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2015-09-10 07:22曾广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曾广源

[摘 要]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笔者针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优化方案,力图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明确教学目标,重视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设置各种丰富多彩并且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创造轻松、欢乐的课堂氛围,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时效性,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参与性、趣味性和主动性,是值得教育工作者们认真探讨的问题。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不足,告别传统的“灌输式”数学教学方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一)有效教学理论发展史

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效教学”的内容和主题也随着时代的要求,发生着变化。早在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首先提出了以“规模教学”为主题的有效教学理论。后来的教育学家在这一主题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发现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及生活与教育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主张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当代有效教学理论研究方向更加多元化,强调课堂教学的设计意识和反思意识,重视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基础支持作用。

(二)何为课堂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以尊重学生所处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为前提,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达到教授知识、完善思维、培养情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以教材为依托,创建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力求不靠增加大量课时和作业,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偏离

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对于学生思维、情感的培养同样重要。部分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表现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就难免会顾此失彼,流于形式。[1]以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不同标准的分类”课堂教学为例。教师首先给学生展示了很多不同主题的图片,让学生挑选,进行分类。一组学生选择了以天空为主题的图片,按照天空的颜色进行分类;二组学生选择了树叶主题的图片,按照形状进行分类;三组学生把手套主题的图片按照颜色完成了分类。在分类过程中,学生讨论热烈,兴趣浓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教师表扬了第二组同学,他们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教师又向同学们介绍了其他的分类方法,表扬了同学们积极讨论的学习态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教师通过运用图片道具、分组讨论等方式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关注点放在了“分类方法的多少”上,忽视了对分类教学活动认知目的和实际意义的传达,没有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标准是什么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和共通性。学生看似热闹的讨论之下缺乏独立的思考,讨论过程中并没有针对学生产生的具体分歧进行深入的发掘,使得教学成效大打折扣。

(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特别喜欢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只要是出现问题,无论难易,就进行小组讨论。对于讨论的时间没有严格的控制,时常出现问题复杂,时间不够,学生还没有通过思考进入状态,讨论就已结束;问题简单,没有什么讨论价值,学生互相说两句之后就无话可说,开始转移话题,讨论与课堂无关的内容。还有的小组,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说话,只是成绩好的学生发表一下看法,大家就得出结论,草草完成了讨论。[2] 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学习中都能在知识、思维、情感、品质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而空洞、流于形式的课堂讨论设计,显然不能完成这一目标。

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的结果,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充分掌握教材内容的全部信息和传达的教学意图。与此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充分考虑每一个环节的实施意义以及最后的教学成果,控制课堂时间的分配。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实现更大的教学成效,是优质课堂的最终标准。[3]

(二)充分利用教材

数学教材作为教学的有效依托工具,是最具权威性和基础性的。想要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理解、分析、研究教材出发,弄清教材中每一个例题的教学意图,解读例题背后的深层内容。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找到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通过设计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数学课堂活动中体会教材传达的思维方法,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做一个善于发现生活、思考生活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收获与体验。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有熟悉感和融入感。例如,在“千克的初步认知”教学过程中,设计主题为“我是最棒小厨师”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将同学们分成几组,每组准备一台称,再准备类似于香蕉、苹果、梨子等方便处理的水果。然后,教师对每一位“小厨师”进行上岗之前的培训,让同学们知道要讲卫生,同时爱护自己手中的食材,轻拿轻放。第三步,“小厨师”们正式上岗,学生按照要求,共同合作,称出1千克的水果。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尝试搭配不同的水果完成任务。最后,“小厨师”开展经验交流会,同学之间进行讨论,老师可以在倾听、观察的过程中充分获得活动反馈,进行总结。整个教学活动进入尾声之后,教师可以对水果进行简单快速的处理,和同学们共同制作一份水果沙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与活力。

(四)合理运用情境教学

数学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有些例题对于学生而言抽象性明显,学习过程比较枯燥并且不易理解,这样就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特定年龄段的心理和认知水平,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利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消除他们对新例题的陌生感。[4]

(五)精心设计练习

练习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结束后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不一定限制于传统的书面形式。教师在设计时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反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实践与书面相结合的形式,层次上深入浅出,从而达到巩固提高所学知识的效果。

结束语

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与能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通过增加课时,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来提高教学成绩的形式已经被逐渐淘汰。明确教学目标,重视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设置各种丰富多彩并且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创造轻松、欢乐的课堂氛围,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时效性,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才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黄伟程.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12).

[2]朱菊香.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3]任爱玲.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5).

[4]肖亚松.运用情境教学法 提高教学有效性——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简析[J].学周刊:(上旬),2014,(05).

责任编辑 王 慧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