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5-09-10 07:22汤胜国
考试周刊 2015年102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渗透策略健康教育

汤胜国

摘 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担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创造愉悦的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加学生的活动体验,适时运用积极心理暗示等灵活多样的策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积极心理 健康教育 渗透策略

心理学认为,受教育者的心理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又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把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学科教学已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数学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自信心的培养,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教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采取适当、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引导?下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一、创造愉悦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内容是灵活的,可以是课本中的,也可以是课本外的,只要能创造愉悦的教学环境,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时,当进行到“点到直线的距离”时,学生理解“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所做的垂线段最短”有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我问学生:为什么我们从西小院到校门口总喜欢穿过地书园,而不去转到西楼门呢?理由很简单,就是我们都在走最近的路,当我们把西小院看成校门口所在直线外一点时,穿过地书园的这条线段是最短的。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下,学生的思绪立刻豁然开朗,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同时也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二、增加学生活动体验,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重视情景体验和活动参与,特别是数学学科的学习,教师要积极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抽象的概念、公式原理等。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一改由几组计算题入手直接给出运算定律,随即开始各种强化练习的教学思路。在课始我设计了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即两块田地长和宽分别是12米、7米和8米、7米,让同学们求出两块地的总面积。我同时出示两块地的平面图,并有意把两块地并排挨在一起,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学生在积极思考和观察后得出:①12×7=84(平方米),8×7=56(平方米),84+56=140(平方米);②(12+8)×7=20×7=140(平方米),这两种方法。接着我又出示了一张卧室平面图,要把卧室的两面墙贴上壁纸,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壁纸?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的算法是:①4.2×2.5=10.5(平方米),5.8×2.5=14.5(平方米),10.5+14.5=25(平方米);②(4.2+5.8)×2.5=10×2.5=25(平方米)。紧接着我问学生对于这两道题有什么感觉?又让学生试着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起初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感觉并不同步,有的学生很快写出类似的算式,有的学生却无从下手,看到学生的表现,我并没着急,也没有把定律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慢慢找感觉,自主建立数学模型。一节课下来,虽然课上学生没有进行大量的简算练习,但是他们增加了运算定律形成的活动体验,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非常透彻,课后练习错误率非常低。学生再也不是为了做简便计算的试题而学习运算定律,遇到解决问题时也不用教师提醒就能很自然地先想是不是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他们的学习动机更明确,学习主动性随之增强。

三、适时运用积极心理暗示,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九种智力构成,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的聪明或不聪明,而是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聪明。反映在数学学习上也就是有的学生可能计算能力强,有的学生可能空间观念强,而有的学生可能对定理定义的理解快一些,然而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在学习上最笨、生活中最调皮的学生,他有可能在其他任何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只是目前没有发觉而已。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教育学生,当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时,教师应该运用积极心理暗示使他的特长发挥出来,促进他们形成积极健康心理。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振的精彩,教学的艺术就体现在敏锐地捕捉学生身上显露出来的教育细节,静静地倾听,深入地挖掘,在细节上做文章,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当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现了困难,一时无从下手,这时候如果老师进行批评、呵斥,学生可能就会因为精神紧张而更摸不着头绪,此时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多方面智能,认真分析原因后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加以必要的暗示或提示,适时给予激励与肯定,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

总之,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实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孩子的健康。重视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间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心理健康实现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郑雪,陈少华,张兴贵,曾毅.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

[2]陈杰琦,克瑞克维斯基,维恩斯,方钧君.多元智能的理论与实践:让每个儿童在自己强项的基础上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田立莉著,王增昌,主编.田立莉与小学数学差异教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3.

[5]李嘉,杨立霞,编著.小学数学教学指导及评析.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渗透策略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弱化权势,和谐共生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促进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