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一、 教师的范读
“范读”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在朗读时树立一个榜样,供学生学习或模仿。
(一) 教师“范读”的意义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的范读,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潜移默化地习得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还会对学生的思想感情产生深远的影响。
常言道:“言传不如身教。”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总是给学生“言传”,不厌其烦地讲一些朗读的要求、方法,以及一些相关技能。学生因为年龄小,听起来总是似懂非懂。但到底该怎么读呢?老师一旦做到“身教”——到位地示范朗读,学生一听,马上就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了。教师“范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 教师“范读”的运用
1. 教师“范读”要有明确的目的。有时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和丰富的情感想象;有时是为了起示范、纠正作用,在学生朗读不到位时,教师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恰当的感情;有时是为了加强对重点词句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朗读的语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2. 教师“范读”之前要重视“激发”。每次范读,读之前的“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范读前的“激发”或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或为了简介课文的背景;或为了揭示听读的要求;或为了激发学生的情绪,这些都会对范读的结果产生影响。
3. 教师“范读”时要关注学生。教师范读时不能只看书,而不看自己读书的对象——学生。教师范读期间,尽可能地与学生有眼神交流,并用余光扫视学生是不是在专注地听(或轻声跟着读)。对于听得认真、投入的学生,读完后要及时表扬。
4. 教师“范读”之后必须有“反馈”。范读之后,学生的“反馈”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指名朗读;可以指名复述;也可以让学生回答问题,说说感想。这主要决定于范读的目的,它与范读前的“激发”是一种照应。
5. 教师备课要充分备“范读”。针对当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很少范读这一现状,我们认为,一方面是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可能是其自身朗读水平不高,担心在学生面前出丑。因此,“范读”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真正起到“榜样”作用。低年级可多用“领读”的方式。
二、 学生的个别读
“个别读”,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指名个别学生站起来面对全班进行朗读。
(一) “个别读”的意义
1. 个别读有利于学生个体在朗读过程中,表达自己对文章个性化的理解。
2. 个别读便于针对学生朗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
3. 个别读是探讨答案、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4. 个别读能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手段。
(二) “个别读”的运用
个别读,内容可以是字词、句子,也可以段落、篇章。
1. “个别读”要有明确的目的。有时是为了习得一种朗读技能,有时是为了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时是为了深入体会人物情感。
2. “个别读”要有具体的要求。指名个别学生朗读时,教师应向其他学生提出听的具体要求,除了文本的要求,特别要提醒听个别读的学生是否把字音读正确了,句子读通顺了,或注意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 “个别读”要有互动、评定。学生在个别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教师、其他学生指出或朗读者自查等途径进行互动、反馈,做到共同提高,促使全班形成好的朗读习惯。
4. “个别读”要尊重个体差异。个别读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用一把尺去量每一个学生。要因人施教,尊重学生的体验,珍视学生不同的朗读方法。
总之,只要指名学生个别读,就要有具体要求,并要有评定,使学生读书时做到心中有数,有意识地习得朗读技能,向着具体目标努力。
三、 学生的齐读
“齐读”,一般是指一个小组乃至全班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用同样的语速同时朗读一个内容。
(一) “齐读”的意义
1. “齐读”有利于人人参与朗读。齐读让所有学生都有动口朗读的机会,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朗读教学。
2. “齐读”有利于达成预定的目标。因为齐读有明确的目的,通过齐读进行检查、反馈,有利于教师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并及时纠正,有利于学生达成教师预定的目标和要求,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 “齐读”有利于带动朗读水平低的学生。全班几十名学生,朗读水平高低不同,心理素质也是参差不齐。齐读时,对于那些朗读水平低的学生可以起到帮助、带动的作用。他们可以毫无顾虑、放松心态跟其他同学一起大声朗读。久而久之,朗读水平渐渐提高了,不够自信的学生胆量也慢慢大了。
此外,“齐读”还有利于营造场面气势和组织课堂教学。
(二) “齐读”的运用
1. “齐读”要有明确的目的。有时是为了习得一种朗读的技能;有时是为了抒发情感;有时是为了熟读背诵。
2. “齐读”要全程关注和指导。指导学生齐读,读前,教师必须有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使学生知道读什么,为什么读和怎样读;读中,教师要全神贯注地倾听,关注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在放声朗读,不要滥竽充数;读后,教师根据要求进行检查、抽读,组织学生评定,力求读得符合要求。如果读得不符合要求,老师就要利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练习,如讲解示范,重点领读,个别指导等力求达到要求。
