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朋军
摘 要:20世纪末兴起的视觉文化对各个人文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来源于艺术领域的文化结构,对于新时代艺术以及艺术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旨在析清艺术、艺术教育与视觉文化之间的学理关系,将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相联系,描述当前以视觉性为主导的独特文化状况,并从艺术专业教育及审美通识性教育的角度分析视觉文化衍生的诸种问题。
关键词:视觉文化 艺术教育 观者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b)-0005-02
1 语言、图像与视觉问题
世界被图像化了,这是自后现代主义兴起以来,社会各领域之中最为显著的文化特征。当然,这并不是说世界本身是以图像或影响构造的,而是在于世间万物都被我们以视觉的方式把握了,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画像,而是指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因此,曾经表征世界的语言就此被后现代语境的图像与视觉取代了。W·T·J·米歇尔在1992年首次明确提出了这一文化转向。他认为,这一转向并非对语言的单纯否定与彻底颠覆,相反,图像正是以语言为基础来构建自身的。这便为视觉的表象建构了一个意义和阐释的空间,也就是以语义为内核。正因为图像以语言为基础,才能够使视觉超越一般的感官方式而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无论是影像资料,还是传统的艺术作品,都在这种结构的影响之下充满了含义。但是,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在于被我们称之为“艺术作品”的东西所具有的各种含义,而是被把握为图像的世界已经完全被视觉化了。从卫星图片、医疗影像到城市景观,甚至各种日常生活用品都是在视觉维度之中得到展现的。对此,米尔佐夫说道,视觉文化“不仅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就是你的日常生活”。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语言转向图像与图像导入视觉领域是不同层面的问题,因为视觉并不依赖于图像,不必然需要图像这种物质载体,而是将视觉本身附加于世界之上。图像与视觉对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具有一种客观性,而后者本质上就是以主体性为根本的。所以,视觉文化以及视觉研究本质上都具有一种超越性。在社会日常生活层面上,视觉超越了不同习俗、文化和语言的界限;在学术研究层面上,有关于视觉问题的讨论超越了原本的学科界限。同时,每一项关于视觉文化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术研究中,而是直接对现实生活以及人的日常交往产生影响。
可以说,视觉文化以及视觉研究是一种主体性的产物,是由主体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构造出来的,同时,这种主体性的视觉文化又因为以语言为基础而又具有丰富的含义。视觉总是充满了意义,进而造就了一种如浪漫主义艺术那样的朦胧与意蕴。
2 视觉文化与艺术
20世纪末兴起的视觉文化广泛的涉及到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但是,传统上有关视觉问题的讨论却仅仅在艺术领域展开。也就是说,视觉文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艺术的发展以及对艺术问题的讨论。事实上,艺术本身也是涉及日常生活的,无论西方的宗教时代还是近代社会的发展,对艺术的讨论不仅来源于现实,更加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所以,艺术必然是视觉文化的坚实基础,一系列对艺术问题的探究都在不同程度上为视觉文化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在讨论艺术问题的过程中首先注意到艺术史和艺术理论所蕴含的视觉问题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语国家的学者们,其中包括康拉德·费德勒、希尔德布兰德和李格尔。李格尔的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将观者以及观看问题引入对艺术的本质性讨论之中,为后来的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视野。他认为,任何单件的艺术作品都不能以客体的方式单独存在,而艺术作品只能在特定的观看视角或者观者能够处分理解作品的前提下产生艺术本有的意义。
事实上,视觉问题的显现就是在这种观者和观看的主体性上构建出来的。众所周知,这个主体性问题的提出开始于康德。那种“哥白尼式革命”为后来艺术向创作主体的想象空间进发、使艺术研究关注观者的心理以及整个被视觉化的社会标示出了基本属性。艺术家的创作与观众的欣赏都具有主体性特征,不仅前者的创造强调主体性想象,后者也在探寻观看主体的想象空间。事实上,这就为我们带来了艺术与视觉文化的交叉点,即一种双重主体性构架出的艺术框架。这不仅艺术是由艺术家独特的主体思维创造出来的,同时,观者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也是以观者的主体性为依据的。
西方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也经历了诸种转型,而其中对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的就是晚期文艺复兴。自瓦萨里时代以来所构建的以“迪塞诺”为核心的、单向度的、客观的、意义生产式的艺术体系,一直以来都指导着艺术的发展。但是,伴随着视觉文化的到来,这种意义的体系逐渐被取消了。视觉文化为艺术带来了观看的机制,同时将权利赋予观者,明确了观看主体性的地位、价值与意义。如此而来,艺术就不再是一种传导意义的媒介和载体,而是成为了一种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相互角逐的场域。
当我们在这样的整体背景下重新审视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创作以及培养艺术人才等等问题时,就会产生一系列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3 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
