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英
根据心理学知识,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创造力。所谓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来说的,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提高力在最短时间内收到最好的效果,已达到较高的教学质量,这不仅要求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求教师有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及教师与学生的融洽关系,发挥学生积极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动机、广泛的兴趣、热烈健康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坚强的性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大脑神经细胞的活动力,使智力活动由被动状态变为积极的活动状态,然而,这种非智力因素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有一个教育、培养、强化、发展的过程。那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1.利用游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形象思维强与逻辑思维,本性活泼、好动,对新奇事物往往具有好奇心。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等活动,设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完表内乘除法后,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目:在黑板上写出:2、8、4、6、10、5、3、18、15这些无规则的数字,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在脑中产生很多疑问和好奇。这时,老师告诉学生,用这些数组成乘法或除法算式,积、商也必须是所给的数,这样,学生便会积极动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譬如,在教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后问学生: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面积也相等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一出,就在学生中引起激烈争论。众说纷纭,各使才华,方法各异。最后得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大”的结论。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现,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兴趣。
二、学生情感的激发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客观事物产生情感,才有动机和兴趣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家斯宾强调:“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学生一旦有了对学习的情感,就会愉快地学习,可以消除紧张,抑制疲劳,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旺盛的精力,使内心世界变得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际能力。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角度看,说明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我班的马××同学态度和成绩都非常差。于是,我试着接近他,和他聊天,了解到他家庭条件不好,家长她对他没抱希望,同学远离他。因此,他对生活产生了厌倦,不好好学习。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的学习在不断进步,一调查,他告诉我,他和李老师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他和周围的人产生了情感。同时我每天给予他亮点的肯定,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让他一天天的感觉到学习的快乐。好老师很多,能成为朋友的老师不多。从这些事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激发他们的情感后,孩子会学得更认真、更自觉。
三、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只有从小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这是经过师生长期的努力而形成的。
1.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不但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还要认真发言,教师应及时引导那些对同学发言漫不经心的学生,让他评判同学的发言,学会倾听,以利于取长补短。
2.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没有思维就没有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掌握,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积极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就某个问题、某个情节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提问,然后点名其他学生回答提问,同时提问学生给予对错的评定,以这样的方式战胜困境,激发每个学生都爱说、都想说。这样通过比提问、比解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达到爱动脑的习惯。
以上对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们要有目的、有序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才能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能力的培养上有质的飞跃。因此,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自己的音容笑貌、体态举止、智慧和热情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更加自信、自强、自爱。作为此期间的小学教师,应该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成长,时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兴趣空间,培养其个性发展,使之爱学、乐学、善学、会学,充分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潜能,使之真正成为21世纪有用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刘娟.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J].学周刊,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