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恐惧心理的成因及教育策略

2015-09-10 07:22:44仰瑾
考试周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教育策略幼儿

仰瑾

摘 要: 幼儿害怕打雷、打针都是正常现象,这跟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探讨帮助幼儿消除恐惧心理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 幼儿 恐惧心理 教育策略

教育实践中,经常碰到胆小的幼儿:不敢告诉老师自己要小便、不敢告诉老师自己还想吃一块饼干、不敢告诉老师自己被欺负了,甚至不敢告诉老师自己想要参加或者想要拒绝参加游戏等,面对集体生活,他们有诸多“第一次”和“恐惧”。

一、幼儿恐惧心理的成因分析

1.早期的依恋关系不够稳定,造成心理的不安全感

有一次,幼儿园睡眠室的窗外正好有一大片麦地,麦子收完,农民一把火把麦秆全给烧了。窗外的火越烧越大,大部分小朋友都非常兴奋,大声告诉老师着火了。唯独王XX小朋友一个人悄悄地哭了。一问原因,竟然是害怕地里的火烧过来,烧着他。我只能轻声安慰他说火如果在人的控制下,一般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而且,地里的火现在离我们那么远,肯定不会烧到幼儿园的,我们现在肯定是安全的,不用害怕。再说,我们附近还有警察叔叔,会及时保护我们,这才转忧为喜。后来,了解到与王××小朋友与家长之间的依恋关系存在一定的关系。幼儿早期不稳定的依恋关系会导致幼儿内心产生不安全感。在跟孩子家长做了详细沟通之后,我了解到,他在幼儿早期经历过跟主要依恋者(母亲)的分离,早期依恋关系不够稳定,造成心理不安全。

2.幼儿的恐惧感,跟心理发展不成熟有一定的关系

有一次,幼儿园组织小朋友打乙肝疫苗预防针。孩子们都很兴奋,都说自己勇敢,不怕打针。突然,有小朋友报告说李XX哭了。他眼泪汪汪地说:“我害怕,我不打针。”我先帮他擦了眼泪,然后耐心劝他说打针虽然有点疼,但如果不打针得病了更危险。孩子这才慢慢安静下来。大量案例说明,幼儿害怕打雷、打针都是正常现象,跟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有一定关系。事后,我与他妈妈沟通才知道,王XX小朋友害怕打针主要是因为他小时候身体不好,经常跑医院,经常受到打针这种疼痛的刺激,看见穿白大褂的就害怕。慢慢形成一种抵御机制,用哭声抗拒打针。

二、消除幼儿恐惧心理的基本方法

老师要善于观察,像雷达一样探测出幼儿心里的“恐惧”,并且想办法帮助他们。

1.建立起师生间的信任

班里总有一些幼儿不太爱说话,当老师的问题是“是不是”、“好不好”和“行不行”的时候,他们总以点头或者摇头回应;当老师的问题是“怎么了”、“为什么”和“你说说看”的时候,他们总是沉默不语。偶尔一次,我们可以理解,幼儿也有不想说话的时候,但如果总是这样,就要考虑沟通方式及改善与幼儿之间的关系。这时,取得幼儿对你的信任,可能会帮助你。

(1)单独谈话

一开始的谈话可能是单方面的,教师要有耐心,可以更换不同谈话内容,当谈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时,幼儿便会有想要与你交流的冲动,教师抓住信息,慢慢引导,初步取得幼儿的信任。想要取得幼儿的信任,也许要一两天,也许要一个礼拜,也许得花上一个学期。我们都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2)表扬和肯定

教师要做有心人,幼儿不跟教师交流,并不表示不与同伴交流,当我们发现他在游戏或者教学活动中提出较好见解时,我们要在第一时间肯定他,“有意”发现这个幼儿在生活中的“无意表达”,给幼儿表扬、肯定和鼓励,慢慢增强他在群体面前表达的自信,从而博得幼儿的信任。

(3)陪同游戏

幼儿园里的晨间桌面游戏及自主性游戏是教师获得幼儿信任的最佳时机。晨间桌面游戏时,我们可以坐在幼儿旁边,边游戏边交流,交流内容可以是游戏内容,也可以是家长里短,还可以是穿着打扮,在日常活动中与幼儿交朋友。自主性游戏中,可以进入游戏拥有和幼儿一样的角色。在扮演中与幼儿交流,帮助我们获得幼儿的信任。

2.多提供幼儿锻炼机会

当幼儿执著于一件事情,又因为“恐惧”表达而没有得到满足时,幼儿会有受挫的情绪反应,对于幼儿来说,可能情绪反应是短暂的、也可能是长时间的,我们通过情感迁移,让幼儿暂时不纠结于当前发生的事情,但并不表示不解决这个问题,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事情加以训练和巩固,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产生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让幼儿明白:这个不可以,我们可以换另外一个,学会变通、学会调节自己。例如:某某小朋友特别想要去班级的“建筑院”游戏,但是在自由选择进哪个区域时,并没有举手说明自己的需求,当他想要进的区域被别人选了之后,他哭了,因为他知道他的需求今天无法得到满足。面对游戏规则和幼儿的情绪,我们选择先询问他哭的原因,然后讲道理,再为他推荐其他区域参与游戏,初步缓和情绪。针对他的情况,在第二天区域游戏开展时,我们在区域人员安排之前先询问他的意愿,引导他表达,并且明确表示:只要他清楚地说明自己的需求,我们将满足他的要求。经过一个星期的引导之后,我们便不再询问他个人的需求了,因为他已经可以用举手和大家一起选择了。

三、探索克服恐惧感的多种方法

实践表明,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有很多方法。其中,传授科学知识,教孩子正确认识各种自然和生活现象,是一种最好的办法。比如,幼儿害怕打雷,可以告诉孩子雷电是怎样形成的,距离我们有多远,怎样避免雷电的伤害等。其次,教师和父母的示范作用对消除孩子的恐惧非常有帮助。如果父母和教师总是对一些事物大惊小怪,表现出畏惧的样子,会使孩子对那些事物充满恐惧。第三,不要强迫孩子否认或掩饰自己的恐惧感。应该安慰孩子,告诉他“很多像你这么大的孩子都会害怕,这很正常”。不要让孩子为此感到难为情,更不能因孩子害怕而讥笑或惩罚他。第四,尽管儿童产生恐惧感是正常现象,但还是不要让孩子接受过多的不良刺激。惊吓和恐怖不仅影响孩子睡眠,严重时还会导致精神障碍。不要带幼儿去一些惊险刺激的游乐场所,更注意不让孩子观看充满暴力、血腥及描写妖魔鬼怪的影视作品。

幼儿的内心敏感而细腻,克服幼儿的“恐惧”需要我们细心发现、耐心对待。我们耐心的引导会让幼儿的心理走向健康,让幼儿终身受益。倘若我们视若无睹,终将成为幼儿内心的一堵墙,一生受累。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教育策略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体育时空(2016年11期)2017-01-06 19:09:00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8:52:22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20:29:02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47:15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