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说明文中语用目标的实现路径

2015-09-10 07:22丁冬梅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10期
关键词:落实说明文课堂教学

丁冬梅

[摘 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不论何种体裁的课文,都要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说明文语用目标的实现路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初读课文,感知表达方法;细读课文,品味运用语言;总结文本,学习语言运用。

[关键词]说明文 课堂教学 语用目标 落实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7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依据文本教材中的语言表达规律和学生语言学习规律,为学生构建一个基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用实践中,提升语用能力。本文主要以《埃及的金字塔》一课为例谈谈在说明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语用这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感知表达方法

在基于语用的说明文教学中,在学生初读课文以后,教师就可以从语用的角度出发提问,让学生思考:在这篇说明文中,作者是如何围绕说明内容来具体表达的?如此一来,本课中所运用的一些说明方法等内容也会在学生的探究下浮出水面,加深学生对课文表达方式的理解。

本文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把埃及金字塔的样子具体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关注目标转移到表达上来,让学生思考:为了使读者了解金字塔,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找出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为了使学生对这些说明方法有足够的认识,我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能够体现这些说明方法的句子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这样一来,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从列数字的运用中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真切地感受到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运用,为落实语用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细读课文,品味运用语言

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总会有一些亮点值得人们去驻足、停留、品味、欣赏。因此,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极力挖掘文本语言中的一些精彩之处,让学生反复朗读,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第一环节,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说明文用词准确等特点。在第二环节,要把教学的目光转向品词析句上。如对“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据说……”这句话,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品味的:“在这儿,‘据说’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能去掉。‘据说’不能确定事实是不是这样,如果去掉就表示真是这样了。”“由此可见,说明文的用词是比较准确的,课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形式,你能找出来吗?”“这座金字塔高146多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练习:

1.这个游泳馆非常大,(有8个足球场那么大)。

2.绕学校一圈,(要走2千米的路程)。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课文内容精心选择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品味、咀嚼,了解说明文在用词上的特点,在这个目标达成以后,再通过具体的练习来落实。

三、总结文本,学习语言运用

对学生的言语能力来说,它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每节课都安排适量的训练,每节课都有所突破,日积月累,学生的语用能力定会得到提升。

在这一课的开始阶段,教师就向学生渗透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并使学生认识到这样描写的好处,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把关注语用的目标落到实处。在总结全文以后,针对课文特点,我设计了一个跟本课说明方法相关的练习环节:“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黄山。来到山脚下,看到巍峨的黄山,我情不自禁地说:‘这山可真高啊!__________。’(列数字)。爸爸赞同地说:‘__________。’(作比较)。看到这种情况,我感慨道:‘我国的名山可真不少啊,它们各有特点,_____________。’(举例子)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学生在补充说明填空中,既学会了一些说明方法,又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通过填空练习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模仿运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学以致用中使语用的目标得到落实,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说明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常见体裁,为我们打开了大千世界的另一片美丽的天空,它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也是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必要媒介。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特点,找准语用教学的切入点,使语用教学在说明文课堂中大放光彩。

(责编 莫彩凤)

猜你喜欢
落实说明文课堂教学
说明文阅读专练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