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2015-09-10 07:22杨彩霞
考试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化导入教学建议大学英语教学

杨彩霞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本文在探讨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状况,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教学建议

1.概述

英国社会语言学家拜拉姆(Byram)认为:“语言是学习文化的最丰富的源泉。”(Language is the richest source for studying culture)那么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包括英美文化教学,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增长英美文化知识。

《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通过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译等能力,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英语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本课程大纲的重点和难点是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是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之一。

然而当代大学生的英语文化交际能力远不及他们的语言能力。很多学生可能擅长使用语法规则,但当处于真实语境中时却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一些学生把汉语直译成英语,他们犯的语法错误很多可以被本土英语国家的人理解,然而由于忽略文化因素而造成的语言错误却不能被忍受,并常常被理解成恶意的。所以,文化差异已成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冲突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地语言载体,在对学生教授语言的同时,进行文化素质培养,让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了解西方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等知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

2.文化导入的理论基础

语言不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过去和将来。语言蕴含丰富的文化,而文化的发展也得益于语言。

萨丕尔(Sapir,Edward;1884-1939),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代表作《语言论》。他认为语言不是本能的行为而是社会的习俗。“言语是一种非本能的,获得的,‘文化的’功能”。他对语言本质的看法突出了语言“文化的”功能。他主张:“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出发,萨丕尔认为语言或是人类文化中最先发生的一部分。人类之所以会有文化,而其他动物设有文化,其原因除脑力的差异以外,便是语言能力的有无,故语言对于文化的关系极为重大。

英国语言学家Byram认为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和文化不是一个复制说母语同龄人的社会化过程,而是把学生的能力发展成为跨文化能力(1989)。他强调文化意义的习得是语言习得的一部分,涉及直接经历外国文化,就像说母语的人一样经历。Kramsch认为如果语言被当成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了语言教学的核心。文化意识能够提高语言水平,也是语言熟练程度映射的结果。

既然已经意识到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大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导入文化教学,把语言点解释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文化导入的具体建议

1996年,萨丕尔指出每种语言都给它的使用者强加了一种世界观。所以,在讲授课文时,教师应该不仅讲解语言点、解释句子意思,更对他们进行文化导入,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理解课文,了解作者的世界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的大部分课文能够使学生了解许多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对于词汇、句法及语篇等语言知识所蕴含的这些文化知识,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和语言点的讲解结合起来传授给学生。

3.1词汇中的文化信息

英语词汇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同一个词在不用的文化中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所以在讲授语言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特别注意词和短语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单词的暗含意义和它的明示意义一般不相同。对暗含意义的忽视很容易导致词不达意,一句无辜或善意的话语可能被解读成荒诞的或者有冒犯意味的话。如该教程第三册的第一单元“Love Without Limitations”(爱无限)中“index finger”中的“finger”一词具有很深厚的文化意义。“to keep one’s fingers crossed”(使食指和中指保持交叉的状态)这个手势有点像十字架的形状,英美人认为这样做可以得到好运气,这个习语的比喻意义是祈求好运。“to give sb.the(middle) finger”(向某人竖起中指)则表示轻蔑或恶意。

3.2语篇中的文化信息

在语篇教学中,加强文学语言教学,通过文学作品学习语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之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主要人物作深入分析,使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增强对所学语言国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科学、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如该教程第三册的第一单元“Love Without Limitations”(爱无限),这篇文章看似在描述兄弟之情,作为哥哥,作者在照顾脑残弟弟的同时也充盈了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作者后来好像轻描淡写地提到“September 11th disaster”(9.11事件)及其影响,学生才意识到文章由真挚的兄弟之情引申到整个美国民族之间的大爱。所以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时,应该让学生了解“9·11事件”的过程及其对美国人民的影响。如第三册的第四单元“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教师在讲授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美国哥特式》、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课下了解更多美国文化象征。又如第五单元“Grateful Hands”(优雅的手),作者一直在描述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妇人的手,试图透过这双手解读美国人对死亡的看法,孤独死去却给身边的人自由,而自由正是美国人所追求的精神。再如第七单元“Bill Gates”(比尔盖茨),教师可以给学生导入美国的教育文化。

当然,几乎每篇文章在某些方面都和某些社会文化知识相联系,这些文章在教学时都需要教师进行文化导入。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在讲授这些课文时,必须导入相应的西方文化知识。否则,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层意义,甚至会造成跨文化交际困难。

4.结语

语言对于跨文化交际来说,非常重要。萨丕尔-沃夫假说认为不同语言里所包含的文化概念和分类会影响语言使用者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也就是说不同的语言的使用者会因语言差异而产生思考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差异。理解一种特定文化的成员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所以学习一种语言和学习它的文化不可分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已经发展为地球村,人们非常容易地参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化背景知识与语言紧密相关,是教师讲授课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必须导入相对应的文化知识,使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同步进行,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侯琰婕,丁颖,闫顺玲.浅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文化[J].甘肃科技纵横,2008(3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田德新.外语教学中的实际文化背景知识[J].外语教学,1992(1).

[5]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王勇.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国外外语教学,1998(4).

[7]王振亚.社会文化测试分析.文化与交际(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文化导入教学建议大学英语教学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浅谈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的文化导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商务日语教学中日本企业文化的导入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