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结合之我见

2015-09-10 07:39张霞
新课程·上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脸谱传统文化

张霞

摘 要: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戏曲种类都有脸谱。通过脸谱可以开宗明义地告诉欣赏者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道德伦理特征。脸谱使得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清楚明白,欣赏者一目了然。如何让脸谱艺术与美术课堂完美结合是教师着力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脸谱;传统文化;美术课堂;情绪;情感

脸谱是指戏曲演员脸上的化妆图案,脸谱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构成各种图案,象征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忠、奸、善、恶等各种特质。脸谱还是一种独立的艺术。长久以来,脸谱一直备受青睐。在小学美术课中教授脸谱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色彩的运用有很重要的意义,如何让脸谱艺术与美术课堂完美结合起来?以下是我在上《昆曲脸谱》这课时的一些感想与体会。

一、研读教材,打造基础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和独立理解能力,同时,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和未知领域比较感兴趣。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能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我正是以此为契机展开美术教学的。

文化学习的积累是美术创作的基础。我首先让学生参与到体验和认识美术文化内涵的学习中去,着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我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提炼出精华,以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个质的上升,并且与美术学科相融合,体现其美学价值,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出来,然后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对脸谱的五官、表情、图案、色彩进行联想,让脸谱设计变得生动有趣。而在涂色工具的选择上,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进行运用。

二、激发创作欲望

1.以播放视频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好奇心

《游园惊梦》是经典的昆曲曲目,在授课前播放能够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讲课作铺垫。有学者指出:学习者的学习成果1%来自味觉,1.5%来自触觉,3.5%来自嗅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最好的教学手段是视听结合,用影像和声音来呈现教学内容,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2.游戏教学激情导趣

游戏是课堂活动的首选,当孩子听昆曲的时候,仿佛穿越到远古时代。我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将自己置身其中,使学生有更深切的体会,让学生总结图案、色彩与性格的关系,再由学生嘴里说出来,更有利于他们的理解记忆,也有利于学生贴切地设计角色。游戏互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方式既能充分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了解昆曲脸谱的传统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并在其间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游戏法不仅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脸谱传统艺术文化,又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学习特点。

3.引导学生去观察、去联想

小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验积累是有限的,由此导致他们的想象力也受到限制。因此,要想丰富孩子们的绘画内容,就要教会他们储备有用的信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有接触各类作品的机会,使学生从各方面了解脸谱艺术,掌握要点,深刻体会,从而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创作的时候才会运用自如,才会有优秀的作品出现。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脸谱应该有的特征和创作要点,把常识性的东西给学生展现出来:关羽重义气,忠于刘备,画红脸;张飞勇猛,画黑脸;董卓奸诈,画粉脸。脸谱图案可以表示人物特性,如周仓额上画虾,表示他能识水性;钟馗额上绘蝙蝠,说他像蝙蝠一样,昼伏夜出,捉鬼除害,为人造福;赵公明是财神,额上画元宝。学生对这些相关知识更是兴趣大增,从而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示范教学的时候,我努力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联想,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最终目标是积累脸谱知识,让学生明白传统脸谱特征、色彩及结构关系,如何把传统与创意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法的讲授,还应关注学生学习情绪和情感体验。因为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题的需要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和情感。

4.做好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可以自评,说自己的创意构想,也可以相互欣赏与评价,大胆地评论别人的作品,学习彼此的优点。教师做最后的点评,将传统脸谱与学生的创意作品进行比较对照,找出学生创作亮点,适时提出其中的不足,并且给出关键性指导。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体会,更能体会脸谱艺术的魅力,让脸谱艺术在孩子们心中开花结果。向学生传授优秀的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激发孩子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个人体会,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孙传云.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林区教学,2010(02).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脸谱传统文化
帖脸谱
做个脸谱迎『六一』
灶王爷的“脸谱”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