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究

2015-09-10 07:22:44宋绍元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中数学有效性

宋绍元

[摘 要]高中数学中的课堂提问,其目的无非就是通过启发、诱导、激励,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知识的能力。这种提问是否有效已经成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志。根据对高中课堂提问的了解和调查,在此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概念

有效提问的核心是有效。所谓有效,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能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取得发展与进步。而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反映的是有效提问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具体表现,理应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程度以及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在认真分析《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并最终达到或者超过教学的预期目标。说到底,无论是什么提问,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带动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逐步具备自主发现并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提问模式下学生学会的不单单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

二、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意义

理论上讲,高中数学课堂提问,作为一种重要教学行为直接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着不同水平的影响。而高中新课改中教学效果评价的标准很多时候也是对课堂提问效果的鉴定。但是现在的课堂中,人们总是从回答者回答的最终结果中评判课堂提问的优劣,并不能对施问者,也就是教师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如此下去,既不利于教师本身课后的反思提高,又不利于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而陷入恶性循环,最终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

而从实践上讲,课堂提问,在每堂数学课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但是有些教师虽然很用心地研究了课堂提问的功能,并适时地对提问的策略进行了主观选择,但是提问的最终效果却依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可以这么说,单单从提问的功能、策略、原则等方面考虑,似乎还存在漏洞,这就使得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势在必行。

所以说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对于教师反思、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来说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影响有效性的因素

1.教师对于课堂提问的相关表述不精确。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后,最后一步才应该是对于课堂提问的构思。一个合格的教师或者干脆称为课堂指导者,必须首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这些问题,比如学生能理解这种问题吗?能学以致用吗?该问题能使同学们联想到那些内容?问题的答案是同学们所乐于接受的吗?高中数学语言不同于初中甚至小学,它严谨、简洁的鲜明特点,往往能形成模式化、符号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语言精练、表述清楚的同时,既要符合数学的特点,又要结合学生的水平。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些教师在提问时,往往表述不清,或者语言复杂难以理解,所提问题根本不到位,从而使学生摸不着头脑,答非所问。

2.教师对于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把握欠佳。思维的力度决定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易程度,而形象描述思维力度的大小就像是人摘树上的苹果,有的人站着就能摘到,有的人怎么跳也摘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如此。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得到答案的题目才能增大学生的思维力度。所以说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个提问都应找到最佳思维力度,使学生“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得到”。但是通过一系列调查可以看出,目前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往往难易程度把握不好,完全无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潜能,提问效果可见一斑。

3.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思考作答的时间不充足。在笔者调查中,高中学生普遍反映数学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同学们思考作答的时间不够,这就导致部分学生根本无法认真思索推敲,而使有些经典提问效果付诸东流。此种现象的发生多是因为教师过多地考虑教学的进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对学生主动推敲的时间进行压缩,这样只能是舍本逐末,使得学生丧失了深入思考推敲的时间,从而失去了课堂上的答题机会,甚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得不偿失。

四、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1.教师应将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放到第一位。仔细分析课堂有效提问的标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应是针对以下两点设计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应具有探究性、普遍性和可接受性;从教师本身的角度来看,提问应具有目的性、可控性和针对性。[3]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对问题的难度应重点考虑,不但要备教材,备知识点,还应主动地备学生,所提问题应接近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力度。问题不能太难,否则会导致冷场,课堂出现僵局,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问题也不能太简单,学生不加思考便可知晓答案,难以引导学生进行心智的开发。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要让学生加以思考才能得出答。

2.给足学生推敲问题的时间。教师设计好问题,应首先对学生的答题时间做出规划。当然,学生智力程度不同,思考的时间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按照层次进行估计,还可以通过提示的方式节省时间。做好这些工作后,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以及对于同学们反应的把握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只有这样,教师提出的问题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的情况。相反,如果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反馈给教师的信息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本来能回答的问题,许多学生会因为时间不够回答不出来。这样的话,教师接下来肯定会做一些工作来帮助同学们解决他们原本就会的问题而浪费了时间,这样将大大降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或者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干脆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效果只能更差。

3.学生作答后对其回答进行恰当的评价。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各种不同回答时,应如何应对呢?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对于学生完美的回答,教师应不吝溢美之词,积极主动地表扬、激励,让学生在一点点成功中收获自信,从而获得更多的提升。对于学生合格但欠佳的回答,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刻肯定正确的部分并加以表扬,在这之后在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其积极改正。对于那些错误的回答,最忌讳的就是一味地批评抱怨,这样只会打消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指出错误,并教该类学生下次遇到同样的或者一类的问题应如何避免这些错误。而对于一些没有反应的同学,应首先弄清楚他没有反应的原因,而不是立刻换其他同学回答。有的同学可能因为胆小,明明知道答案但怕当众说话或者回答错了出丑;有的同学可能是对于此类问题无从下手等等。这就要求教师积极询问,并能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研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对于它的研究乐趣也正在于此。每一个高中教师都应对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加以分析研究。即便如此,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上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对于有效性的理论分析要想实践于数学课堂上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仍要继续,以便帮助所有的高中生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黄德俊.把握原则讲究策略有效提问——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新课程(下),2011,(09).

[2]郭 佳,张 宇.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年——基于对2000~2009年间134篇文献的分析[J].基础教育,2011,(01).

[3]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0,(04).

责任编辑 潘中原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高中数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45:20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