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
(江西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江西南昌 330022)
技术民俗语境下民间手工艺的传承理念与技艺观*
——以江西文港毛笔为例
刘爱华
(江西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江西南昌 330022)
技术民俗是主体在造物活动中呈现的技术规范、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等,技术民俗的运用及展示具有日常性,相对单调和平淡。论文以江西文港毛笔制作为例,探讨了文港毛笔在千年的传承中形成的群体内部所认同的“手艺的思想”,亦即制笔技术民俗。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制笔技术民俗最基础、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直接影响着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与赓续的思想维度与生活厚度。
技术民俗;文港毛笔;技艺观
民间手工艺不仅仅是一种造物活动,也是一种精神交流活动,是主客体相互交融的一种创造活动。技艺的传承既是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的思想、情感、价值等集中展示的过程。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单单物质设备,没有我们可称作精神的相配部分,是死的,是没有用的。最好的工具亦要手工的技术来制造,而制造就需要知识。”[1]5民间手工艺品的制作,技术民俗的运用及展示更为突出,当然,这种呈现不具有表演性、戏剧性,是在日常空间中进行的,显得更为单调和平淡。本文以江西文港毛笔为例,主要从精神文化的层面来探讨制笔技师的“制笔经”和技艺观,旨在从整体的层面来理解和感受“手艺的思想”,感受手工技艺的丰富内涵。
在毛笔制作中,制笔技师或笔工对毛笔制作有一条基本的遵循规范,即制作的毛笔要达到“尖、齐、圆、健”的形制与性能,俗称毛笔“四德”。毛笔“四德”这个概念是明代学者屠隆首次提出的,“制笔之法,以尖齐圆健为四德”。他还对其进行了阐释,“毫坚则尖,毫多则色紫而齐,用苘贴衬得法,则毫束而圆,用以纯毫,附以香狸角水,得法则用久而健。”[2]40-41《文房肆考图说》对此亦有详细注释:“尖者,笔头尖细也。齐者,于齿间轻缓咬开,将指甲揿之使扁排开,内外之毛一齐而无长短也。圆者,周身圆饱湛,如新出土之笋,绝无低陷凹凸之处也。健者,于指上打圈子,绝不涩滞也。”[3]24柳公权《笔偈》云:“圆如锥,捺如凿,只得入,不得却。”[4]29现代大匠沈尹默对这个《笔偈》做了解释:“虽然只有短短十二个字,却能把毛笔的性能功用,概括无遗。向来赞颂好笔,说它有四德,就是尖、齐、圆、健。偈中之‘圆如锥’,揭示了圆和尖二者;‘捺如凿’,捺是把笔毫平铺在纸上,平铺的笔毫就形成了齐;用‘锥’、‘凿’等字样,不但形象化了‘尖’和‘齐’,而且含有刚健的意义,这是明白不过的。‘只得入,不得却’是说笔毫也和锥、凿的用场一样,所以向来有入木三分,力透纸背,落笔轻,着纸重等说法。”[5]41毛笔“四德”,是衡量毛笔制作效果和书写效果的重要参考,是民间毛笔制作所遵循的标准和规范,也是书画界和收藏界对笔毫鉴定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尖、齐、圆、健”作为毛笔“四德”,也是普通百姓选择一支好毛笔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笔者在文港毛笔市场调查发现,一些经常购笔的人在挑选毛笔时常常把毛笔头笔尖含在嘴里,再在手上圈划。
图1 “毛笔四德”示意图(图片来源:笔者绘制)
为了搞清楚其中缘故,笔者曾向制笔技师周有财询问过相关问题及其对毛笔“四德”的理解。周有财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对毛泽东时代怀有特别情感,怀念那个时代社会公平、正义及诚信,他很健谈,也容易激动,和他聊天,有时会偏题,或“小题大作”,对当前的一些不良现象予以一番批评。
谈到市场购笔时在手上圈划的“伎俩”,周有财拿出一支好的毛笔头和一支有毛病的毛笔头,让笔者进行辨认,并进行了形象的解释。以下是笔者和他进行的交流:
周:(他拿起一支有问题的毛笔)它这个地方多了一点点呢,我指甲壳(音,方言,敲的意思)的地方是有毛病的。
刘:哪里出问题了?
