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探索

2015-09-10 07:22向晓红
考试周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向晓红

摘 要: 在 专业用途英语(ESP)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新闻专业学习者对于英语知识、教材及教学方法的需求,探讨ESP教学与新闻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英语语言知识和专业技能兼顾,挖掘出新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 ESP 新闻专业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一、专门用途英语(ESP)理论及发展

1964年,著名语言学家Halliday在Mcintosh和Streven合著的“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中首次提出转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概念,认为“English for civil servants, for policemen, for officials of the law,for dispensers and nurses,for specialists in agriculture,for engineers and fitters.”这一概念与普通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形成对照,重点突出了ESP是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迫切需要应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和桥梁进行各行业的信息交流。通用英语EGP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在商业、机械、医学等领域的专门用途英语应运而生。英美等国的语言学家从语域、修辞、语篇、目标情景、技能和以学习为中心等方面探讨英语语言的应用及社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日本和新加坡,不少大学开始在大学高年级(大三或大四)尝试设置ESP课程及研究中心,而在英国,部分大学专门开设了ESP的硕士学位课程。在中国,201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专门用途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召开了研讨会并开设了ESP研究专刊。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将专业用途外语放入了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许多高校分别在大三或大四开设了专业倾向性的实用英语课程,例如科技英语、旅游英语、工程英语、外贸英语,等等。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应用EPS的教学理念是具有实际探索意义的。

二、基于ESP教学理念的新闻专业大学英语课程需求分析

1989年,Berwick将需求具体定义为规定的需求,认为是教育者以学习者的学习经历为依据设定的需求,并提出要兼顾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学习难点等客观状况,以及认知、情感需求等主观因素,达到掌握学习者的自然状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的目的。

笔者以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新闻专业大二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新闻采编专业、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进行了分析。

第一,学习者对于知识的需求。调查发现,86%的调查者认为所学专业对英语需求较大,希望提高的能力需求主要体现在英语新闻的听说、英语报刊的阅读、英语新闻的编译、相关器材使用说明书的专业词汇识别等方面。

第二,学习者对于教材的需求。目前我校所用教材为李荫华主编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上海外语出版社,2014年版),以及周燕主编的《新视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81%的调查者对于视听说教材的总体评价为基本满意,认为教材涉及了新闻编辑、采访、新闻播报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32%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学的大学英语综合教材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67%的调查者认为其实用性需要加强。

第三,学习者对于教学方法的需求。新闻采编专业的学习者主要希望教学者加强读、写和译的知识及能力传授,而播音主持的学习者主要希望在听说及新闻阅读能力上得到加强。64%的学习者提出要增加小组合作及学习讨论的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是模拟新闻播报及新闻采访。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对于新闻专业的英语教学,如果引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就会过于机械化,缺乏针对性和知识的实用性,在新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模式,才能解决现实问题。

三、ESP在新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Peter Stevens(1998)提出语言学习需要“从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满足学习者未来职业和专业的学术需求,根据实际侧重培养特定的语言技能和能力”。同时他提出ESP需具备的四个特征:课程设置上,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别要求;内容上,要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及活动相关;重点应放在与那些特定活动相适应的句法、词汇、篇章应用上;与通用英语EGP形成对照。根据笔者对学习者知识、教材及教学方法三方面需求的调查,总结出ESP在新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需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基础英语知识教学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相融合。针对新闻学生大学英语基础较英语专业学生相对薄弱这一点,教育者需要做到内容针对性强,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全面融合。基础的英语教学主要内容放在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两点上,而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则突出语言实践活动及在专业领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从而使学习者具备基本的、全面的、相对专业的语言能力,以实现最佳的教学目标。例如,词汇viral时,介绍其概念意义是“病毒性的”,同时可以介绍该词汇在英语新闻中的情景意义。比如在新闻材料“An original music video titled”Xi Dada Loves Peng Mama“recently went viral online in China.”中,viral的意义是“流行的,热门的,受到欢迎的”。这样更利于学习者接受新的知识,同时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第二,在课程设置上,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层次渐进、多维化的结构。首先教师需要解决英语的词汇和句法问题,夯实学习者的英语基础知识,同时逐步推进学习的深度,帮助他们提高职业和学术方向的语言应用技能,使学习者不再把学习英语的目标定义在考试及格或是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上,而是把英语和专业紧密结合,意识到英语对于所学专业和未来求职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新闻采编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侧重语言文字的编译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在播音主持专业,侧重语言的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设置,突出了语言的实用性,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教育者需灵活多变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使ESP深入大学英语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指导,学生主导,实行任务型的教学方法。通过语言教学变成使学习者逐渐掌握一种知识、一种方法、一种思想的过程。例如,《新视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册第五单元的话题是对伦敦唐人街的介绍。课前分组布置任务,先听录音自学,模仿对话中的采访片段,总结出采访的主要问题,然后引申为对学习者各自家乡的采访实践。通过角色扮演可以锻炼学习者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结合个人实际,编写出自己的采访稿件,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也能激活学习者自我的创新意识。

四、ESP在新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ESP在新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得以实施,不管是对于教育者还是学习者,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对于教育者而言,为了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英语教师在钻研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新闻专业的相关知识要有所了解,需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大量阅读和查询与新闻相关的材料和书籍,使语言教育者与新闻教育者有合作的可能性,同时使教育者得到专门用途英语培训得到重视和加强。

其次,对于教育中的主体学习者而言,语言教学与实际技能的结合,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与新闻有关的听、说、读、写和翻译各方面都得到锻炼,使英语新闻的播报、英语新闻的编辑、英语主持人等工作都能真正得心应手,也使他们未来的求职之路得以拓宽。

综上所述,ESP教学在新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是很有必要的。恰当地将ESP教学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更好地体现英语语言的实用性,使英语真正发挥作用,满足社会对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Dudley-Evans,T.& M. St.John.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16-17.

[2]Hutchinson T andWaterA.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15-16.

[3]Robinson.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Oxford:The Pitman Press,1980.

[4]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43-47.

[5]马蓉.ESP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2010(3):108.

[6]文军.专门用途英语——以学习为中心的方法[J].外语与外语研究,1998(9):88-89.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