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娇娇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向高一级的职业学府输送人才和学生就业的双重任务,在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学除了要应对高考之外,还要充分突出语文的学科功能,为学生走向社会打好能力基础。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加强语文学科的基础功能教学、加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教学、加强语文学科目服务功能教学等方面从不同的视角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进行探讨,希望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语文教学 教学现状 功能教学
无论把语文课诠释为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语文课的工具性、人文性、职业性、发展性功能都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引导下,中职学校出现了重视专业技能教学而忽视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倾向。职业教育的工具功能明显了,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却淡化了。在多年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我针对这种现象做深入的探究,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特于此撰文提出,与广大语文教学同仁切磋交流。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方面。教学目标不明确,尽管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规定了中职语文的“课程标准”,但是这个标准非常宽泛,一些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教学方向。在教学中多向学生传授知识,多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定论。多数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多凭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开展教学。这些因素无形中制约了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
2.教法方面。教法单一,趣味性不强。在中职语文课堂上,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一直影响中职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以知识为中心的“死记硬背”现象仍十分普遍,造成语文课堂死气沉沉、枯燥无味。这种脱离学生、脱离生活的教学,使得学生逆反心理非常强,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参与语文课的积极性。
3.关注学生方面。学生个性发展中缺乏人文素质。中职学生多数是在初级中学学习较落后的学生。他们来到中职学校,认为只要掌握了专业技能就能谋得一份好工作,语文学习与职业前景无关,便将语文视为可有可无或多余的。长时间的积累造成学生个性发展中缺乏人文素质。然而,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理解自我,观察自然,分析社会,可以帮助学生用辩证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有些职业工作性质就是与人打交道,服务他人。因此,人文素质对中职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即使是制造业的一线工人,需要生活、需要使个人的职业生涯有长足的发展,同样需要人文素质。这些恰恰是中职学生身上缺少而语文课可以填补的。
二、加强语文学科的基础功能教学
1.结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听说学习和训练。除了要努力升学的一部分学生外,大部分学生都要在中职毕业后就业,在这种情况下,具备良好的听说等语文素养对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某种意义上,听说能力几乎就是一个人素质的反映。我很重视对于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基础差,对当今的电脑网络都非常着迷的特点,我从不束缚学生爱上网的个性,而是对他们上网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网上搜索健康有趣的语文方面的视听教材,或者是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影视材料。让他们巧记里面的台词,达到能够背诵的状态。有时还会引导他们结合这些内容情节,自编自导一些小话剧,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活动中提高听说能力。
2.让学生养成快乐阅读和积极写作的好习惯,从而培养读写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快乐阅读和积极写作。教师要努力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使学生日有所读,读有所记,养成乐读爱写的良好习惯。有了兴趣,光读光说不是最终目的,读的结果是能把看到的、观察到的上升到思维中,通过感知,形成思想或独特见解,这就是读书心得。教师教学生如何写已是阅读训练的关键。因此,在阅读课上要教给学生记读书笔记的方法。为了使读书笔记很好地坚持,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要定期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评价激励。
三、加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教学
走上社会的学生都会有一种感受,那就是原来在学校里所学到的好的学科知识用不上了。但是唯一能广泛运用的,即是语文学科。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语文。要想实现培养高素质社会人才的目标,我们就绝不能忽视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它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提高其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说,语文学科是开启其他自然学科之门的一把钥匙。对于有升学要求的学生,学好语文是其必然的选择,而对于欲中职毕业后就业的学生,应让其明确,语文强大的工具性功能是他将来走上社会后不可或缺的知识财富。与人沟通交流,邮件往来,应用写作都根本离不开这个工具,只有在中职学校打好语文基础,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一帆风顺。
四、加强语文学科目服务功能教学
中职语文课程作为中职课程体系的一个部分,不能偏离职业教育的价值目标,必须服务于职业教育的专业理论课教学,这是它的使命所在。对于中职语文课教学的功能定位的认识必须跳出传统的学科本位思想,将它自然地融入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并从中能够把握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策略。有些语文老师采用了技能训练中的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等策略,进行应用文训练,成效显著。在中职语文课教学中渗透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但必要,而且可行。只有在学生一进校起就开始引导学生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进入专业技能学习前不但做好学科知识上的准备,而且做好职业训练的素养准备。如通过对一些规章制度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其背后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语文课程中一些基本素养训练,如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意志等,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在当今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完成语文能力培养的情况下,努力塑造优异的人格魅力。中职语文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挖掘语文学科的功能性、实践性,结合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特点,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