周:你是看不出来呢,这支笔就没有(指另一支好的毛笔)毛病,(好坏的区别)这就要求刀法上要弄好。
刘:这支笔(指好的毛笔)尖一点是吧。
周:嗯,这支笔要尖一点,那一支笔要胖一点,胖一点就是没有做好笔型,容易散掉,就要求切料时要切好。
刘:这和买笔时试笔有关系吗?
周:当然有。试笔就是检验毛笔的做工,而毛笔的好坏就是我们话(说的意思)的“毛笔四德”。一是要尖。像这支笔(好的毛笔)一样,它的尖是有坡度的,缓缓地尖,向笋尖一样的。这一支就不同,它的坡度有点陡,好像我们骑车下坡一个道理,本来是慢慢往下滑的,但前面有个坑,突然一下你就沉下去了,你就感觉不自在。这主要是切料的问题,刀法上处理好了,配成的毛笔就好看,这很容易看出来的。
刘:那什么是“圆”呢?
周:圆就是饱满,你看看这支笔(好的毛笔)笔头底端,是不是像圆公章一样。还有,它的周围也要饱满,但不能凸出来也不能凹进去,只要你的笔有一点冒(没的意思)做好,都不好写。
刘:“齐”又是指什么呢?
周:“齐”就是你把毛笔头打开来,看看它的毛锋是否对齐了,好的毛笔,要跟直线一样湛(音,方言,特别的意思)齐 。市场上人家把毛笔头含在嘴里,再把它捻开,主要是看它毛锋齐不齐,做工精细不精细,现在市场上很多人做笔就是骗人家钱的,看上去像一支笔,根本用不了,你把它笔头打开一看,毛锋高高低低的,就像我们走路到处是坑坑洼洼一样,它就是没有做好。你注意到没,人家把笔头打开了后还要对着光照一下,是不是。
刘:嗯。那是什么意思?
周:那是在看毛锋,看你的毛锋长不长,毛锋越长说明你的材料越好。外行的人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很多人用不好的原料或染过色的原料骗人呢。
刘:哦,这就叫“毛糊涂”吧。
周:对,现在的人啊很多就是为了一个钱字,坑蒙拐骗,用很差的骗人家不懂的人,这些人太坏了。
刘:是啊。对了,买笔的人在手上图划又是什么意思呢?
看到他对社会风气很不满的样子,且有些激动,笔者赶快把话题引到自己的问题上来,怕他这么一发挥又拐到另一个话题上去了,而把我需要解决的问题暂时放到一边去了。
周:那就是检查毛笔健不健。“健”对制笔的人要求很高,如果一支毛笔任由你怎么写,在收笔时毛笔都能收拢,而不是耷拉成一团,蔫不拉叽,那么这支笔就做好了。“健”是检测这支笔的弹性,它的腰力如何,就像人一样,腰上没劲,啥事也做不了,肩不能挑东西,手不能提东西。买毛笔的人把毛笔头放在嘴里,就是沾一点唾沫,在手上图划就是看看这支笔的弹性、腰力怎么样,看它健不健。“毛笔四德”就是检验毛笔的做工,而做工里面最关键的是看你掌刀的人,看你的刀法如何。①
因而,可以看出,“毛笔四德”是一个毛笔质量的检验规范。文港毛笔市场上那些购笔的人把毛笔头含在嘴里,再在手上图划几下,就是在测试这支笔,除了看毛笔的外形(即尖、圆)外,把笔头含在嘴里轻轻咬开,沾上唾沫,拿在手上捻开对着光线看毛锋,然后在手上图划几下,这是在检验其弹性(即齐、健)如何,看其能否复原笔形及是否有杂毛脱落,以此来鉴别毛笔制作的质量。可见,如何选择“尖、齐、圆、健”的毛笔在民间有其自己的一套实用方法。
对于文港人来说,对毛笔“四德”几乎妇孺皆知,在毛笔制作的文化氛围中,甚至就是从来没有制作过毛笔的人也明白它是怎么回事。当然,他们对毛笔“四德”的理解肯定没有研究者那么通透、玄妙和“精致”,但也解读得明白、晓畅,他们往往从耳濡目染的知识中提取信息,再加上自己的感受,以最简单、朴素的语言对其进行解读。文港老市场边沿江路上原来有一个副食店里,也兼卖毛笔,年青的女售货员对毛笔“四德”也有自己的一番独到理解:“从笔头朝上看,虽然笔头是尖的,却‘锁’住所有的笔毛,核心在此,锋也在此;齐,一个笔头近万根毫毛,从根到尖都要整齐,不掺不斜不乱不结不掉;圆,笔根是圆的,如盘,笔腰也是圆的,如鼓,笔尖也是圆的,如针,圆而润,润而平;健,既挺直又坚韧,既柔软又具有弹性。这四点又根据狼毫、羊毫、紫毫、石獾及画笔、斗笔、条屏,甚至排刷又有所变化,尖圆齐健,永无止境。这四个字是一个制笔人的毕生追求,我们文港人对它倾注了全部心血。”[6]21-22
