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体成分分析观察电针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局部减肥效果的临床研究

2015-09-14 05:42陶沙艾炳蔚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单纯性内脏脂肪

陶沙,艾炳蔚



基于人体成分分析观察电针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局部减肥效果的临床研究

陶沙1,艾炳蔚2

(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南京 210036)

目的 利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比较常规取穴与局部排针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局部减肥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局部排针结合常规取穴治疗)、对照组(常规取穴治疗),每组30例。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FAT)、内脏脂肪面积、局部脂肪质量(上肢、躯干、下肢)、水分质量、蛋白质质量、无机盐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FAT、内脏脂肪面积、局部脂肪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治疗前后水分质量、蛋白质质量、无机盐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下降值经两组独立样本检验,治疗组BMI、FAT、内脏脂肪面积、局部脂肪质量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0.01)。结论 治疗组在降低患者BMI、FAT、内脏脂肪面积、局部脂肪质量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在改善水分质量、蛋白质质量、无机盐质量方面均未见差异。

人体成分分析;电针;肥胖症;局部减肥

针灸减肥见效快,且安全无副反应[1-2]。目前针灸减肥基本以全身减肥为主,且往往以体重指数(BMI)来作为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标准,严格来说并不科学[3-4]。在日常的医疗美容门诊中,很多要求减肥的女性按BMI衡量只属轻度肥胖甚至仅为体重过重,但其腰腹大腿处的脂肪堆积却严重影响形体美[5]。也有的肥胖症经一段时间治疗后体重虽降而腰腹围却依然臃肿如前,因此减少局部脂肪已成为这些求诊者共同的愿望和目的[6]。本研究采用局部排针结合常规取穴的方法,在验证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局部减肥临床疗效的同时,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案人体成分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产生随机种子数及分组数,按已制定的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局部取穴与常规穴位结合治疗)、对照组(常规穴位治疗),每组30例。治疗组中男5例,女2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0岁,平均(30±12)岁。对照组中男6例,女2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46岁,平均(30±8)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7年全国第5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制定的《单纯性肥胖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999年WHO《对亚太地区肥胖及其治疗的重新定义》及2002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方案,临床符合以下两项即可诊断。第一,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除外继发性肥胖。第二,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F%≥30%; BMI≥25;符合3项或2项者即可。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7]

胃肠实热型:形体肥胖,多食易饥,口干舌燥,怕热多汗,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或滑。

脾虚湿阻型:肥胖,纳少乏力,肢体困重,腹胀便溏,尿少肢肿,舌淡体胖,苔薄或腻,脉沉或细。

肝郁气滞型:肥胖,性情急躁,胸胁胀满,月经不调,闭经,舌苔薄白,舌质暗红,脉细或弦。

肝肾阴虚型:肥胖,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口干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诊断证候2~3项以上,舌、脉象基本符合者,即可诊断为该型。

1.3 纳入标准

①18~50周岁。②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按医生要求完成治疗者。③BMI≥25。④体脂百分率(F%),男性大于20%,女性大于30%。

同时满足①②并满足③④中任一项者均可纳入。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的疗程进行针灸,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收集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的患者。②继发性肥胖患者(如下丘脑综合征、垂体瘤、库欣综合征、性腺减退症等引起的肥胖患者);由药物引起的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患者。③正在服用减肥药或其他减肥方法停止不足2星期者。④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整体辨证取穴治疗

主穴取中脘、天枢、滑肉门、腹结、带脉、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胃肠实热型加曲池、合谷、公孙、内庭;脾虚湿阻型加丰隆、阴陵泉、气海、水道;肝郁气滞型加肝俞、行间、太冲、阳陵泉;肝肾阴虚型加肝俞、肾俞、关元、太溪。

2.1.2 局部排针

腹部肥胖者沿任脉、脾经、胃经循经排刺。下肢部肥胖沿脾经、胃经循经排刺。上臂部肥胖沿肺经、大肠经循经排刺。

采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0.30 mm×40 mm针灸针。按常规要求直刺进针,得气后将XS-998系列光电治疗仪接于腹部腧穴上(所选腧穴以经穴为主),选疏密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30 min。隔日1次,每星期3次,10次为l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女性月经期间停针。

2.2 对照组

采用整体辨证取穴,取穴及操作方法同治疗组。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FAT、内脏脂肪面积、局部脂肪质量、水分质量、蛋白质质量、无机盐质量,详细记录以备统计学处理。

3.2 疗效标准

依据1997年全国第5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制定的《单纯性肥胖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制定。

显效:体重下降30%以上,或F%下降>5%,或BMI下降≥4。

有效:体重下降25%~30%,或F%下降3%~5%,或BMI下降≥2。

无效:体重下降未达到25%,或F%下降未达到3%,或BMI下降未达到2。

体重下降以疗程结束时体重下降数值占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之差的百分值为准。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型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两组治疗前后均数比较采用配对检验,两组间均数比较使用两个独立样本检验;两组减肥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BMI、FAT、内脏脂肪面积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后BMI、FAT、内脏脂肪面积均下降,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在降低BMI、FAT、内脏脂肪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两组间治疗后BMI、FAT、内脏脂肪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MI、FAT、内脏脂肪面积比较(=30)(±)

变量时间治疗组对照组 BMI(kg/m2)治疗前28.90±6.1029.72±4.74 治疗后22.15±5.991)27.34±5.121) 差值6.75±1.582)2.38±1.64 FAT(%)治疗前38.19±5.8538.29±5.69 治疗后26.16±6.821)34.80±7.911) 差值12.03±4.892)3.50±4.86 内脏脂肪(cm2)治疗前112.89±33.78113.57±22.23 治疗后95.22±40.831)102.22±29.001) 差值17.67±19.642)11.35±15.06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与对照组比较2)<0.01

