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节风格迥异又异曲同工的课

2015-09-10 07:22张坚
考试周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先学后教探究式教学

摘 要: 本文对鲁科版必修教材化学二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新授课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进行了实录与反思,比较目前常用的两种教学法的异同。

关键词: 先学后教 探究式教学 同课异构

2014年12月23日,福建省基础教育万名骨干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在霞浦一中举行,五位教师针对鲁科版必修化学2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进行了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的同课异构活动,五位开课教师都展示出了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体现出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和学生的互动积极,重难点突破有效,实现了教学目标。不同教师体现出不同风格特点。下面以张坚老师使用的“先学后教”模式和左友松老师使用的“探究教学”模式做对比,探讨不同教学模式的具体表现。

表1 教师基本信息

两位教师所在学校均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学生层次差别不大,同时两位教师今年均不在高一任教,均使用借班上课。

1.课前准备

1.1课程要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鲁科版必修化学2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第二课时,根据鲁科版必修模块有机化学的特点,通过有机物的结构和有机物的性质两条线进行编排,在学习有机物的结构和有机物的性质过程中,使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初步形成有机化学科学素养。

听课对象是霞浦一中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查询、检索和整理能力,在学习中与同伴合作,并且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和表达能力。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包括甲烷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等,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乙醇、乙酸等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对有机化合物的概念有初步认识,但未学习过烃的知识。

1.2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体会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同时以甲烷及烷烃的结构特点为例,知道有机化合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和同分异构现象,能够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在具体实践中,通过拼装烷烃的模型,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结构,逐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通过组装有机分子的模型的实践活动,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校性,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1.3教学方法

1.3.1“先学后教”教学法

“先学后教”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由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全过程都让学生参与,从而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其特点是学生先“学”(看书并检测看书效果),然后才“教”(解决“学”中暴露出的问题)。自学为主,以学定教。

其基本环节为学生课前通过导学案自学、课堂中教师检测学生自学情况、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问题进行点评,最后当堂巩固。

1.3.2“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以探究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通过教师的课堂组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不同类型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团体协作精神,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两方面和谐发展。

其基本环节为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活动或实验,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再进行反思和提高。

2.课堂实录

以下两位老师的上课,“先学后教”教学法以“先”代表,“探究式”教学法以“探”代表,学生以“学”代表。

2.1复习旧课

两位教师均使用语言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学生通过引导回忆甲烷的性质。

2.2引入新课

引入新课

先:通过课前发放导学案,学生在前一天晚上依导学案进行课前自学,已经了解本节课需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在上课开始的PPT上直接打出本节课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学:已经自学完成,知道本节课需要上什么内容,不需要老师引入。

探:提出问题,甲烷的性质由什么决定?结构决定性质。制造悬念。

学:对甲烷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感到好奇,对新课充满兴趣。

2.3新知学习

先:发放检测卷,学生根据自己课前自学情况进行作答。教师不做讲解,由学生自行处理。学生完成课前检测后,小组内开始讨论,得出小组内的共同意见。每小组派一位代表将本组内的意见板演到黑板上,各小组继续讨论。本部分完成“自学检测、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几个环节,基本未使用PPT。

学:老师未传授知识,只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完成,不清楚的地方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对与不对都需要自己探索,虽然不知道结论是否正确,但每个同学都必须参与,协作完成。

探:教师通过精美的PPT进行情境创设,通过电子式引出结构式、结构简式教学,以及展示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学生被深深地吸引住,依教师精心设计的思路。通过课堂学案表,依教材内容进行活动探究。

学:老师讲得非常精彩,认真预习和认真听讲的同学收获很大,不认真或课前未预习过的同学,只好顺着老师,听多少是多少,以待课后巩固。

2.4活动探究

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组结果,小组讨论出现问题的原因,引导学生用桌面模型进行组装,通过实践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小组内讨论交流个人的看法,对前一个阶段认识进行纠正。教师并未讲解,由学生自行组装。

学:通过自己动手,以及和同学间的协作,逐步消除原先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认识。由于教师未讲解,拼出了各种奇怪的模型。

探:实施活动探究二,进行猜想和假设,用桌面上的模型组装丁烷的结构,通过学生组装出的结构模型,讲解丁烷、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教师细致讲解,学生认真学习。

学:通过自己动手,完成两种类型的丁烷结构,待老师讲解后,学会教材中的知识点,由于时间关系,目标比较明确,完成丁烷结构,未进行发散,以拼出其他模型。

2.5难点突破

先:引导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所做的模型,通过实物展台和PPT,由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和设想,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和思索,提出质疑或咨询,教师一一分析和讲解,消除学生疑惑。

学:通过展示和老师讲解,发现自己原先的看法正确还是错误,由于是亲自动手探究,并在未知情况下进行思索,当正确结果出现后,印象深刻,消除存在疑惑。

探: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以PPT形式展示,不同结构是否属于同分异构体?二氯甲烷有几种同分异构体?学生根据老师上课中传授的知识进行比对、分析、判断,得出结论,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消除学生疑惑。

学:刚学完丁烷,老师又推出其他结构,用本节课现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老师的讲解非常重要,学生认真听讲,消除疑惑。

2.6当堂巩固

先:发放当堂巩固练习,本练习对提升学生认知水平有效,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进行提高和延伸,结束练习后,继续小组交流、教师点评等环节,最后消除完全部疑问后小结,不布置课后作业。

学:新发的练习难度加大,需要认真反思本节课的知识点,完成后,经过老师的点评,对本节课的收获很大,课后没有作业,负荷降低。

探:教师通过总结得出结论,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提高,以练习形式进行巩固和小结,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课后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进行知识巩固和提升。

学:通过老师的讲解,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回家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安排一定时间完成课后作业。

3.课后反思

美国科学研究院院长布鲁斯阿尔伯兹说过:当学生面临困难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问题时,通过努力得到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就不断成长,就能处理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当他们养成探索的习惯时,他们就成了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容量大,光名词,如“烃”、“结构式”、“结构简式”、“同分异構现象”、“同分异构体”等就达三十多个,学生需要在极短时间内了解课内知识,难度较大。

“先学后教”教学法,学生通过课前教师发放的导学案自主学习,可以将本节内容消化大部分,然后课内,教师通过检测发现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可以解决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点拨时,激励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无论正确与否,教师均不急于发表意见,以免限制学生思维,而是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使课堂呈现“思维活跃,反馈畅通、小组协作、不断创新”的局面,然后教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给学生以启迪。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在思想碰撞中,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虽然整节课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通过严密的课堂环节,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把学生置于生动、开放、多元、探究的环境中,学生全方位得到获取知识体验的方式,以及通过亲身实践、合作探究体会到探索的快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寻求真理、认真探索的精神,并重现历史上科学发现的过程。全体学生均能主动参与,效果良好。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教师把探究式教学有机融入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方法,在情境创设中,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化学方法,体验发现过程,锻炼思维的严密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形成和发展。教师在探究活动策略与方法的制定方面起决定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探究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从教学整个过程来看,课堂设计合理,教学内容密度适中。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课堂讨论,老师讲授时机把握较为准确、恰当,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较好,对学生认识素养的发展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先学后教”教学法,教师通过组织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散性好,“探究性”教学法,教师通过引导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条理清晰,通过本节课教学,两位教师均达到了自己最初的教学设想,同时让我们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了更充分的认识,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需要教师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靠教师启发和发散。

参考文献:

[1]王安康.关于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开放性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8).

[2]蔡振树.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9).

本文为福建省普教室2014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先学后教、减负高效”教学模式下的化学作业研究》论文,课题编号:MJYKT2014-078。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先学后教探究式教学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