毛笔四德是一个基本规范,而不是绝对标准。因毛笔规格、品种、用途不同,毛笔四德亦有侧重,如大幅写意、泼墨画或狂草字体,则对“圆、健”的要求高些,对“尖、齐”要求较小,而那种工笔画或小楷字体,则相反,对“尖、齐”要求更高,对“圆、健”要求相对小些。
毛笔制作技术民俗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但技艺的提高更需要个人的领悟,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尖、齐、圆、健”作为毛笔的制作规范和经验总结只是一种普遍性的要求,而不是绝对的标准。如果真正成为绝对的标准了,也就窒息了技术民俗的发展。技术民俗虽然具有模式化、程式化的“套路”,但亦有很大的弹性空间,赋予民间艺人以自我提高、自我领悟的空间,亦即从“他俗”转变成“我俗”。如《文房四谱》记载:“今之小学者言笔有四句诀,云‘心柱硬,覆笔薄,尖似锥,齐似凿’。”[7]9虽然《文房四谱》成书时间在北宋,但因之可见,“尖、齐、圆、健”并非固定不变之制笔准则,亦可相应灵活调适。
手(工)艺诞生之初是作为家庭副业存在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艺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手艺人开始脱离农业生产,成为专门的职业阶层。当然,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从文港地区来看,目前大多数家庭仍在从事农业,只不过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很少,但作为一种传统生活形态仍具有其稳定性。毛笔制作技师或笔工一度和木匠、泥瓦匠、织工、运输工等处于一样的地位,以至当地有俗云,“毛笔皮子织夏布,鞭炮纺绳浇蜡烛,泥木建筑跑运输,摆摊设点做豆腐”。只不过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后者开始逐步被机器工业所取代,而毛笔制作技艺的技术性更强,仍具有一定适应空间。
谈到近代家庭手工业②产生及其发展时,彭南生认为,“家庭手工业的优势在于它照顾了农户的眼前利益和农村劳动力的特点,风险性小,妇女足不出户即可从事生产,充分发挥了家庭妇女劳动力利用上的灵活性。相反,工场手工业虽然效益更高,但风险也更大,且管理费用较高,因此,那些通过家庭手工业生产而积累起一定资本的农村商人、农民手工业者对发展工场手工业是相当审慎的。家庭手工业即便不是一种最佳选择,也是农民手工业者在现实基础上的一种理性、稳妥的选择”。[8]62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很高,劳动力流动性很小,因而,风险性小、劳动灵活的家庭手工业能够在农村广泛兴起。从文港实际来看,虽然家庭作坊和家庭手工业有一定的差异,不能完全等同,但其产生的背景都具有相似性。人多地少一直是文港的经济生态主要特征,过去,生存问题是文港人最大的问题。因而,学手艺是一般农家孩子的首选。
老笔工周英明,周英发的哥哥,年轻时曾在武汉的邹紫光阁③做过二十多年。在20世纪80年代就内退回了文港周坊村老家,让儿子顶替自己的职位,几十年来,仍一直坚持做笔,让妻子去市场上卖,以贴补家用。
他的“笔坊”(或住房)不是独立的空间,而是融制笔和居住为一体的一间房间。房间的后面放着一些旧家具,中间是一张木质老床,前面放着他的一些制笔工具,一张案桌,一台简易梳毛机,两张小板凳及剪刀、毫刀、蜡烛等等。
周英明告诉笔者,毛笔制作是周坊人的祖传手艺,在文港,周坊人做笔最好,人数也最多。过去,除了做毛笔的,也有木匠、篾匠、泥瓦匠等,但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是依赖制作毛笔。谈到自己学制笔的原因,周英明说:
