰富的琵琶演奏实践活动

学习任何乐器的过程都需要从持琴开始,当然琵琶也不例外。在演奏过程中,正确的坐姿和良好的仪态是学习琵琶演奏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对于琵琶演奏初学者来说,由于学习内容的简单化,只需要做到正确的演奏姿势即可,但是对于程度较高的演奏者而言,琵琶演奏姿势除了要求正确以外,同时还需要具有美感的形态,才能更好实现演奏活动对于渲染音乐情绪、增强音乐表现力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琵琶演奏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作品的音乐特征、音乐技能的同时也需要从宏观的角度帮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一个新的角度探索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才能让音乐作品更具时代艺术特征和个性特征,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和提高对音乐作品的审美素养。在琵琶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要合理感悟和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这就需要学生要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比如乐曲《天鹅》《春蚕》和新版《霸王卸甲》等音乐作品,这些都需要演奏者能够深入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和体验生活,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琵琶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坚持理论教学,而且也要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应该促进学生琵琶学习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演奏比赛,让音乐走进生活。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语

随着琵琶琵琶音乐对音乐欣赏和理解能力的增加,在越来越专业的观众面前,更需要给人留下美感修养的印象,并确保琵琶演奏的音乐作品能够接近原有的情感表现。在这一背景下,如果只专注于琵琶教学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对琵琶演奏审美文化的培养,就会导致琵琶演奏过程中美感和情感的淡化,无法实现音乐作品的情绪表达,会导致缺乏学生缺乏必要的艺术感受和审美修养。因此在琵琶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将演奏技术和审美感受有机融合,才能加强琵琶教学的美感修养。

参考文献

[1]田军.初探琵琶教学的美感修养[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1):176-177.

[2]邹宇.琵琶教学的美感修养[J].音乐时空,2014(4):122.

[3]曹丽娟.琵琶教学中的美感培养[J].音乐大观,2013(11):108.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培养途径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论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墨江哈尼族扭鼓舞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浅谈对传统紫砂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