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暴力”杀人

2015-09-10 07:22:44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小曾暴力语言

2014年底,四川泸州19岁少年曾某微博直播自杀无救而亡成为热门话题。事件开始时,不少网友在微博中的劝慰,一度松懈了小曾的冲动绝望情绪,但随后的网络语言暴力,却将事态引向了另一个发展方向。

事实上,这种通过社交网站直播自杀的行为近年来屡见不鲜,心理学家把它称之为“表演式求救”,发出受人关注的信号其实是为了求助。

网络语言暴力的背后,是社会个体及其所属社会群体的力量体现。在当代中国,社会资源分配不公,两极分化严重,社会戾气气丛生,也由此制造了网络上犹如软刀子般的语言暴力,而这种“暴力”,常常成为类似事件中压倒骆驼的最后—根稻草。

猜你喜欢
小曾暴力语言
反性别暴力
环球时报(2022-03-09)2022-03-09 22:44:18
多一份赏识和爱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暴力”女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叛逆不是青春的代名词
中小学德育(2018年2期)2018-03-12 22:06:00
少年自制弓箭伤伙伴父母赔偿近16万元
你的眼睛会骗人
暴力云与送子鹳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