我们村子大多数人都种田,边种田边做手艺,种田勉强够吃饭,生活开支就要靠手艺,挣点零花钱。我家过去非常穷,没有田,“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后面的老房子被日本人烧了,只得租住别人的房子。我的父亲在邹紫光阁(文港前塘)做毛笔,我13岁就开始跟父亲学做毛笔……如果没有亲戚做笔的,就要请熟人介绍,跟师傅学,学徒三年,一般都没收入的。④
手艺对手艺人来说,它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出于生存的需要,生存是其传承、发展的原始动力。但这种出于生存需要的手艺,在客观上又往往超越了其本身的内涵,凝为一种技艺规范、身体记忆和人生体验而流传下来,成为老百姓的生存哲学。
毛笔工艺、制作有好多头脑(音,方言,头绪的意思),做手艺有句话叫,“家有千金,手艺防身”,你再有钱,如果没有手艺,遇到特殊情况,你就会饿肚子。周坊全村都是做毛笔 (助词,无义),那时候大家都很穷,不做毛笔不行。⑤
手艺人拥有手艺,收入增多了,地位也随之提高。据一些制笔技师介绍,过去手艺人地位很高,经常走南闯北,属于见过世面的人,找对象都不用愁,很多人会帮你介绍。而这与杭间在《手艺的思想》中介绍自己家乡过去手艺人地位时所谈到的情形也类似,“我所处的周围乡村,历史上几乎没有出过什么显赫的人物,富有之家也是寥寥,因此乡里人的审美标准有许多便是来自这些曾经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手艺人。”[9]29-30
“家有千金,手艺防身”是过去普通民众生活状况与生存境遇的一个侧面折射,也是手艺人对手艺的价值认识和自我认同,其在普通民众中的广泛传播凸显了技术民俗宽广的时间维度、空间广度和深厚社会基础。当然,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变迁的加速,技术民俗也不断新陈代谢,手艺人开始逐步淡出主流社会,对手艺的认识也处在迅速发酵、流变中,手艺的存在逐渐成为广大民众对功利社会现实的情感鞭笞和对自我修复的美好过去的共同记忆与文化缅怀。
技术民俗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断提高,技术不断进步,或者说两者相互促进,使得过去具有指导意义的各种谚语、俗语、经验总结等语言习俗开始失去其应有的借鉴意义和价值,与社会现实不相适应,因而,技术的发展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更加具有指导意义的语言习俗体系,使技术民俗得以在变化中不断更新。
虽然毛笔制作在制作工序方面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少工序甚至变化很快。比如,苎麻丝,过去毛笔制作一般都要在笔头中加苎麻丝作衬毛,俗有“无麻不成笔”之说,其主要起加健和保持笔形的作用。启功先生在一次演讲中也提到毛笔加麻的情况,“其实呢,没有里头不掺麻的。有这么一句话‘无麻不成笔’。笔里头总要垫上衬,衬这个笔毛,从笔头中间里头的芯一层层往外裹。所裹的是各种毛,里头总要衬垫一点儿麻,它就挺脱。”[10]269
苎麻可以增加笔的腰力,启功先生认识到了这一点。当然,苎麻也存在缺点,就是它容易团起来,吸墨后笔肚容易涨开。也有不少制笔技师和书法家认为麻吸水性强,加麻后毛笔的吸墨量更多,连续书写较持久。
谈到“无麻不成笔”的制笔经或俗谚、苎麻对毛笔的作用及苎麻在当下毛笔制作中的被替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港毛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鹏程告诉笔者,苎麻丝只起保持笔形的作用,并不能改善毛笔书写的性能,以下是笔者和他就这个问题的相关访谈记录:
刘:鹏程大哥,“无麻不成笔”中的麻有什么作用呢?
