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课堂 发展学生潜能

2015-09-18 09:28徐云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和谐课堂新课程

徐云

摘要:课程改革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才不会成为落伍者。如今,新课程来到我们身边已有两年之久,在日常教学中,我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回眸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欣喜地感受到了课改给我带来的新变化。

关键词:新课程;和谐课堂;学生潜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78-001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十年之久,在教学岗位上,我勤勤恳恳地备批,认真真地上课,又不遗余力地批改作业。论教学态度,我问心无愧。可令人遗憾的是,我是个长于行动而短于思考的人,在日常教学时,我很少能静下心来检查、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我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课程改革正是在灵敏地感觉到教师观念急需更新,教学现状亟待解决的情况下全面实施了。

一、进一步改善了师生关系,着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联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清晰地记得几年前,我在一次教研室来学校调研教学工作的一节公开课上,尽管自己准备得十分充分,然而课堂上气氛沉闷,大部分学生根本不为教师的提问所动,整堂课几乎成了几个好学生的专场表演,搞得教师窝火,学生憋气,整堂课就在下课铃声中草草收场。课后,在和专家的一番交流中,我猛然惊醒,原来今天的课堂局面,完全是我平时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正言厉色造成的。再回想以往的教师行为,面对学生课堂上无动于衷,我很少去激励、启发,有的只是一味的责怪、指责学生不愿动脑、思维呆板等种种不是,而根本没有自我反思过。无形之中,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敬而远之的想法便随之产生了。真没有想到,他们对教师的畏惧而产生的隔膜,直接导致了学生丧失对我的信任,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痛定思痛,我重新审视自己,着力改变所谓的“严师形象”,逐步地让学生喜欢我,让他们真正地接受我这个大朋友。从那以后,我时常有意无意地走进学生群体中,怀着一颗爱心,脸上漾满笑意,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聊生活,谈理想。渐渐地,我发现学生能敞开心扉与我交流了。我为这个可喜的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呼吸,才能成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宽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会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禁锢的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借此契机,我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应该说,原先一些胆小怕事的学生如今已不再沉默,而是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而平时思维活跃的学生,更是如鱼得水,在课堂中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能。所以在后来的研究课上,他们那独到的思维,口若悬河的表达,令所有在座的老师为之欣赏。教师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是学生的可喜变化,带来的是生动活泼的课堂。师生共同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在爱的暖流中共同成长。

二、潜能在体验中发展,智慧在感悟中生成

多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传授式、封闭式的。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交流合作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完成任务多,体验乐趣少。一言以蔽之,教师包办代替多,学生亲历亲为少。课程改革为改变上述状况提供了教育平台,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作为教师,现在该做的,应改变封闭式的传授,以开放式的引导为重点,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自我感悟。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到见解,让他们满怀信心地去面对和迎接新课程给他们带来的广阔的发展空间。教材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靠教师讲明白的;内容是学生在体验中理解的,不是老师的思维所强加的。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注意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亲历亲为的体验过程中去感知、去主动接受,并且有所创新。例如《鸟情》这篇课文,反映了人鸟之间的深厚感情,由鸟及人,洋溢着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与其它动物之间的情谊故事也不乏存在。因此,课文学完后,我并没有就此结束新课,而是让学生展开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打开了生活积累的“仓库”,他们眉飞色舞地畅谈着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感人故事。将先前就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大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显而易见,那种珍爱生命、珍爱动物的情感已汩汩地流淌在每个学生的心田。这样的情感一定会引领着他们向着陶冶高尚情操的目标迈进。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我还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把学生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我们知道,城市学生大都是“两点一线”(家与学校之间)生活居多,作文普遍感到材料缺乏 ,无话可说,下笔好似千斤重,写出来的文章大多表现出空洞无物,情感苍白。这就暴露了学生不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缺少对生活的体验,所以要他们去反映生活,那只能闭门造车,苦不堪言了。在暑假中的小记者班上,事先我就布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让学生自己去农贸市场实地观察,亲自去现场感受一番。就那么走了一遭,在学生笔下的农贸市场也就热闹非凡、内容丰富了起来。从实践中我知道了,语文学习不是每天静静地坐在课堂上“聆听”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语文学习应该是充满体验和情趣的自我学习、自我感悟、自我完善、合作探究的充满活力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亲历亲为,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他们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情感和价值观才能良性发展,智慧才得以不断地生成和凝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过程的生动写照。这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性化的充满活力的课程。

在实践中,我深深地懂得了课改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路只有一条,无论多么艰辛,多么曲折,我们都应该义无反顾地走进去,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中助长探索奥妙的勇气和信心。我坚信,冲破迷雾,走出困惑,便是教改成功之时。

猜你喜欢
和谐课堂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如何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