3.4.2 两组治疗前后局部脂肪质量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脂肪、躯干脂肪、下肢脂肪均下降,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在降低局部脂肪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两组间治疗后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说明治疗组减少局部脂肪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局部脂肪质量比较(n=30) (±s,kg)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局部脂肪质量比较(n=30) (±s,kg)

变量时间治疗组对照组 上肢脂肪治疗前2.56±1.812.62±1.23 治疗后1.21±1.911)2.03±1.331) 差值1.35±0.592)0.60±0.45 躯干脂肪治疗前14.88±5.1715.60±4.11 治疗后5.66±5.321)13.00±5.191) 差值9.22±2.102)2.59±2.19 下肢脂肪治疗前4.34±1.504.61±1.23 治疗后1.21±1.381)4.01±1.441) 差值3.12±0.832)0.60±0.60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与对照组比较2)<0.01

3.4.3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成分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两组治疗前后水分质量、蛋白质质量、无机盐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改变人体水分质量、蛋白质质量、无机盐质量方面均无明显影响。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成分比较(n=30) (±s,kg)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成分比较(n=30) (±s,kg)

变量时间治疗组对照组 水分质量治疗前34.22±7.5036.14±8.09 治疗后34.43±7.2734.99±7.57 蛋白质质量治疗前9.20±2.049.71±2.18 治疗后9.17±1.969.41±2.04 无机盐质量治疗前3.29±0.673.48±0.74 治疗后3.27±0.653.40±0.71

3.4.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1

4 讨论

单纯性肥胖症是指因热量摄入过多或消耗相对减少,造成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导致体重超常的一种慢性病症,且无明显的内分泌代谢病因,以及排除水钠潴留或肌肉等因素导致的体重增加[7]。过去常以局部围度的测量结果评估局部肥胖,但局部围度的缩小并不意味着局部脂肪的减少,亦无法排除局部水肿减轻、肌肉减少的可能,因此存在轻易反弹、损害健康等风险。现在,人体成分分析可以了解体内成分的构成情况,分析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和脂肪之间的均衡状态,也使上肢、躯干、下肢的局部脂肪质量一目了然,使衡量局部减肥数据化、直观化,对减肥疗效做进一步评估[8]。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治疗后,BMI、FAT、内脏脂肪面积、局部脂肪质量均可见到明显下降,证明电针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减肥疗效显著。而治疗组因加强了局部经络循经排针刺激,使得局部脂肪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为局部脂肪的调整,我们因此也能看到BMI、FAT、内脏脂肪面积等上述一系列相关指标的变化,以致于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两组治疗方法中,水分、蛋白质、无机盐质量在治疗前后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患者治疗后体重的下降,与上述三项成分关系不大,即体重下降大部分因为脂肪的减少,而不是水分等其他营养成分的改变[9]。说明针灸减肥在减少脂肪的同时,对健康没有伤害,安全无副反应,较药物减肥等其他方法更可靠、有针对性。

[1] 冯骅,李健,周欣,等.针灸减肥56例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8):182-183.

[2] 胡丽梅,汤元成,钱真良,等.针灸减肥34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1991,36(1):18-20.

[3] 史视明,么焕新,左伯文.单纯性肥胖症36例针灸减肥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3):3210 -3211.

[4] 齐凤军,程井军.穴位埋线减肥60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 2006,22(7):34-35.

[5] 高国一,汪建.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现状[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30(S1):29-32.

[6] 何玲,刘智斌.针灸在人体局部减肥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06, 27(7):849-850.

[7] 高雨虹.排针刺对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局部减肥的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8] 张先祥,彭先进,黄楷,等.对人体成分分析报告指标的中医浅析[C].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论文资料汇编,2014: 163-165.

[9] 胡琴静,赵长峰,冯丽,等.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测定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958-959.

Clin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Topical Weight Loss in Simple Obesity Pati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uman Body Components

TAO Sha1, AI Bing-wei2.

1.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9,China; 2.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CM,Nanjing 210036,China

Objective By using the human body component analyzer, to compare the effects between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and topical aligned needling on topical weight loss in simple obesity patients. Method Sixty patients with simple obesity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topical aligned needling plus conventional point selection) and a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point selection),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Body Mass Index (BMI), body fat ratio (FAT), visceral fat area, local fat quality (upper limbs, body trunk, and lower limbs), water quality, protein quality, and inorganic salt quality were observed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3 treatment courses. Result The BMI, FAT, visceral fat area, and local fat quality we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0.01), while the water quality, protein quality, and inorganic salt quality were insignificantly changed after treatment (>0.05). According to the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the decreases of BMI, FAT, visceral fat area, and local fat qualit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0.01).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group can produce a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reducing the BMI, FAT, visceral fat area, and local fat quality; while the two groups are equal to each other in improving water quality, protein quality, and inorganic salt quality.

Human body component analysis; Electroacupuncture; Obesity; Topical weight loss

R246.1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5.10.0932

1005-0957(2015)10-0932-03

陶沙(1990 - ),女,2008级7年制硕士生

艾炳蔚(1964 - ),男,主任医师,博士

2015-03-20

猜你喜欢
单纯性内脏脂肪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脂肪的前世今生
反派脂肪要逆袭
空心猪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好吃的内脏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17例单纯性肥胖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