周:“无麻不成笔”是以前的做法,现在很多笔没有麻了。那是以前的做法。
刘:嗯,我想知道以前麻起什么作用。
周:它主要做笔的形状,放在毛笔头的下面,把笔的形状做出来。
刘:麻是不是很吸水啊,是不是吸水性、吸墨性很强?
周:嗯,吸水性强是强啊,但也是缺点,大笔加麻吸墨多,时间一久,容易把笔肚子撑开。
刘:它还有什么优点?
周:它不容易散,用梳子去梳梳得好稠,团在一起散不了。其实麻(现在)没什么用,江西的笔现在(影响)做大了,就是不再用麻了。
刘:麻是不是粘得很紧,不容易散锋,对吧?
周:也不是。它团得好紧是好紧,但笔形没做好,吸墨多,很容易开。麻什么笔可以用呢,做小楷笔,很细很细的东西。制成一支笔的形状,要把麻大部分装进笔管里去,只能空一点点出来,主要做笔的形状用,做小楷笔还可以用。现在(做小楷笔)有的人用,有的人不用了。
刘:“无麻不成笔”这句话是不是说原来没有找到更好的衬毛代替?
周:对对对,没有找到别的东西(衬毛)代替。如果用别的东西那一个个笔头放在坛子里容易散,它(加麻后)那个散不了。以前一支笔上墨只上三分之一,上一半都很少,现在不一样,它要把那个(笔头)全部都要打开。
刘:您不是说配笔麻要加在底端一点啊,它怎么吸得到墨呢?
周:很多人讲加麻是为了吸墨多一点,是错误的,包括书法家对那句话的理解都是错误的。那是不对的,如果靠麻去吸墨啊,那个笔就全部涨开了,就收不拢来。以前是这样的呢,一支毛笔,它的麻就放在(底端)三分之二的(位置),如果笔头是六公分,底端四公分有麻,两公分没有麻呢,写字的时候就写前面的两公分,过了两公分以后就不(打开)开了。
刘:哦,过去麻主要起配笔形的作用。
周:主要是配笔形。很多书法家不懂,他们说含墨,实际上它不能含墨,如果它含到了墨,就不好办了,(笔)肚子就增大了。“无麻不成笔”主要强调的是麻配笔形的作用,没有麻做不了笔啊。我们现在用猪鬃,以前的人不敢用猪鬃啊,根本不敢用啊。
刘:猪鬃与麻相比,其优点是什么?
