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2015-09-10 07:22邓育坤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性策略

邓育坤

[摘 要] 在高中阶段,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主干学科,其在高考中易拉开差距,尤其是对于文科学生而言。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优化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重视提问的有效性,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初高中阶段的衔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实现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高中生而言学好数学意义非凡。对于高中数学课堂而言,其教学目标主要是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教学速度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形成数学的应用思维,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2]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其教学有效性不高,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低下。于是,笔者就对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策略,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参考。

一、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低下的原因

(一)缺乏合理创设的课堂情境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对课堂情境的创设加以重视,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其存在的应用价值。这样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4]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重视引导学生,仅仅让学生单一地学习数学知识,创设不够合理、难以与实际生活相贴近的教学情境,将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对于高中数学而言,其设计的内容多是较为复杂而抽象的推理和计算,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的高考能力,多采用题海战术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题目练习,并且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过于重视,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此外,部分教师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对学生的课堂参与不够重视,难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致使实际教学效率低下。[5] 这样不仅导致课堂氛围压抑沉闷,教学形式过于单一,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三)教师难以适当提出问题

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适当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进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6] 目前,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对提问环境的设置不够重视,提出的问题难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缺乏思考价值,导致学生无法进行讨论和交流,降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提问,应对问题的作用加以重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忽视初高中之间的有效衔接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初高中教材之间的有效衔接。由于高中阶段的教材和初中教材之间具有较大的跨度,如果教师忽视学生初中的数学基础,往往会导致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难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降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7]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情况,创设出科学合理的课堂情境。如,教师在讲解“数列”知识时,可结合足球比赛来设计问题:某足球队的队员共10名,如果每场只有4名队员上场,请分析共有多少种出场方式?这样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较为贴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优化教学形式

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学方式的固定性和单一性将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和畏难的情绪,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想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必须对教学形式加以优化和创新,有效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特色教学课堂。[8] 此外,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对教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难以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从而促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有效性。

(三)重视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预设有效问题,对提问的有效性加以重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分析问题,进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掌握新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准确提出疑问点,能够与教学目的紧密联系,抓住主要的问题,并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依据,从而促使学生加以分析和总结,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的兴趣。[9] 以“直线与平面相互平行的判断定理”这一内容为依据,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适当提出相关的问题:平面与直线的平行应怎样判定?对判定定理的结论与题设应如何分析判定?如何理解平面与直线相互平行的意义?等等。这些提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能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初高中阶段的衔接

我国部分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优势,导致教学的实效性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新课改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有效把握新课改理念。[9] 此外,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相关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爱好、看法以及学生间的智力差距,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图形功能,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如,教师在对“极限概念”进行讲解时,学生往往难以全面了解“无限接近”的概念,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刘徽“割圆术”的引例进行讲述,并将“放大”逼近的过程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对动画的变化过程加以观察,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10] 此外,教师可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将教学过程加以呈现,有效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新的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以“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为例,教师可以借助Flash将曲线形状的改变受x变量的变化的影响过程加以演示,促使学生理解x的“量变”怎样引发轨迹的“质变”,加深学生对圆锥曲线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必须讲究一定的策略,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由于课堂情境缺乏合理创设、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难以适当提出问题、忽视初高中之间的有效衔接等原因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低下。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优化教学形式,加强师生互动,重视提问的有效性,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初高中阶段的衔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实现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维正.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教研),2011,(06).

[2]唐梅英.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J].读书文摘,2014,(06).

[3]张莉莉.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刍议[J].考试周刊,2012,(10).

[4]王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2).

[5]陈云.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效率[J].普洱学院学报,2013,(06).

[6]李建龙.塑造学生主体性 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J].新课程(下),2013,(03).

[7]李梅.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J].学周刊,2013,(26).

[8]朱运胜,齐艳玲.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下),2013,(11).

[9]彭龙周.论提高高中数学试卷评价课有效性的措施及其方法[J].新课程(中学),2014.

[10]杨占林.浅析如何学习高中数学[N].学知报,2011.

责任编辑 王 慧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有效性策略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