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学习语言落实教材所蕴含的人文性,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握基础性
崔峦老师曾经指出:课改以来,有人在强调人文性的时候,不恰当地“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孩子”即语文本体,这样做必然陷入了片面性,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败俱伤。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
现在有些教师渐渐忽略了语文训练,认为课堂教学不再需要将语文训练放在首位,尤其是第二课时,往往忽视字词的学习。记忆生字最好的方式是不断地复现,所以每课都学习生字,每课都巩固生字,每课都写点生字,反复地强化、记忆是个有效手段。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词句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是语文的基础。
二、把握人文性
如我市文化小学一位老师在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引导学生由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6小时,联想到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36小时,并由此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这样做,填补了课文空白,使学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父与子的了不起。又比如,学生在用“不论……总……”进行说话训练的过程中,对父亲的了不起有了更深的体会,一个直面困难、永不言弃的父亲形象逐渐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并灵活地运用了语言。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了扎扎实实的发展。
三、把握切入点
为学生选取准确的切入点,就好似为学生寻找到了通往成功的高速路径一样,必须找准目标。
《船长》一文中先后两次使用“屹立”一词,第一次是“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后一次是“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这两句话中的“屹立”所代表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课上,我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很快有人发现了问题。
生:屹立是指一动不动,那哈尔威还怎么指挥自救?
师:是啊,问得好,他那时屹立在哪儿?
生:船长岗位上。
师:在船长岗位上一动不动,是表明什么的呢?
生(恍然明白):他在忠于他的职责。
生:这里不是指身体不动,是指意志不动,精神不动。
生:他太伟大了!
生:他真是个英雄!
至此,没要我再多讲一句话,同学们都用满含肃穆的语调读出了最后两节。
通过比较两个“屹立”,深化了船长的形象,在学生受到熏陶的同时也发展了语言,很好地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四、把握经典处
课文内容精彩、语言经典处,集中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遣词造句的功力,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其中。我在阅读教学中正是抓住此结合点,引导学生读书、感悟的。
《三袋麦子》这篇课文是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讲了土地爷爷给了小猴、小牛、小猪各一袋麦子,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了不同的处理。我听了一位老师的执教。教师在学生说出三种小动物由于自身的不同特点而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处理的方法后,让学生发散思维,联系所知说说“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去处理呢?”老师准确地抓住了这一经典处,采用“说一说、猜一猜、议一议”等中年级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语”和“文”的高度统一。
语文只有负载着人文性,语文这个工具才能发挥作用。而语文工具不是一般的工具,是融合了人文性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不是一般的人文性,人文性负载在语文工具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就是这样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语文,爱语文,用语文。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西平小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骨干教师。