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的心花在习作中绽放

2015-09-18 09:28纪标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阅读习作

纪标

摘要:留守儿童作为较为特殊的群体,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与亲情的焦虑,在习作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而要有效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就需要帮助他们敞开心扉、打碎心结。这里主要就如何帮助留守学生提高习作水平进行探讨。

关键词:留守儿童;习作;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91-001

留守儿童是学校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时空的限制,他们平时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亲情的交流,因而在学习作文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学习心理障碍。通过与同事交流,我发现:大多数怕写作文的孩子集中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学校《促进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策略研究》课题组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调查发现,每一个留守孩子,特别是“双流”孩子,都非常渴望亲情交流。我们想:如果能发挥孩子这一心理优势,将之用于孩子习作,就能在习作练习上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我们知道,孩子作文需要一定的阅读基础,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小学生就不可能写出一篇文从字顺、主题鲜明的习作。但现实情况是,由于父母监管的缺失,大部分留守儿童的阅读时间局限在学校的语文课上,这样短暂的阅读只能是快餐式的有限积累,不能让孩子充分全面地得到语言的滋润和文化的熏陶,学生习作的语言材料就不可能信手拈来,整个习作过程只能是痛苦的 “拼凑”。2012年,我们学校开辟了“希望来吧”兴趣阅览室,我把全校的431名留守孩子,按照低中高年级编成十个阅读兴趣组队,利用每天上下学时间,自由到“来吧”借阅图书。其中有四个兴趣小组成员的监护人在周末有时间接送,我就把他们安排在周末进行阅读,课题组的成员轮流值守,为孩子们阅读提供指导和服务。通过这个平台近两年的努力,我们发现,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逐步建立了,阅读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我们的努力,为留守儿童的习作打开了书面语言表达的第一道屏障。

在小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留守儿童基本上沿用低年级写话的方法,不注意根据习作要求进行整体布局和细致描述,出现的情况就是写不完整,写不具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课题组的老师们通过研究,决定从孩子的习作兴趣入手,解决留守孩子作文难的问题。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提醒我们,对亲情的需求是人的基本社会需求,这种需求是通过交流实现的,其中的语言交流是实现社会需求的重要渠道。基于这个理论,我们为孩子设置了三方面的习作类型:第一,回忆爸爸妈妈与自己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第二,讲述自己在家里和学校中的人和事;第三,畅想自己的愿望。

具体实施分四个阶段,在初始阶段,我们交给孩子描写人物的方法,让他们跟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父母,孩子们写出了《爱臭美的妈妈》《爸爸真勇敢》等习作,大部分孩子写得很真实,很详细。在第二阶段,我们教给孩子们写事应遵循的要求,让他们回忆自己和爸妈在一起的快乐的事情,从所有的小组看,他们特别兴奋,话也特别的多,在后来的习作中,他们写出了《和爸爸一起放风筝》《妈妈教我编辫子》《爸妈和我玩滑板》等充满浓浓亲情的习作。第三阶段,我们让孩子给爸妈写信,介绍自己在家里和学校的人和事。孩子们写出了《爷爷生病了》《我的外号真讨厌》《我的舞蹈老师真好》等作文,我们帮孩子们把这些习作用电子邮箱发给他们家长,作文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回应,孩子们看到父母的肯定,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们的作文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进入到第四阶段,我们让留守儿童写出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把所写的习作读给同伴们听,修改后,以书信的形式邮寄给父母。孩子们写出了《假如我天天和爸妈在一起》《我要为妈妈洗脚》《我要为爸爸买汽车》等等优秀的作文。

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侧重,第一二阶段重点在中年级,二三四阶段侧重在五六年级。学校在校报《留守心花》中,把优秀的习作登载出来,让孩子们共同欣赏,提高孩子的成就感和习作兴趣。留守儿童在习作过程中,表达了心声,倾诉了愿望,享受了亲情,也提高了自己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 武学新.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习作水平浅谈[J]作文成功之路,2013(10):88

[2] 王树铭.浅谈促进农村小学生提升习作质量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3(12):26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阅读习作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