周:现在的笔从笔头到笔根全都要(开水)泡开,用上了猪鬃它就不怕泡嘛。如果是麻一泡,全部就像一个我们说的刷浆糊的(刷子),全部打开了,它就不团了。根本不能写,就是刷浆糊的。以前的笔头只泡开三分之一,有麻的三分之二都不泡开。⑥
苎麻丝,过去是毛笔制作的必用原料,现在已经很少用了,只是在小楷笔中还偶尔用到。文港毛笔,继承的是湘笔传统,擅长水笔和兼毫笔,过去几乎都要用苎麻丝添加腰肚,但今天猪鬃已经成为毛笔制作主要衬毛,苎麻丝逐步退出了制笔人的视野,同样,“无麻不成笔”的制笔经淡出了人们的话语圈,偶尔才会在人们头脑中闪烁一下,继而沉入更深邃的梦般的永恒记忆。
技术民俗的产生和技术发展联系密切,是技术的经验化、俗语化、理性化的重要过程,具有模式化、程式化的特征,可以通过口传心授、祖辈承袭、师徒相承等传统方式传承,但这种稳定性并不代表其没有变化、没有发展。以毛笔制作技艺来说,从上古时期将动物毛捆绑于木棒、竹杆外端的简单制作到战国、秦汉之际将动物毛纳入一段挖空的笔杆内的改进制作,再到韦诞笔、鼠须笔、鸡距笔、宣笔、枣心笔、“无心散卓笔”、“三副笔”、湖笔、湘笔等等,毛笔的形制和制作方法实际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这些变化离不开历代笔工结合时代需要对笔进行的不断改进和总结。
毛笔制作技艺是一门看起来容易学起来难的手艺,不仅需要勤奋,更需要悟性,很多笔工制笔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谈到真正学好制笔技艺的难处,周鹏程很有感触地向笔者谈起了他对毛笔制作的一些个人理解:
笔是不容易制好的,那是千难万难的,一支笔上千根毛、几千根毛,你要把它排得根根有理,什么毛放在什么地方,合理,那是很难的。毛的排列不是靠梳理出来的,主要是靠这把刀,切出来、配成的,然后再拿去梳匀,东西梳匀了后(辨认)没有办法,神仙都难识,“神仙难识磨烂药”呢,就跟中药样,一磨磨烂了,磨成了末,这样凑一点,那样凑一点,凑拢来,神仙也搞不清,什么药放在里面,毛笔也一样,弄乱了,你晓得什么部分放几根啊,也不晓得。你没有悟进去,就根本不懂这支笔。好多人制笔是这种现象呢,我这次要你做500支狼毫,打比方是中狼毫,这一次很好用,下次我再叫你做500支中狼毫,可能根本就不能用,和上次做的根本不同。(插问:为什么呢?)这个人没有悟到这支笔里面去,他是碰到的,他只能做出笔的形状,要大要小,但是笔的性能他可能根本没有感觉到,做笔一定要懂,什么笔要制成什么性能,这是千难万难的。材料不一样,你按照原来的方法去配就不同,即使用同样的材料,也可能不同。毛笔上面(芯毛)就要配七八层,下面还要配,即便是配齐了七八层还不够,做笔关键的(地方)增加一根线的位置,制出的笔都不相同。日本人话(音,说的意思)毛笔这样一行,是一种特种工艺,日本以前也有制毛笔的,现在没有,制笔是好难学的东西。制毛笔和画画的画家一样,没有那种悟性,你那水平就玩不成,画出来的东西就没有层次,道理是一样的。⑦
俗话说,“行行出状元”,或者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在实质上,毛笔制作技艺和其他任何技艺一样,需要不断地实践,才能熟能生巧,但多实践只是技艺提升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更不是等价命题。“熟”能够生“巧”,但“熟”不一定可以生成“巧”,如何让“熟”生成“巧”,就不仅仅是“熟”的问题了,否则技艺就完全等同技术了。因而,让“熟”生成“巧”,就还需要添加一个充分条件,就是如果你足够聪明,有较强的领悟力,再不断地努力实践,“熟”才可能生“巧”。从毛笔制作发展史来看,中国古代书写工具主要是毛笔,从事毛笔制作的古代笔工众多,虽然具体数字无法统计,但可以确认的事实是,每一个朝代的笔工至少不会比今天少,可是从文献记载来看,有名有姓的著名笔工也就三四十多人,如史虎、白马、韦诞、诸葛高、严永、吕大渊、汪伯立、冯应科、郑伯清、陆继翁、陆文宝、周虎臣等,当然可能存在古代文人对手艺人的歧视与偏见,在文献中故意不记载⑧,但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毛笔制作技艺是一种易学而难精的手艺绝活。
文港制笔历史悠久,但手艺真正享誉海内外的屈指可数,大多数人都是忙忙碌碌的笔工,是“匠”而不是“师”。文港几乎家家户户都制笔,有如繁星点点。据统计,文港目前从事毛笔制作人员1.1万[11]150。但制笔技艺脱颖而出者,少之又少。大多数笔工都是忙忙碌碌了一辈子,制出的笔只是徒有其形而无其质。对毛笔制作只是执著于工序的完备,而无法把握动物毛的结构与性能,更无法理解毛笔制作的浅显而深邃的哲理与文化内涵。
民间手工艺作为技术民俗的一部分,具有模式化、程式化的特征,因而口传心授、祖辈承袭、师徒相承是其重要形式。“它是一个群体通过经验积累、不断改进的一整套操作技能和技巧……技术民俗在时间上具有代代相承性,并在空间上具有向周围地区传播的扩布性。”[12]2技术民俗具有一定的基本规范或模式,能够通过口耳相传及实践展示得以传承。民间艺人通过多年的实践,通过自己的身体与精神的创造活动,总结出的一些规范性的经验或感悟,形成了一些具有共性的手艺思想,从而使得技术民俗得以传承和扩布。当然,技术民俗不等于去个性化,更不等同于没有创造性,手艺的思想只是一些基本的经验总结和技艺感悟,不是什么“秘诀”,手艺得以传承和发扬的真正的秘诀在于实践,在于不断在劳作实践中去探索、思考与领悟。
