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香
初中历史学科往往不受学校、家长及学生的重视,加之其内容抽象、知识点分散,学生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乐学”,让学生乐于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促进学生“乐学”。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的基础
我曾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当严肃,这样才能管住调皮的学生,课堂效率才会提高,学生才会取得优良成绩。但在和学生闲聊时,一位学生对我说:“老师,其实您的历史课上得非常好,可是您在课堂上好严肃,批评学生的语气常常让我们很难接受,有些同学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听了这位学生的话以后,我沉默了十几秒钟,内心五味杂陈。
后来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明白了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开始变得叛逆,不愿服从管教。正是由于这种逆反心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化,他们开始挑老师、挑学科,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在这一形势下,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做到态度亲切。当学生表现精彩时,我及时给予表扬;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当众斥责,而是给予鼓励;当学生由于紧张而表达不畅时,我提醒学生不要紧张,尽量放松。
这样,在和学生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后,学生对我产生了认同感,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明显增强了。
二、让学生参与教学是学生“乐学”的最佳契机
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自我表现欲十分强烈,这时的学生非常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获得他人的好感。对此,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教学,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掌声、笑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这部分知识时,我提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上课时,我让学生结合资料讲解这部分内容,学生非常踊跃,引用了大量的例子,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情境生动地呈现了出来,从而牢固地掌握了相关知识。
另外,我还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留出讨论、辩论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学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慢慢地,我发现课堂教学不再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课堂气氛活跃了许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学生爱上了历史课,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是学生“乐学”的源泉
要想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教师就要提高个人魅力,而魅力主要来自于个人的综合素质。那么,教师应如何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呢?
作为教师,我们要拥有渊博的知识,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习的途径有很多,读书是其中的一种。教师在读书时不要局限于本学科,而要广泛阅读,汲取精华,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层次,这样就能有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作为教师,我们要运用睿智的语言、风趣的讲解、机智的应对、丰富的表情,增强自己的气场,让教学张弛有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觉悟。
总之,教师是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在课堂这个有限的空间里,教师要不断探索,深入实践,让学生从苦学、厌学变成爱学、乐学,从被动变为主动,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