如前所述,视觉文化是伴随着主体性的视觉认知与主体性的视觉创作相互关联,并对一切领域进行视觉化、图像化而得以显现的。那么,当我们以这种独特的文化视角反观视觉化本身的影响之时,所遭遇到的不仅在文化转型的背景下所产生的“变形”,而且也是对本领域内部的一种反思。也就是说,视觉文化必然使我们对某一特殊领域的本质问题重新进行判断。
作为发掘和培养艺术创作人才的专门领域,艺术教育与视觉文化研究的关联性是极为紧密的。视觉文化的来临对于艺术和教育领域的影响凸显了这种文化转型。一方面,艺术不再单纯以艺术作品为中心单向传递信息与美的形式;另一方面,教育也不再单纯以教授为中心传导知识。两者都颠覆了以往的“对象化”方式,转而强调显现双重主体之间的关联性。也就是说,无论艺术还是教育领域,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都转而成为一种消除了绝对界限和固定规则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之中,艺术的接受者和创造者,知识的接受者和传导者,相互对抗、相互竞争,最终达成妥协,继而形成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endprint
4 导向视觉文化的艺术教育
事实上,视觉文化所聚焦的双重主体性模式,就是强调艺术所处的社会与时代环境,并非只是生产艺术作品,而是需要艺术作品同它的欣赏者有效的互动。所以,在艺术教育领域,单纯教授创作技法、文化知识,甚至单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去经营艺术作品都是不足以体现视觉文化特征的。
一直以来,高校艺术教育无论在学科划分还是在社会认可方面都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这一方面在于中国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在于我们对美术以及相关专业性教育的认知有所不足。事实上,这就不仅仅是视觉文化的影响而使我们反思艺术教育体系的问题了,而是在理解上对于艺术和教育存在误区。第一,艺术的“创造性”并不是指代艺术作品中所展现出的新颖形式;第二,艺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其特殊性在于广博的知识与深厚的人文学养;第三,艺术领域是由艺术家和观看者共同构架的。事实上,只要认为艺术是单方面的创作,艺术教育是单方面的传授艺术技法,就无法在视觉与图像的当代社会中触摸到艺术教育的本质,而艺术这种极具创造性的教育,事实上更加倾向于在公众领域中的引导性教育与普世性教育。当我们反思视觉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教什么?怎样教?教给谁?这一系列问题似乎都没有确切的答案。事实上,只要明确艺术教育的起点在于视觉创造与视觉接受的交合,明确艺术教育的根本在于视觉联系的建构,那便会将焦点对准于观看与观者。
视觉与图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签,我们需要绘画作品的道德标准与观看技巧。在观看之中,存在道德的评估与评价,在观看与作品之间存在着一种“视觉伦理”,这正是当前时代中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发展路途中最为重要的标示。如此,我们就会收获一个具有双重主体性的艺术教育体系。
5 视觉的意蕴
从语言逻辑到图像转向再到视觉文化,这一系列的转变对当代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当然,诸种转变并非对先前文化的否定,而是每一次发展都以前者为基础,继而构造自身的独特属性。视觉文化充分包容着语言与图像的特征,视觉文化自身那种双重主体性所极力构建的正是观者的身份;图像转向所构建的是艺术的客观性;语言则构建了意义与阐释的能动性。也就是说,视觉文化在创作主体与观看主体之间营造出了一个意义的空间,而这种意义又在双重主体性的互动中上升为特有的视觉意蕴,形成了领悟和理解视觉现象的想象空间。
从影像、摄影、绘画作品到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应用,各种图像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寻求与观者的主体性共同构造出视觉的意蕴,如果我们仍旧以图像或语言思维去认识视觉现象,便会产生理解上的巨大偏差。因此,当代艺术教育的转型必须导向观者的主体性,也必然进入探寻视觉意蕴的道路上。
事实上,对视觉意蕴的探讨并不专属于学术研究领域,它在本质上不同于传统的形式研究或历史性分析,因为视觉文化在社会各领域都产生了广泛影响,而各领域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又展现出了视觉特性。也就是说,从学术科研到日常生活,艺术教育逐步导向对视觉意蕴的探寻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的。当代社会之中充斥着各种视觉现象,无论在哪个层面或哪个领域中,都无法离开视觉认知的引导和对视觉意蕴的感悟。所以,当代艺术教育不仅不是单纯的技术与记忆的传授,甚至也不是提升个人修养与文化素养的问题,而且还拥有一份社会责任,即引导大众有效理解视觉现象、感悟视觉意蕴。也就是说,当代的艺术教育还具有一份伦理学的意义。
总而言之,在视觉文化背景下艺术教育的转变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但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建构观者的身份,如何引导观者有效的进入视觉场域感受那种特有的视觉意蕴。新时代的艺术教育体系是由艺术观者的主体性和艺术创作者的主体性共同构建的,两者分别表征着视觉文化和图像转向的特点,而两者构成的视觉场域之中所萦绕的视觉意蕴在体现出语言转向所具有的内涵。因此,导向视觉文化的艺术教育是一种整体性的改革,也是对自身本质的反思。
参考文献
[1] J·埃尔金斯,视觉研究——怀疑式导读[M].雷鑫,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7.
[2] Margaret Olin.Forms of Representation in Alois Riegls Theory of Art[M].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2:294.
[3] (奥)施洛塞尔,等.维也纳美术史学派[M].陈平选编,张平,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12,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