文港毛笔经历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传承,制笔技师或笔工在模式化、程序化的毛笔制作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群体内部所认同的“手艺的思想”,亦即制笔技术民俗,诸如“尖、齐、圆、健”的毛笔“四德”、“家有千金,手艺防身”的制笔认同、“无麻不成笔”的制笔经、“神仙难识磨烂药”的制笔了悟,等等,这些传承理念或技艺观无不闪烁着制笔技师或笔工对于制笔技艺的思想、情感、价值,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制笔技术民俗最基础、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直接影响着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与赓续的思想维度与生活厚度。
注释:
①访谈对象:周有财,男,1948年生,小学文化。访谈时间:2010年4月23日。访谈人:刘爱华。
②手工艺因为主要通过手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从其劳作方式的角度来说,可以归属于手工业,但这是一种笼统的分类,手工艺个性化更强,在某种程度上更偏向艺术,手工业模式化更强,在某种程度偏向技术,因而两者有一定的差异。
③中国毛笔著名品牌,为文港前塘村邹发荣、邹发惊兄弟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在汉口所创立,与上海周虎臣、浙江王一品、北京李福寿并称为“天下四大名笔”。
④访谈对象:周英明,男,1938年生,小学二年级文化。访谈时间:2010年5月6日。访谈人:刘爱华。
⑤访谈对象:周国富,男,1945年生,大学本科文化。访谈时间:2010年4月30日。访谈人:刘爱华。
⑥访谈对象:周鹏程,男,1954年生,小学文化。访谈时间:2010年12月13日。访谈人:刘爱华。
⑦访谈对象:周鹏程,男,1954年生,小学文化。访谈时间:2010年4月29日。访谈人:刘爱华。
⑧即便是这一条假设的理由,其实也很牵强,因为文人对好毛笔求之若渴,颂笔之诗文俯拾皆是,因之,对手艺过人的笔工也会由衷产生敬仰,歧视与偏见的可能性不大。
:
[1]【英】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明】屠隆.考 余事·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清】唐秉钧.文房肆考图说[M].中国台北:广文书局,1981.
[4]【宋】钱易.南部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马国权.沈尹默论书丛稿[M].中国香港:三联书店,1981.
[6]郭传义.华夏笔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7]【宋】苏易简.文房四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彭南生.论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三种形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9]杭间.手艺的思想[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10]启功.启功书法丛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1]谢萌,吴国华.关于文港毛笔制造业的调查报告[A].邱振中主编.书法与中国社会[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朱霞.云南诺邓井盐生产民俗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J528
A
1004-342(2015)03-73-07
2015-05-01
本文为2012年度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创意产业视域下的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2014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文化产业品牌培育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JC1404)的阶段性成果。
刘爱华(1978-),男,江西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