3. “齐读”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时机。一般情况下,那些情感炽热、气势磅礴、场面恢弘、反映共同心声的文字适合齐读。如一些课文的最后一部分的文字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可采用“齐读”。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研究、选择适合齐读的内容和时机,充分发挥其作用。
4. “齐读”要注意变换形式。除了全班齐读之外,可以分男、女生齐读;分小组齐读;分角色齐读;也可以安排音色相近的学生齐读同一个角色等,以增加学生齐读的兴趣。
对于“齐读”,有的老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全班几十个学生,基础不一样,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不一样,齐读时,为了统一的速度,学生就无法自主地思考、回味,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认为,只要教师明确齐读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时机,进行得当的指导,这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四、 学生的自由读
“自由读”,是指全班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按各人自己的语速,自由地、小声地读。
(一) “自由读”的意义
1. “自由读”有利于体现学生的学习个性。因为它是在学生自己的思维主导下的朗读,想自己所想,读自己所读,是一种既不影响别人读书,也不被别人所影响的、全身心投入的一种朗读方式。
2.“自由读”有利于学生主动习得阅读技能。一个真正会“自由读”的学生,如果遇上读不通的地方,就会反反复复地读上好几遍;如果遇上不理解的地方,就会停下来思考,这时候的朗读可以是断断续续的;如果遇上新的发现,如精妙之笔或者疑惑之处,就会拿起笔来圈圈画画,用心琢磨,重点朗读。
3. “自由读”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自由读时,学生边读边思考,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对于朗读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点拨、引导,长期坚持下来,相信这些学生的朗读能力一定会有较大提高。
(二) “自由读”的运用
1. “自由读”要有明确的目的。有时是为了整体感知,有时是为了体悟感情。
2. “自由读”要有互动、评价。自由读前,教师要有目的、要求,读完后根据目的要求有互动、评价。比如:初读时,要求学生“看清音节读准音,词儿连读不拖音。读完一句想意思,边读边想边记忆。”读后就应该根据读前提出的要求进行反馈、评价,帮助纠正字音和读通句子;然后换人再读、再评、再指导。
3. “自由读”不等于放任自流。很多教师在指导自由朗读时,都会强调这样一句话:“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开始的时候,学生速度慢的慢,快的快;声音响的响,轻的轻。可是过不了多久,大部分学生又逐渐情不自禁地齐读起来,或者读着读着静下来。“自由读”不是自由化,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要在老师逐步地引导下,学生长期地练习,才能最终习得“自由读”的技能。
五、 学生的分角色读
“分角色读”,是指根据课文中出现的不同人物角色,分配朗读内容的一种朗读方式。
(一) “分角色读”的意义
分角色读有助于增添课堂的教学情趣,加深学生对文本情境的体验;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有助于让学生真正进入课文中的人物角色,体会角色形象,感悟文本思想,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二) “分角色读”的运用
1. 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读”。分角色读,一般在训练学生有感情地读时采用。因此,必须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情节、角色有了一定理解,同时基本做到了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在分角色读之前,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文中出现了哪几个角色,每个角色的身份、年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然后讨论怎样分角色,怎么读角色语言才能体现出角色的特点,还要注意提示语的表达;最后在练读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2. “分角色读”要合理分配角色。如执教苏教版二上《狼和小羊》一课时,我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根据性格及音色特点,我让男生负责扮演“狼”,女生负责扮演“小羊”。男生把“狼”的狡猾、凶狠、蛮不讲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女生则把“小羊”的温柔、软弱、据理力争也表现了出来。整堂课气氛活跃,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
3. “分角色读”要面向全体学生。分角色读时,要注意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让全班学生都是参与者。避免形成少数学生表演,其他学生旁听的局面,要注意读后互动、点评。
教师对不同角色要提出不同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关键是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
六、 学生的轮读
“轮读”,即让学生个体或小组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流进行朗读。这种读法有竞赛的性质。轮读能让更多的学生有读的机会,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轮读时充满趣味性,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除了以上提及的六种朗读教学方式,还有轻声读、表演读、比赛读、配乐读等等。朗读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各有各的功能。教师要根据阅读教学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合适的朗读教学方式,可几种方式交替或交叉使用,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体会朗读的乐趣,真正喜欢上朗读,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
(作者单位:南京市长江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